郭煜

摘 要:青少年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生力量。推动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为青少年开启接触、感知传统文化的通道,以信息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与创新化传承,对于涵养青少年的文化品格大有裨益。本文简要论述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传统文化融入信息科技教学的现实困境,进而重点从创设情境、跨学科学习、驱动自主探究、关注成果展评四大方面阐述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信息科技 传统文化 文化品格 有效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4.051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学信息科技教学的宝贵资源。《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强调要发挥课程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学信息科技课程是传统文化的有机载体,无论是课程“实践性”的基本性质,还是对科学精神、原创精神的崇尚,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积淀的民族智慧、文明成果。在世界文化激荡的国际格局之下,我们要将信息科技课堂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激发青少年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筑牢青少年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将青少年培养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先进科技在社会各个领域获得高度普及与深度应用,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再加上先进科技的支持使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单纯依靠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的知识难以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无法有效突破现实社会中的难题。从跨学科学习视角出发推动信息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必然选择。在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深度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够引领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及其当代发展困境,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保护等问题转变为学生的学习“项目”;能够引领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方法探索解决传统文化传承、传播问题的有效路径,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化品质、审美素养的综合提升,将中学生培养为合格且优秀的文化传承者与具备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

二、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的现实困境

1.难以找寻传统文化与信息科技的契合点

伴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大部分中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师都能意识到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但受到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一语带过”,或是机械性灌输传统文化观念,或是简单介绍信息科学技术在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中的作用,不能有效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从而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兴趣偏低,不利于传统文化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渗透。除此之外,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技能的训练,忽视对学生精神品质与文化品格的培养,尚未在信息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有效关联,难以找准传统文化与信息科技的契合点,导致信息科技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不能将信息科技课程转变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

2.难以有效整合传统文化与信息科技资源

中学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与综合性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技伦理,在教学内容上偏向理性,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与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信息社会责任感以及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传统文化教育偏重于感性,通常从意识形态出发,以情感熏陶与文化浸润为核心,采用润如无声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其对事物的看法。从教育实施的途径来看,信息科技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虽然新《课标》提出了培根铸魂,彰显中国与中华民族风格的课程实施要求,但由于新《课标》对传统文化融合的描述过于笼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依据,难以有效整合传统文化与信息科技教学资源,缺乏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停留于表面,不能有效实现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融合。

3.中学生缺乏吸收内化与外显表达传统文化的意识

当代中学生正处于中华民族快速崛起的时期,有着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之情,但缺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之精髓转化为自身能力素养,并通过自身的创造力表达传统文化的意识。将传统文化与中学信息科技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在于让中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激发中学生借助信息科技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由于中学生信息科技基础较为薄弱,信息科技课程内容结构庞杂、实践性较强,所以中学生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学得信息科技知识、习得信息科技应用技能,将阻碍传统文化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渗透。

4.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缺乏成果展评环节

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既需要讲解信息科技原理,又需要为学生提供信息科技应用与创新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知识体系、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大部分教师都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追求知识传输速率的最大化,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评价有所忽视。由于缺乏成果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难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信息科技融合的价值,难以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与个性的理解。同时,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通常以教师为评价主体,未能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难以真实反映学生运用信息科技收集传统文化资料、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学习、探究与实践情况,教学评价缺乏客观性、全面性与深刻性。

三、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的路径

1.创设情境,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着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言:“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将情境作为信息科技与传统文化连接的“纽带”,将零散、碎片化的知识依托情境结合为有机整体,利用图片、视频、虚拟影像等多种媒介形式呈现传统文化,可以在传统文化与信息科技课程内容之间建立关联。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可视化的传统文化情境当中,将传统文化要素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开端,可以吸引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与信息科技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热爱。既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能够推动信息科技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

例如,《制作电子报刊》的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呈现本土传统文化“快闪”视频,激情高亢的音乐、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形式在一瞬间吸引学生的关注,为学生打造集声音、形象于一体的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呈现单元主题—信息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传播,引动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或了解的本土传统文化形式并设计并制作“文化传播”电子报刊的封面。学生可以自主确定主题,如“传唱传统民歌”“走进传统绘画”“视觉上的传统舞蹈”等,从网络中搜索图片资源,撰写传统文化宣传稿,生动展现出我国传统民歌、绘画、舞蹈等艺术的质朴自然的风格,充分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沉浸在文化情境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股民族自豪感、乡土情感油然而生,迫切希望学习、掌握本节课知识与技能,主动成为传统文化的宣传者。

2.跨学科学习,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成果。单一学科的教学难以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中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责任。鉴于此,教师需要将跨学科学习作为信息科技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的着力点,紧密围绕教学主题,广泛整合多学科教学资源,引领学生构建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信息科技课程走向现实社会生活,多层次、多维度、多角度地探索运用信息科技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创新化变革的有效途径,并且在跨学科学习中深层次互动、合作式学习,由浅入深地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例如,《加密技术与安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用课件出示我国北宋时期军事着作《武经总要》中对古诗加密技术的记载:对常用的四十个军事指令进行顺序编码,前方将领若想秘密发出军令,则从密码本中查出军令所对应的顺序编码,将古诗内顺序编码所对应的字写到公文内并盖章;指挥机关接收到加密公文后查找公文中的字在约定古诗中的顺序,并对照密码本查找军令,以此完成解密过程。学生阅读文献资料的过程便是综合运用历史、语文、信息科技学科知识、思维方式学习并体验传统文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作为“解码秘钥”的古诗应当符合哪些要求、古诗中是否可以出现相同的汉字。并请学生回顾自己所学的古诗,选择可以用作“解码秘钥”的古诗,促进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3.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阶段,学生逐步积累理性认知,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主题情境与主题问题,从跨学科学习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与抽象概念,逐步掌握信息科技应用方法。接下来的教学重点便是将主题分析推向更深层次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下经历原理运用、计算思维以及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逐步建立整体性的知识系统,积极通过科技运用与科技创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外显化表达,利用信息科技呈现传统文化中凝练的智慧、文明成果,切实体会到信息科技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在鼓励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加密技术与安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生经历跨学科学习后逐步理解我国古人运用古诗对军令进行加解密的过程与基本原理,接下来教师可以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为了降低学生的探究设计难度,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引导学生分解古诗解密过程,即建密码本、建解密钥匙、根据密码在解密钥匙中搜索对应秘钥、根据秘钥查找密码本中对应的信息并输出对应的军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对学习与生活中常用的短语进行顺序编码,如:“一、清扫教室,二、整理衣橱,三、做作业……四十、阅读。”由学生共同商定以哪首古诗作为解码秘钥,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结合古诗解密过程建立变量,变量赋值,建立列表,循环结构,并编写程序,输入密码后程序输出,以此实现对程序的验证。

4.成果展评,筑牢中学生的文化自信

成果展评是中学信息科技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文化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融合是一项系统、复杂的过程,既需要探寻信息科技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选取相应的载体以渗透传统文化,又需要在展示评价中判断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性,反思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与促进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运用信息科技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现代化传承。鉴于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成果展评环节,丰富成果展示方式,积极采用表现性评价方法,真实反映传统文化融合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影响,全面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例如,在《制作电子报刊》的教学中,当学生设计好“传统文化传播”电子报刊封面后,请几名学生上台呈现自己的设计成果并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所运用的信息科技。其他学生在耐心倾听的同时,从美观性、实用性、内容丰富性、排版合理性等方面评价台上学生的设计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从文化传播视角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在信息环境下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面临的困境、如何借助信息科技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影响力、如何看待信息环境下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现象。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科技与传统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优化自己的设计方案,在“传统文化传播”电子报刊的封面注入更加多元的文化要素,尝试运用传统艺术中的色彩搭配、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让学生以新颖的视角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发挥信息科技的优势,以开辟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总之,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时代新人,彰显信息科技课程的育人价值。现阶段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依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这就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积极承担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责任,通过优化改进信息科技教学流程、教学方式,挖掘传统文化的融合渠道、融合载体,将传统文化要素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引领学生运用信息科技传播、传承传统文化,助力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梦婕《初中信息科技故事化情境教学实践》,《教育界》2023年第25期。

[2] 冯海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智力》2023年第22期。

[3] 刘全《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人工智能教学实践探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3年第8期。

[4] 雷永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科技高效教学探索》,《青海教育》2023年第Z2期。

[5] 马媛媛《新课标背景下区域内初、高中信息科技教学之路》,《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