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全芳,王捷虹

1宁强县中医医院,陕西 宁强 7244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慢性胃炎发病率高,致病因素多,常规治疗方法有抑酸、保护胃黏膜、清除幽门螺杆菌(Hp)等。该病易演变为慢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的综合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1-2]。近年来,笔者采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60例肝脾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显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4年4月至2017年1月在宁强县中医医院就诊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 22例,女 38例;年龄 25~68岁,平均(37.34±9.25)岁;病程 2~4 年,平均(2.67±1.12)年;伴 Hp感染者37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 22~67 岁,平均(38.06±8.55)岁;病程 2.5~5年,平均(2.71±1.42)年;伴 Hp 感染者 34 例。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1)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者[3],且中医辨证属肝脾不和[4]型者;2)≥18 周岁者;3)伴Hp感染者;4)符合知情同意原则,且签属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排除:1)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等其他胃部疾病,或有癌变可能者;2)有药物过敏史者;3)合并精神分裂症者;4)妊娠或哺乳期女性;5)近3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丹麦 H.LundbeckA/S,批准文号:H20080175),1片 /次,2次 /d。观察组口服柴芍六君子汤,药物组成:柴胡12 g,白芍10 g,炒白术 14 g,半夏 10 g,茯苓 15 g,党参 20 g,陈皮12 g,炙甘草3 g。随症加减:伴胃脘灼热、口苦者,加蒲公英、连翘;胃脘痛甚者加郁金、木香、当归;泛酸严重者加白螺丝壳、海螵蛸;Hp感染者加黄芩、黄连。1剂/d,早晚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

1.5 观察指标

1.5.1 H p根除率 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联合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测定 Hp。

1.5.2 临床疗效[3]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性反应基本消失,腺体萎缩、异型增生等改变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胃镜复查活动性炎性反应有所减轻,胃酸减少>50%,腺体萎缩、异型增生等改变得到控制。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

1.5.3 SA S及SD S评分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抑郁情况,SAS>50分为焦虑,SDS>53分为抑郁。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 S及SD S评分 SAS、SD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SA S、SD S评分比较(±s) 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SA S、SD S评分比较(±s) 分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SA S SD 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 51.33±12.54 38.43±11.97*52.36±11.76 41.96±12.46*对照组 60 51.29±13.44 44.05±12.18*51.97±12.38 46.27±10.04*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34例(56.7%),有效21例(35.0%),无效 5 例(8.3%),总有效率 91.7%;对照组显效 20 例(33.3%),有效 27 例(45.0%),无效 13 例(21.7%),总有效率 78.3%。临床疗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H p根除率 Hp根除率观察组为86.5%(32/37),对照组为 79.4%(27/34),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胃痞”等范畴,病变部位在胃,且与肝、脾息息相关。肝脾不和即指肝郁脾虚[5],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虚则致气机不畅,疏泄不力;肝郁则致脾之升清不足、胃之受纳不行。脾胃虚弱,肝气横逆,可乘脾土,最终引起脾虚肝郁气滞,日久则又可见痰、瘀、湿、热等作祟,造成疾病反复难愈。因此治疗当以肝脾同治、调和肝脾为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就发现慢性胃炎与精神心理因素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胃病缠绵难愈,将加重患者病原性精神压力,最终引起焦虑、抑郁。

柴芍六君子汤中柴胡为疏肝解郁之良药,合白芍可疏肝柔肝以和胃;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半夏、陈皮理气和胃。全方共奏疏肝扶脾,理气和胃之效。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6]。Hp感染者加黄芩、黄连,研究证实,黄芩苷可明显抑制Hp增殖;黄连素抗Hp感染作用显着[7-8]。

综上所述,柴芍六君汤治疗肝脾不和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着,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