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英

(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起源于美国,后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与推崇。在1989年召开的国际教育会议上,将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划定为21 世纪的三大教育。我国在进入新世纪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2010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确立了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会计学是应用性学科,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十分有必要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都是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都强调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以专业知识教学为载体,理论联系实际,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强化、促进作用,又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于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借鉴,如尚洪涛(2005)、王万山和汤明(2006)、徐琼(2009)、胡桃和沈莉(2013)。近年来开始结合某一具体的高校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如刘影(2015)、程宝华(2015)、刘荣(2017)、商慧(2017)。同时,为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并提高其效果,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也逐渐增多,如刘艳和闫国栋(2014)、刘朝阁(2015)、杨超(2015)、高蓉(2017)。该文基于多年的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具体专业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和效果,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

1 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的可行性

1.1 财务成本管理类课程的总体性质和特点

会计学专业以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为主干学科,所开设的课程都与创新创业相关,而财务成本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的关系尤为密切。

财务成本管理类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主要讲授企业理财和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等各环节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内容涉及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数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是边缘交叉课程,也是实践性和开放性比较强的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创新融合能力,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于课程教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安排、 课程实训和课程考核等环节都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同时也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 财务成本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的关系密切

1.2.1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与创新创业的联系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除基本理论和原理部分外,最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管理。

基本理论部分包括财务管理概念、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假设和原则等内容。由于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线的资金运动(亦称财务活动),所以,财务管理是综合性的管理活动,与企业内外各方面有广泛的联系。因此,通过这部分的教学,不仅可以了解财务管理概念本身,还可以对企业的运转和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知,而其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更可以对创新创业有指导作用。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原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既是企业理财应有的基本观念,也是创新创业应树立的基本观念,与此相联系的概念如现金流、现值、资本成本、投资报酬率等,也是创办企业或运营项目中要把握和关注的基本概念。

在筹资管理部分,不仅可以了解企业有哪些资金来源渠道和用什么方式筹集资金,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资金的成本高低和风险大小,引导创业者根据实际条件来构造资金组合,建立风险适度而成本较低的资本结构,这对企业的存活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投资管理部分,学习应用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净现值、净现值率、内涵报酬率等财务指标评价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以及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不仅是撰写创业计划书或相关的企划书所需运用的基本知识,也是影响一个企业或者一个项目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

营运资金管理也就是企业日常流动资金的管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认识企业的日常运转,把握如何保证企业或项目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1.2.2 管理会计课程与创新创业的联系

管理会计课程的内容除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主要是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评价各环节的内容,因此,管理会计主要内容被归纳为预测和决策会计、控制与评价会计两部分。

成本性态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等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业务量、成本和利润的本质关系,从而能够判断什么情况下可以保本,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取利润,也可据以进行利润的预测。

预测分析的内容不仅介绍了各种销售预测、 利润预测、成本预测和资金预测的方法,更有助于树立事先进行预计和测算的观念。

短期生产经营决策主要包括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这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职责。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把握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如何做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如何定价等决策,还有助于拓展思维,把握如何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培养环境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全面预算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预算是计划的具体化和数量化,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不仅可以对资金做出合理的配置和安排,使决策和计划顺利实施,还能协调各部门或各项目的关系,并防范财务风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会预算管理,会使创新创业之路更顺畅。

成本控制是经济管理中的永恒主题,标准成本制度是主要手段之一,即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对比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确定差异,分析差异并进行处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进行纠错,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责任会计也是一种财务控制方法,即通过建立责任中心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设立责任指标对责任中心进行考核并据以奖惩,激励和督促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的总目标而奋斗。这些内容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把握这些具体的控制方法,更为重要的是领会责权利相结合的理念。

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是管理会计的前沿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因此,基于作业才能计算出更为精确的成本。同时,也可以通过优化作业、 消除和减少不必要的或非增值的作业来控制成本。作业成本法本身就是成本计算思维的创新,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也传达了要不断创新的理念。

1.2.3 财务成本管理类课程实训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联系

财务成本管理类课程性质相近,不必单独安排课程实训,可在这类课程全部学完后,合并安排一门实训课程——ERP 沙盘模拟实训。在ERP 沙盘模拟实训中,学生需要把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一个虚拟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利用沙盘这个平台,使理论和企业环境规则相结合[1]。通过ERP 实训可以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育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所以,ERP 沙盘模拟既是专业实训课程,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最主要的实践课程是模拟创业活动,其标志性成果是创业企划书。创业企划书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调研与分析、 企业战略制订与实施、 营销策略、团队组建、融资需求与计划、投资决策、资本运作、成本预测、风险管控、财务分析等内容。其中融资需求与计划、投资决策、资本运作、成本预测、风险管控、财务分析等都是财务成本管理类课程内容。所以,模拟创业活动既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也可以看作财务成本管理类课程的综合实训。

2 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的实施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首先需要教育理念的融合,然后制定培养方案重新确立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最后通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使二者的融合落到实处。

2.1 更正错误认知,树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当前对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错误的认知。有的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而与大部分学生没有关系; 也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有单独的课程、专门的老师,与专业课程和专业老师无关。理念支配行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度,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同度; 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同度,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学校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2]。因此,首先要求学校的高层决策者树立正确的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政策、制度中,并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全面的宣传推动,使专业教师都认同肩负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命,并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中。

2.2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培养目标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和方向,是教学活动的总纲领,对人才培养过程发挥着引导性作用。培养目标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完成。目前,在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没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或者模模糊糊提到,但不够明确。例如,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专门方法,具有熟练的会计专业技能,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建议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明目张胆”地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增加“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明确要求。比如,将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精通专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业能力的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组成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3]。反映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双目标”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实践”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的课程虽然以专业教育的课程为主,但将创新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再辅以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分析等讲座。在实践课程部分,除了尽量以创新创业项目或企业为题材安排实训操作和模拟外,可增设模拟创业活动等环节。

2.3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

2.3.1 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是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它以纲要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等内容。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教学内容是为达成培养目标而设计、规划,这就要求编制教学大纲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要明确指向人才培养目标[4]。

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明确专业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还要规定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包括环境适应能力、 认知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并具备对环境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能独立思考、吸收和运用新知识[5]。素质目标除思想觉悟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基本素质外,尤其要注重培育创新创业的意识、思维和能力。

2.3.2 整合和精炼教学内容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除基本理论和原理部分、 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即筹资、投资、营运资金和利润管理外,通常还有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各环节的内容。管理会计课程的内容除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主要是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评价各环节的内容。这些课程内容中有不少是交叉重叠的,若按部就班讲授,必然浪费宝贵的课时。而另一方面,在这些课程中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是“填鸭式”地讲解教材中的原理和方法,而是要联系创新创业案例和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相应的能力和素质,这样,必然需要投入更多的课时。所以,在编制教学大纲时,必须进行统筹安排,消除各门课程的重复部分,整合和精炼教学内容,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挤出学时,腾出课堂空间。

3 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的保障措施

3.1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应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法,多应用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慕课、小微课程建设。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综合运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案例讨论法等创新课堂,引导学生体验财务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创新创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创业和创新方面的灵感。

3.2 提升教师实践应用能力

学校应该在薪酬待遇、 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鼓励专业教师加强与行业及企业联系,如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进入相关行业、企业、政府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到校外实践基地参观、考察、调研,到校企合作单位挂职锻炼等,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应用经验。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吸纳优秀创业者和企业家作为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兼职教师,参与ERP 沙盘模拟和模拟创业活动等实践环节的指导过程。

3.3 清除制度障碍

在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对课堂教学的限制性规定,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方式;通过商业保险等方式转移学生意外伤害风险,减轻教师开展课外活动的后顾之忧。同时,允许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实现学生评价多元化。

3.4 完善教学场所硬件设施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等课程的教学,应配备教室、讨论室和机房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所,即既安装讲台、黑板(或白板),又配置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有可灵活排列组合的课座椅,也有可外联互联网的电脑。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资源,建设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