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婷,沈小淞,林 辰△

1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2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壮医药线点炙疗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医临床较具特色的外治疗法,主要以各种壮药的药效及炭火星的温热作用于穴位或体表特定部位上,以达到治疗目的。壮医认为,皮肤是机体之表,龙路、火路网络密布其中,外来邪毒入侵机体,皮肤首当其冲,邪毒阻滞于皮肤,易引发皮肤病。带状疱疹患病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59岁发病率为5.4%,80岁以上发病率增加到20.3%[1]。且儿童亦会患带状疱疹[2],因此,对皮肤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报道[3]提出,壮医药线点炙疗法的主要优势病种为皮肤科病种。为更好研究壮医药线点炙疗法治疗皮肤病的取穴规律,本研究探讨壮医药线点炙治疗皮肤病的疾病谱及其适宜病症的治疗方法、穴位等,以期为壮医药线点炙疗法治疗皮肤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选用自建库至2019年12月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壮医药线点炙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文献。

1.2 检索策略以“壮医药线点炙”或“药线点炙疗法”为主要检索词。

1.3 纳入标准1)期刊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术会议论文集;2)针对皮肤类病种的临床观察,均以“壮医药线点炙”或“药线点炙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或配合其他方法;3)以“人”为研究对象,临床病例样本数≥5 例,有明确临床疗效,且数据可靠,有详细的取穴和治疗方法。

1.4 排除标准1)增刊、综述类论文、实验研究类文献;2)医案、名医经验及重复发表的文献;3)临床病例样本数<5例。

1.5 文献筛选将全部文献导入EndNote X9 软件,剔除重复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人工逐一阅读筛选后,共纳入文献106篇。

1.6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 统计纳入文献腧穴使用频次,使用Excel 2010 对壮医药线点炙治疗皮肤病的疾病谱、治疗方法、取穴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PSS Modeler 18软件,利用Apriori算法对穴位频次大于等于5 次的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最小支持度设置为10%,最小置信度设置为70%,对穴位分别进行二、三、四阶关联规则分析。

2 结果

2.1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疾病谱分析皮肤科疾病分类以及具体病症病名的设定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4],共纳入壮医药线点炙治疗皮肤病的文献106篇,涉及皮肤病的9类疾病19 个具体病症,总病例数为4811 例,有效病例数为4618例,有效率为96.0%;文献数最多的是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见表1。

表1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病类别概况

2.2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病适宜病症以临床文献数量及临床治疗病例数为适宜病症的评价依据[5]:1)适宜病症,即单一病种文献篇数和病例数占总数5%以上;2)常用适宜病症,即单一病种文献篇数和病例数占总数3%~4.9%;3)次常用适宜病症,即单一病种文献篇数和病例数占总数的2%~2.9%。如某一病种文献篇数和病例数仅1 项符合相应数值,则将本病种归为下一级别。见表2。

表2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病适宜病症文献、病例数及有效情况

2.3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病适宜病症常用治疗方法由于湿疹和疮疡的治疗方法频次最高仅为2种,因此将频次为2种及其以上的治疗方法纳入常用治疗方法。各病症治疗以单纯应用壮医药线点炙最多,其次采用综合疗法,以壮医药线点炙配合针刺、中药外敷和中药内服为多。见表3。

表3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病适宜病症常用治疗方法

2.4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病适宜病症常用穴位由于常用适宜病症和次常用适宜病症的文献篇数较少,常用适宜病症的疖肿、疮疡和次常用适宜病症癣类疾病的用穴频次最高仅在3 次以上,因此将频次为3 次及其以上穴位纳入常用穴位。其中频次最高的为皮损处(18次)。见表4。

表4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病适宜病症用穴情况

2.5 关联规则分析

2.5.1 关联规则网络图 对数据中所有文献出现穴位频次大于5的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见图1。

2.5.2 关联规则分析 通过对穴位出现频次筛选后,用于关联分析的穴位共有27 处,得到关联规则26 条,其中2 阶关联规则7 条,3 阶关联规则17条,见表5—6。

表5 2阶关联规则

表6 3阶关联规则

3 讨论

壮医药在防治皮肤病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其中以壮医药线点炙疗法为代表[6]。壮医药线点炙疗法来源于壮族民间,由龙氏家族创立,20世纪80 年代广西中医药大学率先开展对壮医药线点炙疗法的发掘整理、研究和推广应用,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7]1-2。

有研究表明患者常因自身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毒能力下降,导致病毒更易在体内繁殖[8]。而相关研究提示壮医药线点炙疗法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良好调节作用[9]。因此,壮医药线点炙在治疗因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受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如带状疱疹方面具有一定优势[10],能调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患处皮肤p38MAPK 基因表达,有效缓解临床症状[11]。壮医药线点炙疗法在治疗扁平疣[12]、痤疮[13]方面均有满意疗效,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较多,尤其是带状疱疹的文献数量最多。

自建库以来,壮医药线点炙疗法治疗皮肤病的疾病谱共涉及9 类疾病19 个具体病症,总病例数为4811,有效病例数为4618,有效率为96.0%。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研究壮医药线点炙治疗皮肤病的疾病谱适宜病症,可进一步反映临床应用现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壮医药线点炙治疗皮肤病的适宜病症有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痤疮和疣;常用适宜病症有湿疹、斑秃、疖肿、疮疡;次常用适宜病症有癣类疾病。

适宜病症常用疗法可以看出,各病症的治疗以单纯应用壮医药线点炙最多,壮医药线点炙具有“祛毒通道”“祛瘀通路”和“补虚调气”等主要功效,加之“龙氏取穴原则”[14]指导,在临床治疗皮肤病使用中具有独特优势。其次是采用综合疗法,以壮医药线点炙配合针刺、中药外敷和中药内服等治疗方案为多。

适宜病症取穴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皮损处、三阴交、足三里穴、内关穴、太冲穴、局梅穴、葵花穴、莲花穴、结顶穴、手三里穴、曲池穴、血海穴。施炙“皮损处”多依据“各疾施炙不离乡”[7]73的取穴原则。壮医认为,皮损处是毒邪侵袭机体,阻于皮肤,蕴结不散,从而发于体表的反应点。而葵花穴、莲花穴是壮医药线点炙使用的特定经验穴[15],二者均于皮损处取穴,具有祛风止痒、软坚散结功效,用于治疗一切皮损性疾病,是沿皮损周边和在病损皮肤上取1 组穴位,根据皮损大小决定施炙壮数,壮数较少为莲花穴,壮数相对多为葵花穴,临床应根据皮损实际大小选穴。见图2。

图2 葵花穴、莲花穴穴位及壮数

壮医药线点炙治疗皮肤病,无论是施炙于皮损处,还是施炙于葵花穴、莲花穴,都是直接作用于患处。在临床上,壮医药线点炙葵花穴、莲花穴较直接点炙皮损处更具有规律性与技巧性。壮医药线点炙通过施炙于皮损局部,其温热、药物对局部的综合刺激,一方面可疏通皮损局部阻滞,打通毒邪外出通道,另一方面可刺激局部“龙路”“火路”的传导功能,使壮医药线的热力和药力深达皮损基底部,以调节局部“嘘”(气)“勒”(血)运行,从而发挥治疗作用。因此,壮医药线点炙治疗皮肤病,善于施炙皮损局部,根据皮损大小,点炙壮医特定穴,或葵花穴或莲花穴。

从腧穴关联规则可见,局梅穴与手三里穴相关性最高,支持度为14.706%,置信度为86.667%,内关穴、三阴交穴与足三里穴支持度为10.784%,置信度为100.000%,说明局梅穴与手三里穴联系和内关穴、三阴交穴与足三里穴的联系最为紧密,配合使用频率最高。

综上所述,从壮医药线点炙疗法治疗皮肤病的文献可知,壮医药线点炙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常见皮肤病,取得满意疗效,临床治疗取穴特色鲜明,一定程度上说明壮医药线点炙疗法在治疗皮肤病中的优势。但壮医药线点炙疗法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虽然涉及到皮肤科的19 个具体病症,且疗效确切,但文献数量较少,且文献质量大部分较低,应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与规范临床研究,以获得更有利的临床证据。此外,应加强对壮医药线点炙治疗皮肤病的一些适宜病症的实验研究力度,探讨其治疗机制,为壮医药线点炙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提高壮医药线点炙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疗效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