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李 晨 黄 荣

(1.九江市中医医院护理部,江西 九江 332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不寐的病名最早见于《难经》,现代医学称之为“失眠”[1],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2]。近年来中医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故而本研究通过比较2 壮、4 壮、6 壮隔姜灸灸量治疗不寐的效果,为隔姜灸治疗不寐提供新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9 年1 月—2022 年2 月九江市中医医院失眠科。共纳入90 例,随机分为2 壮组(A 组)、4 壮组(B 组)、6 壮组(C 组),每组30 例。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遵循盲法原则,考虑隔姜灸分组治疗的特殊性,对操作者不设盲。观察过程中A 组脱落1 例,B 组脱落1 例,C 组要求终止试验3 例。最终纳入病例85 例。3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临床试验经九江市中医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查批准号:JJSZYYYLL2018009)。

表1 3组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中的失眠症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4]中的“不寐”拟定,辨证属心肾不交型。

1.3 纳入标准满足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7分;未使用精神类药物或已停药达1个月以上;患者及其家属自愿接受随机分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哺乳、妊娠期妇女等不适宜接受隔姜灸治疗者;酒精、其他药物滥用或依赖者;因发热、咳嗽、疼痛、手术史等严重影响睡眠者;温度感觉异常者;晕灸或对生姜、艾叶过敏者。

1.5 脱落标准未完成疗程而中途退出或接受其他治疗者;依从性差或因严重不良反应等无法完成疗程者。

1.6 治疗方法

1.6.1 试验器材(1)自制艾炷成型模具,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20 2 0115844.1),用此模具制作的艾炷紧实,呈圆锥体,高约1 cm、底部直径约0.8 cm,重约0.3 g,较普通手工制作的艾炷燃烧时间长。(2)蕲艾绒(蕲春李时珍地道中药材有限公司生产)。(3)姜片为将药剂科领取的市售新鲜生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而得,直径约2.5 cm,厚约0.3 cm,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

1.6.2 取穴及定位3 组患者采用俞募配穴法,取心俞、肾俞、巨阙、京门、关元、大敦。心俞、肾俞、京门、巨阙、关元定位参照2021年实施的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5],大敦位于足部,大趾丛毛处。操作参考《刺法灸法学》[6]。

1.6.3 操作方法3 组均予隔姜灸治疗。嘱患者处俯卧位,取其心俞、肾俞、京门,将姜片放在所取穴位上,艾炷置于姜片正中,用细香将艾炷顶端点燃使之自然燃烧,待艾炷完全燃尽后用镊子取下艾灰,易炷再燃,直至燃完规定壮数,4 穴同时进行。完成所需灸量后,取下姜片,患者换仰卧位,取穴巨阙、关元、大敦,同法操作。京门在身体侧腰部,操作时姜片易滑落,我们在姜片正反2 面涂抹黄凡士林膏,有利于经艾炷加热后姜片与皮肤和艾炷粘牢。施灸过程中若灼热感过强,可略提起姜片使之稍离开皮肤旋即放下或添加一薄姜片在原姜片底部。3 组均于入院后第1 日开始治疗,每日治疗1 次,连续6 次为1 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 日,共2 个疗程。治疗由经过规范培训的医师或护师执行。

1.7 疗效观察

1.7.1 观察指标(1)主要指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7],由19 个自评项目和5 个他评项目组成,包含7 个因子。总分范围为0~21 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2)次要指标:自制中医证候量表。根据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的临床症状,选取出现频率最高的7 个病证。主证: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次证:潮热盗汗、口干喜饮、舌红、苔少、脉细数。并根据症状的无、轻、中、重度,主证分别计0、2、4、6 分,次症分别计0、1、2、3 分,评定症状积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7.2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及PSQI减分率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减分率=(治疗前PSQI 总分-治疗后PSQI 总分)/治疗前PSQI 总分×100%。临床痊愈:PSQI 减分率≥80%;显效:50%≤PSQI减分率<80%;有效:25%≤PSQI 减分率<50%;无效:PSQI 减分率<25%。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3 安全性评价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8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均采用双侧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使用x2检验。P≤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则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 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PSQI 总积分及7 项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组PSQI 总积分及7项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A 组PSQI 总积分及7项因子评分高于其余2组(均P<0.05);B组PSQI总积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使用评分低于C组(均P<0.05)。见表2。

表2 3组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s,分)

表2 3组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B、C组治疗后比较,2)P<0.05;与C组治疗后比较,3)P<0.05。

项目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障碍A组(29例)治疗前15.88±2.16 2.27±0.56 2.48±0.52 2.45±0.42 2.13±0.73 2.14±0.57 2.16±0.63 2.25±0.56治疗后11.41±2.461)2)1.26±0.561)2)2.18±0.531)2)1.57±0.681)2)1.65±0.721)2)1.66±0.621)2)1.72±0.671)2)1.37±0.731)2)B组(29例)治疗前15.67±2.52 2.32±0.71 2.45±0.78 2.43±0.49 2.09±0.63 2.12±0.76 2.10±0.66 2.16±0.78治疗后5.05±1.651)3)0.46±0.411)3)0.94±0.471)3)0.62±0.571)0.55±0.431)0.91±0.521)0.90±0.451)3)0.67±0.421)C组(27例)治疗前15.56±3.83 2.26±0.54 2.41±0.65 2.39±0.43 2.07±0.65 2.08±0.64 2.15±0.63 2.20±0.81治疗后6.49±1.431)0.82±0.491)1.03±0.451)1.18±0.511)0.54±0.461)0.93±0.561)1.30±0.761)0.69±0.451)

2.2 3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分及各症状评分比较3 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组中医症状总分、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喜饮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B组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评分低于A、C 组(均P<0.05);治疗后C 组口干喜饮评分高于A、B组(均P<0.05)。见表3。

表3 3组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分及各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3 3组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分及各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A、C组治疗后比较,2)P<0.05;与A、B组治疗后比较,3)P<0.05。

项目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喜饮A组(29例)治疗前4.68±0.96 4.22±1.03 2.22±0.75 2.40±0.51治疗后2.65±0.641)2.66±0.731)1.56±0.751)1.22±0.581)B组(29例)治疗前4.59±1.05 4.21±1.06 2.30±0.50 2.35±0.64治疗后2.76±0.571)2.06±0.881)2)1.08±0.601)2)1.15±0.581)C组(27例)治疗前4.62±1.04 4.19±1.05 2.26±0.61 2.36±0.33治疗后2.80±0.641)2.56±0.631)1.53±0.761)1.93±0.661)3)舌质2.12±0.69 1.99±0.69 2.16±0.77 1.94±0.63 2.13±0.54 1.95±0.58舌苔2.35±0.68 2.03±0.77 2.33±0.64 2.10±0.67 2.29±0.64 1.99±0.56脉象中医症状总分1.98±0.65 14.74±2.011)2.29±0.60 20.28±2.11 1.99±0.74 14.10±2.001)2.30±0.49 20.24±2.12 2.10±0.59 13.19±1.661)2.29±0.55 20.04±2.03

2.3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A 组总有效率62.1%(18/29)明显低于B 组的93.1%(27/29)、C 组的96.3%(26/27)(P<0.05),B 组与C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组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4 3组患者安全性分析A组无不良反应;B组咽喉疼痛1 例;C 组口腔溃疡2 例,便秘1 例,眼睛干涩、眵多2 例,上焦烦热4 例,头皮发热1 例。B 组不良反应可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C 组不良反应在停止治疗后未再发,其原因可能为灸量过大、助阳生火。

3 讨论

不寐,又谓“目不瞑”“不得眠”等。其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多累及心、肝、肾等脏腑。心位于上焦,主火,肾位于下焦,属水,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并制约心火,心火亢盛,进一步煎灼肾阴。从而导致机体阴阳失调,夜间阳不入里,阴不行于外,故出现不寐[9]。根据《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也”,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论述,采取俞募配穴法。本研究选取心俞、肾俞、巨阙、京门、关元、大敦。心俞为心之背俞穴;巨阙为心之募穴,亦属任脉,可增肾俞补阴血之功;京门为肾之募穴,为益肾利水之要穴;关元具有补肾培元、温阳益气之功[10],与背俞穴相配,可调理相应的脏腑;大敦穴位于足部,手足与头部相对应,大凡头病可取手足穴位[11]。诸穴合用,泻南补北、引火归元,使阴阳调和、心肾相交、神志安宁。

隔姜灸是将生姜之辛温走窜、益气补血、养阴扶阳之力,灸火之祛寒行血、温通经络、调畅气机等功效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姜与艾,发挥协同作用,相得益彰。

从古至今灸量都是中医家关注的重点,如《医宗金鉴· 刺灸心法要诀》云:“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12]。查阅文献,目前关于灸量与疗效的研究主要与其对胃肠道功能、血液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有关,其中临床上热敏灸灸量与疗效的研究占一定数量[13]。有研究[14]表明,隔姜灸不同壮数相比,温度间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本试验比较隔姜灸2 壮、4 壮、6 壮组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治疗后,2 壮组的PSQI 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另2 组,疗效稍弱。4 壮组在PSQI总积分及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使用方面优于6壮组。中医症状方面,4壮组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评分均低于2壮、6壮组。

综上分析,基于俞募配穴法不同剂量隔姜灸对心肾不交型不寐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中,4 壮组效果更佳。然而,本试验作为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尚短,下一步可观察远期疗效,并增大样本量加以验证和探索,以期为隔姜灸治疗不寐提供精准客观的依据,同时充实灸量学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