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昆

(江西省永丰县人民医院,永丰331500)

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高血压40例

王尚昆

(江西省永丰县人民医院,永丰331500)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中的疗效。方法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加服麝香保心丸;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变化。结果两组血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降压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降压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辅助降压效果。

顽固性高血压;麝香保心丸;中成药疗法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应用足够剂量的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必须包括利尿剂)的降压药物,血压仍≥140/90mm Hg;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其收缩压仍未降到160mm Hg以下[1]。近年来,我们从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在给予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门诊和住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5.3±7.8)岁;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0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年龄,男女比例,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试验标准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WHO/IS高血压诊断标准[1]。(1)纳入标准:①年龄≥40岁且≤80岁;②经至少三种不同作用机制(其中包括利尿剂)降压药物治疗,血压仍未达标的高血压2级、3级患者。(2)排除标准:①年龄>80岁,或<40岁;②继发性高血压;③高钾血症;④双侧肾动脉狭窄;⑤严重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血肌酐>3mg/dl);⑥对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物过敏患者;⑦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3观察项目测血压前休息10~15min,取坐位右上臂测压,至少测量3次,取其中相近的3次均值为血压值。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测血压。治疗前、后用日本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三酰甘油(TG)、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电解质、血糖、血尿酸以及心电图等。

1.4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宣教,包括戒烟酒、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生活要规律、按时服药、定期测血压等;经筛选符合纳入标准者停用其它降压药1周后,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mg,1/日;依那普利片10mg,1/日;双氢克尿塞25mg,1/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2.5mg×42粒/合)2粒,3/日。两组疗程均为8周。

1.5疗效判断标准根据2004年全国心血管会议修订的高血压疗效标准[1]:显效:比原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舒张压下降≥20mmHg或降至正常。有效:比原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舒张压下降未达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无效:血压无下降或舒张压下降<10mm Hg。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s)

表1 各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s)

注:同组自身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舒张压mmHg治疗前治疗后差值治疗组176.17± 11.85组别收缩压mm Hg治疗前治疗后差值128.18± 11.15 31.63± 12.28#△111.41± 10.36 76.18± 11.75 29.46± 12.14#△对照组174.28± 12.03 148.18± 10.65 18.34± 11.30★110.62± 11.75 89.17± 10.61 13.43± 8.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治疗组较治疗前TG、TC、LDL-L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则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则血脂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脂变化比较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用药前后血脂变化±s)

表2 各组用药前后血脂变化±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TG mmol/L TC mmol/L DHL-C mmol/L LDL-L mmol/L治疗组治疗前2.68±0.75 5.72±1.05 1.16±0.28 2.56±0.62治疗后1.75±0.45★#4.68±0.95★#1.24±0.20★#2.02±0.75★#对照组治疗前2.64±0.73 5.70±1.08 1.13±0.24 2.55±0.73治疗后2.59±0.48※5.53±1.07※1.15±0.21※2.51±0.71※

2.3两组降压有效率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治疗组达92.50%,对照组为77.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间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4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例出现干咳,1例出现轻度唇舌麻木感,均能耐受。对照组2例出现干咳。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电解质、血糖无显着变化。肾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社区常见疾病之一,高血压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能导致病人心脏、脑和肾脏等重要器官一系列严重病变,且与患者的血压水平呈正相关性,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是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重要举措,但在临床工作过程中,部分患者尽管长期规律联合使用了多种降压药,血压仍无法平稳控制在<140/90mmHg的较理想范围,其中约10%的高血压患者成为顽固性高血压,这样必然会增加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顽固性高血压在60岁以上患者多见

,这类患者常合并有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过度饮酒、肥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大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大动脉顺应性降低及弹性减弱,使血管壁纤维增殖,从而使血压升高[3]。

顽固性高血压的处理首先要寻找病因并针对其进行治疗,在干预影响血压的多种因素基础上,给予降血压药物联合应用的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一定效果,但仍有不少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佳。本研究在采用钙拮抗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依那普利)、利尿剂(双氢克尿塞)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其血压下降幅度和降压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降压药物的对照组,且显着降低患者的TG、TC、LDC-C的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麝香保心丸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减轻高脂血症对动脉壁的损害,降低动脉内膜的增生,改善微循环,与国内研究[4]相符,有利于血压的降低,与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通过多种降压机制进一步提高降压效果,提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可获得满意效果。

中医药在改善高血压病症状及防止靶器官损害方面显示自身的优势[5],王受益等[6]报道麝香保心丸有减慢心率、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乘血压乘积的作用。麝香保心丸是由麝香、苏合香、冰片、人参、蟾蜍、牛黄提炼研制的中成药,其中麝香、苏合香、冰片、蟾蜍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开窍、理气散结、活血化瘀,人参则为益气扶正、培元固本之要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具有扩张冠脉、强心、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硬化、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效调节血脂等功能[7],对心、肾、脑等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本组资料显示,麝香保心丸与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双氢克尿塞等药物联用,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有辅助降压作用,特别是合并心脑血管、肾脏病变的患者更为适宜,服药方便、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一种理想选择方法。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版)[S].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04,12(32):1060-1064.

[2]罗俊,侯良平,燕纯伯.顽固性高血压的评估和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4):535.

[3]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2-规范性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4.

[4]宋华.麝香保心丸的药理研究与临床评价[J].中成药,2002,24(2):131-133.

[5]陈豪,方祝元.中医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述略[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7):415-416.

[6]王受益,戴瑞鸿,金椿,等.人工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4):204-207.

[7]车薇,陈红英,张淑珍.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5):112-113.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6.016

:1672-2779(2014)-06-0029-03

杨 杰 本文校对:金秋根

201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