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淼,王珊珊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也迈入新时代。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是“双创”走过轰轰烈烈的上半场后,下半场该往何处去?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双创”工作,也为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 “双创”工作深入推进指明了方向,更是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什么要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上提出这个要求?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下,应该积极领会国内外创新创业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双创”升级要求,把握“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这条主线,推动“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迈进。打造“双创”升级版是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和推动大国崛起的必然要求;是总结改革开放40年经验,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有必要从更为高远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双创”升级版在新时代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时代价值,从破解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进程中对“双创”升级版进行更为宏大的阐释与提升。

1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从2016年至2018年,“工匠精神”三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大国期盼?

笔者认为,在新时代,要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就必然需要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培养和选树工匠人才和“双创”人才,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工匠精神”与“双创”人才培养可谓笙箫共勉。所谓工匠人才的创造能力和技艺不仅是衡量和决定其水平高低的条件,也是他们智慧和灵感的集中体现,创新创造的精神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工匠们对产品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追求的“精神”恰恰正是我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对能力的要求所需要的;“工匠精神”所强调的对职业的敬畏和对品牌的专注坚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作为人才的输送者,应该强化培育“能工巧匠”的教师队伍、提供“独具匠心”的保障机制、构建“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系统,不断提升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生“匠心”精神培养,才能真正适应新时代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才能真正为打造“双创”升级版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培育“能工巧匠”式的教师队伍是提升的基础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专业基础薄弱、“重教学、轻科研”科研能力偏低、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和体验偏少、教育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和传统等问题。想要破题,首要问题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高校“能工巧匠”的教师队伍培养体系。高校要紧密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为创新创业专业教师或非专业教师设计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助力教师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到社会服务、创业示范、创新研究各方面开展教学和指导,逐步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和服务相融入,知识传授与实践参与为一体的有利于创新创业教师专业发展的新体系。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从社会上广招贤才。要真正把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学术造诣;有过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参与企业营销策划或成果转化等经历;热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在企业经营、风险投资、财务管理等创业核心领域有独到见解等人才,都会聚吸引到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的行列。二是要明确师资培养的目标。应该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创新创业师资骨干队伍?即打造一支专业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山东交通学院探索组建了由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家构成的“三师制”创新创业骨干队伍,三类教师各司其职:基础课教师负责创新创业基础教学,专业教师负责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企业家负责创业经验和技能传授,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体验创业,并指导创业实践。“三师”既有机结合,又各有侧重,既全员参与,又专业覆盖。三是加强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这是培养优秀创新创业师资的前提和保障。高校应逐步建设形成从大一到大四连贯教育,形成涉及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普及课程、兴趣课程、网络课程等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实践、专业学习、短期或长期培训等方式,逐步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从初创型逐步走向专业化。同时,对于起步比较晚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有必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国外大学在创新创业师资培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并引进国外先进的创业教材和课程,不断完善我国创新创业教材建设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进程。四是扎实做好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创造、创意、创新、创业融合。高校要引导创新创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兼职,搭建教师与企业间的桥梁,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灵活挂职锻炼,带队参加创业实践;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专题研讨,鼓励创新创业教师参与校外相关会议,将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问题的研究相结合,促进教师的学术研究,根据不同的教师情况,通过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系列研究、实践、培训活动,促使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在各自的 “最擅长领域”得到不同层次的最佳发展,也可以利用教师专业特长与企业间形成长期的技术服务关系,在服务中得到实践锻炼,从而“反哺”学校教育。笔者所在的山东交通学院依托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创客空间以及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平台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分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互派人员交流,组织教师到海尔集团、山东高速集团、齐鲁交通发展集团、中国重汽集团等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可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和特长,选择担任科研或管理岗位进行实践锻炼,效果显着。

3 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是提升质量的必要保障

高校要在明确新时代新目标对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及时纠偏过往“双创”教育推进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多措并举,切实从单一层面的保障机制修修补补转到系统性制度的创新突破,从追求优惠激励机制到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上来,进一步壮大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的新动能。

一是加快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创新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厘清在高校“双创”教育中政府、高校、教师、学生、家庭、企业、市场和社会等的边界,在课程自修和免修学分置换的个性化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检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融合、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多视角评估的教学考评、以创造为价值导向的教学激励、高校与行业企业、家庭、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制度突破力度,建立以学生的普及与提升并重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激励机制,形成“双创”制度创新的长效机制,使创新创业者“乐于创新、放心创业”,让“双创”不再孤单,让“双创”更加简单,让“双创”变得好玩。二是改善现有“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双创”人才培养不同于传统职业人才培养,已有传统的学科培养和知识传授模式并不适用,需要更加强调创新者的跨学科跨专业知识和创新创建创造知识养成、机会把握能力和不确定性应对思维等核心素养培养。针对上述核心素养要求,必须创设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域的虚拟—现实交互场景,解决高校前沿创新人才培养难题。要着力通过新工科建设、行业传承等手段破解大国工匠培养难题。

4 构建“产学研合作”生态系统,能够加快促进质量提升

“双创”升级版的着力点,应从单一要素推动转向生态系统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下的“双创”需要链接全球创新创业资源,构建政、产、学、研、资等各种关键资源深度融合的开放式创新创业生态。

一是加快完善各种共享型“双创”服务平台。政府、高校和企业要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社区营造等各种线下平台资源,推动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大企业优势,推动企业内部创业平台向社会开放,引导高校的人才向企业输送,促进大、中、小、幼企业融合发展。

二是推进区域创新“生态群落”的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创业投资的产业集聚和带动效应,促进创新创业要素的充分流动和耦合裂变,例如:红杉、KPCB等大型创业投资商,作为硅谷创新创业雨林的基石,恰恰是硅谷创新锦标赛的发动机和创新生态的捕鼠器。

三是大力推进 “共性技术平台+共享创业服务+引导基金”的发展模式。要立足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通过共性技术平台吸引新创企业,通过共享创业服务链接新创企业,通过引导资金加快赋能新兴产业。

四是要围绕高校周边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继续强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创新源头供给中的龙头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机制,例如,环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和“梦想小镇”加速器已经逐步发展成我国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产业“双创”示范基地的重要引领示范中心。

五是大力推进区域一体化良性发展的 “双创”模式。“双创”升级也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对接,着力从区域一体化角度破解各地“双创”政策竞争难题,引导区域“双创”生态的健康发展。当前,济南北跨新旧动能转化试验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在走向深入,区域协同的“双创”政策应该逐步纳入政府视野,为打造“济南的新浦东”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创业需给力,创新是重点”,打造“双创”升级版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重点要有新思维和新目标,从国际创新创业竞争新格局和大国崛起的战略高度把握,多举并进推进“双创”升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创新创业,高校应该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所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和完善师资队伍、运行机制和生态系统,方能培育出更加优秀的创业创新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