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玉,刘理想,李 菲,杜 松,陈其广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现代应用情况调查❋

李海玉1,刘理想1,李 菲1,杜 松1,陈其广2△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为了解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现代应用情况,课题组从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定义的理解、研究和运用状况,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认知、影响“中医原创思维模式”认识和运用的原因,以及发挥“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作用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内容设计问卷并开展了调查。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内涵虽然有不同认识,但80%以上受访者认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存在,并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定义有可能达成共识。调查还反映了被调查人群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和中医合格人才建设之间关系、对当前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宣教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肯定态度;对建国以后各个时期在临床、教育和科研不同领域“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应用情况变化的认识和这些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判断;同时对今后中医药工作中更好发挥“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特色和作用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标注。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基本定义;影响;因素;统计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业界在讨论中医药相关问题时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术语。为了解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现代应用情况、课题组设计问卷并开展了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问卷内容

该问卷包括12道选择题,1道开放简答题。含有医药临床实践、院校教育和科技研究3个领域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定义的理解、研究和运用状况,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认知,影响“中医原创思维模式”认识和运用的原因,以及发挥“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作用的关键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1.2 问卷搜集方法

在北京、山东、河南、山西、甘肃、广州、宁夏等省区多个不同场合,特别是全国性专业研讨会中进行问卷调查。

1.3 问卷调查对象

在“具有硕士学位并参加实际工作5年以上”、“具有副高或以上技术职称”或“专业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15年以上”3项条件中至少具有1项的专业人员。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将近4年的时间里,课题组经核查确认回收合格问卷共 216份。受访者中,中医药领域占76%,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占15%,自然科学领域6%,文化艺术领域2%,其他领域1%。从事工作岗位来看,临床工作者占42%,科研工作者占29%,教育工作者占24%,其他工作者占5%。从工作年限构成来看,工作年限20年以上不足 30年者占33%,10年以上不足20年者占24%,不足10年者占20%,30年以上不足40年者占15%,40年以上者占8%。从学科领域、从事工作岗位、工作年限构成来看,问卷调查的实际被调查群体构成符合调查目标要求。

2.1 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应用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观点

2.1.1 形成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比较统一认识的可能性 对“您认为在中医药及相关业界内有可能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定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的问题,认为“有些困难但仍可能”者占60%,认为“完全可能”者占21%,“困难多不太可能”者占9%,“说不清”者占8%,“完全不可能”者占2%。从总体来看,一方面认为有可能形成比较统一认识的专家占据81%,而认为不太可能甚至完全不可能的只占11%,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有可能。另一方面,从对“困难”的认识来区分,明确认为有“困难”的专家占71%,说明多数专家认为要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还是有困难的。在选择“说不清”并简单说明原因的问卷中,较为集中的是将主要原因归结为最大阻碍在于中医内部流派太多,认识难以统一,且外部干扰太多。

2.1.2 对理解、运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与成为精诚中医关系的认知 具备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于成为一名地道传统的精诚中医之间是否有关?是何种关系?85%的受访者认为两者之间肯定有关系,49%的人认为有“直接决定性的关系”。只有占总数1%的受访者认为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关系,另有14%的人认为“不一定有关系”或“说不清”其中的关系。由此看来,绝大多数专家是肯定两者之间关系存在的。

2.1.3 当前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相关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52%的受访者认为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理解和运用工作是“非常紧迫和关键的”,31%的人认为“紧迫和关键”,认为“无关紧要”“可能起反面作用”“说不清”者分别为6%、3%、8%。总体上有83%的受访者认为,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理解和运用工作是紧迫和关键的。

2.2 现代社会“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应用评价

2.2.1 1949年以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理解和运用变化 临床实践领域,对“1949年以后,在中医药临床实践活动里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有无变化”的问题,占总数16%的人认为“有细小变化”,42%的人认为“有较大变化”,23%的人认为“有重大变化”,18%的人认为“说不清”,1%的人认为“完全没有变化”。总之,共有81%的受访者认为有变化,且占总数65%的专家认为是大的变化。

院校教育领域,问及中医药院校教育工作中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占总数16%的人认为“有细小变化”,38%认为“有较大变化”,22%认为“有重大变化”,19%选择“说不清”,5%认为“完全没有变化”。有76%的人认为有变化,且占总数60%的人认为是大的变化。

科技研究领域,占总数21%的人认为“有细小变化”,39%认为“有较大变化”,25%认为“有重大变化”,14%认为“说不清”,1%认为“完全没有变化”。有85%的人认为有变化,且占总数64%的人认为有大的变化。

3个领域合并统计,有80%的受访者认为在1949年以后的各个时期中医药及相关领域内,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是有变化的。其中18%的受访者认为“有细小变化”,39%认为有“较大变化”,23%认为“有重大变化”,另有17%选择“说不清”,3%选择了“没有变化”。总之,认为有大的变化的人数达到62%。3个领域之间比较,认为有变化的受访者占比最大的是科技研究领域占85%,其次是临床 81%,再次是教育76%,呈现明显的阶梯状。而且认为有大变化的受访者在科技研究和临床实践领域占比也都比较高,分别占64%和65%。可以与此指标互相反证的是,在这两个领域认为“完全没有变化”的专家仅有1%,而在院校教育领域却有5%。

2.2.2 1949年以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理解和运用较高较好的时期 对于“1949年以后,中医药临床实践活动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理解和运用程度较高较好的是哪个时期”的问题,临床实践领域,有38%的受访者认为是“1978年及以前”,28%的认为是“2000年以后”,19.5%的认为是“1979至1999年”,另有14.5%“说不清”。院校教育领域,有39%的受访者认为是“1978年及以前”,29%认为是“2000年以后”,18%选择“1979至1999年”,另有14%“说不清”。科技研究领域,27%的受访者认为是“1978年及以前”,23%的认为是“1979年至1999年”,但36%的认为是“2000年以后”,14%“说不清”。

对3个领域进行对比,在临床实践和院校教育领域都有近40%的专家认为,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应用程度最高最好的时期是“1978年及以前”,其次是“2000年以后”,也都接近30%。惟有科技研究领域专家的结论有所不同,认为“2000年以后”为应用程度最高最好的占据36%,排名第一,其次才是“1978年及以前”的27%。而3个领域都有14%的专家选择“说不清”。

3个领域合并统计结果认为,“1978年及以前”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应用最好时期的被调查专家人数最多,占总数的35%以上,其次是“2000年以后”,两者合计达到总数的2/3。而认为“1979年至1999年”是应用最好时期的不到20%。

2.2.3 对于不同时期、不同版本院校教材的评价 对于这一问题,由于部分受访者缺乏了解,因此回答该题的总人数仅有172人,且回答中各自选择的时期和版本也比较分散。相对而言,在以每10年为一个间隔的时期分辨方面,上世纪50年代(占比17%)和80年代(占比19%)被认为较好,在统编教材中第二版(占比15%)和第五版(占比28%)教材被认为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理解和运用程度较好。在时期的分辨中有33%的表达了类似“不好说”、“说不清楚”的观点,在版本的分辨中也有28%表达了类似“不好比较”之类的观点。

2.3 对应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状况的回顾反思和前瞻期望

2.3.1 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理解和运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解放后造成中医药工作实践中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问题,要求受访者在8个给定答案中选择3个并排序。课题组对此题的答案采用加权法进行了统计。由于有个别专家填写问卷时辨题不够准确,出现了多选或未排序的情况。为此,对于没有超过规定数目但未排序的,按照规定的3个选择总分为6分加以平均;对于超出“只能选3个”的规定,多选了答案的问卷,再区分排序和未排序两种情况进行处理。排序的去除第4个及以后的答案,然后按照正常情况加权计算;未排序的按照规定的3个选择总分为6分,用来除以有关问卷所选答案的总数,得出平均数后加权。结果“近代延续下来的惟科学主义思潮影响”得分233分,占总权数分值的24 %;“用管理西医药的办法来管理中医药体制的影响”得分202分,占总权数分值的20%;“年轻人的国学根底越来越差、理解和接受不了中医原创思维”得分127分,占总权数分值的13%;“医药市场化使传统医药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后的应对反应”得分121分,占总权数分值的12%;“认为必须和现代西方医药方式接轨才是中医药的唯一出路”得分104分,占总权数分值的11%;“改革开放后认为我们的传统思想方法太落后了”得分94分,占总权数分值的9%;“原汁原味的传统中医药在现代社会治不了病治不好病”得分55分,占总权数分值的6%;“用传统思维方式做事很容易被人看不起”得分48分,占总权数分值的5%。可见,影响“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理解和运用程度的最重要因素为“近代延续下来的唯科学主义思潮影响”,较重要因素为“用管理西医药的办法来管理中医药的体制”,重要因素为“年轻人的国学根底越来越差、理解和接受不了中医原创思维”。

2.3.2 对今后更好发挥“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特色和优势具有关键作用的因素 对这一问题,要求受访者在8个给定答案中选择5个并排序。通过对答案采用加权法进行统计,结果“业界自觉反省和认识”得分403分,占总权数分值的16.08%;“政府资金支持、奖励有关项目”得分368分,占总权数分值的14.67%;“中医药管理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得分362分,占总权数分值的14.45%;“政府对中西医药逐步实行分业管理”得分335分,占总权数分值的13.38%;“改变目前中西参半的院校教育制度”,得分309分,占总权数分值的12.34%;“享用中医药服务的群众提出要求形成倒逼”得分284分,占总权数分值的11.33%;“抓紧抢救地道传统名老中医药传承”得分271分,占总权数分值的10.81%;“提高传统中医药服务的经济收入”得分174分,占总权数分值的7.41%。可见,受访者们认为对今后更好发挥“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特色和优势具有关键作用的诸多因素内,最重要的是“业界自觉反省和认识”,较重要的是“政府资金支持、奖励有关项目”和“中医药管理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再其次重要的是“政府对中西医药逐步实行分业管理”,然后是“改变目前中西参半的院校教育制度”。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提高传统中医药服务的经济收入”位于最后。这与日常调研中所接触到的中医药机构管理人员多数表示“中医药机构‘西化’和现行公立机构收费制度对传统中医药服务定价太低有直接关系”的反映不太吻合。是否可以据此推论,被调查的专家认为要很好地发挥“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特色和优势,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业界的自觉和良好的管理制度环境?!

2.4 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基本定义的认识

本题是一个开放题,受访者都使用了各自的学科背景和话语方式来表达各自的观点。简单罗列虽然最接近受访者本意,但原本就不相同的观点在使用不同学科乃至个性化的话语方式表达之后,显得更加缤纷杂陈。为此,按照“同类项合并”的原则,报告写作组将专家们的回答大致归纳成以下25种(不分多寡先后)。

①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吸取哲学思想,辩证地分析问题,形成中医自己的独特思维模式,包括恒动观、整体观和辨证观等。

②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思维模式。

③运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取类比象;同时将人看作是一个小宇宙,强调气(正气、邪气)的一元论、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和阴平阳秘的平衡观。

④传统的中医整体观、辩证观和哲学观。

⑤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医理论体系,以中国人特有的中医理念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和药学模式。

⑥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治疗疾病的方式和方法(此类答案实际上错误地理解了“原创”的基本含义,但不止一位做了类似回答)。

⑦是中医传统医学认识自然生命现象、解决医疗实践问题的特有思维模式,是前人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概括性反映,是中医学认识与临床实践的结晶。

⑧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⑨完全不同于西医的、能指导中医发展的思维模式。

⑩指中医独有的取象比类,司外揣内、揆度异恒等思维方法。

归纳起来看,回答本题的受访者中有将近1/4的受访者明确持有与“运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取类比象”、“将人看作一个小宇宙”、“强调气(正气、邪气)的一元论”、“恒动观”和“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及“阴平阳秘的平衡观”等有关的观点。

3 讨论

本次问卷调查表明,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内涵虽有不同认识,但在具有一定资历的中医药或与中医药相关业界专家之中,认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存在,并认为有可能达成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定义的共识者占全部被调查对象的80%以上,而坚定地认为“完全不可能”的仅有2%。这个构成比可以被视为国家管理部门在973范围内设置“中医原创思维模式”项目合理性的注脚。

对于达成共识的困难所在,首先被归结为中医业界内部流派较多,往往各持己见;其次则是来自外部的干扰。这样的认识比较符合现实情况,也可以被视为973相关项目立项的必要性体现。

除此之外,本次调查的价值还在于反映了被调查人群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和中医合格人才建设之间关系,对当前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宣教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肯定态度;对建国以后各个时期在临床、教育和科研不同领域“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应用情况变化的认识及变化发生主要原因的判断,同时对今后中医药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特色和作用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标注。

当然,“工作年限构成”统计表明,此次调查涉及到“从事相关工作年限”不足10年的专家比重占到20%,这个现象一方面可能说明目前各相关行业对学历的要求都比较高,故此符合本次调查对象要求的专家群体内高学历中青年的比重相应较大;另一方面,不能完全排除由于被调查的中青年专家比重较大,而在与实践经验相关有关问题的回答中产生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配比与样本总体配比之间存在较大区别的可能。但由于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的专家占到总体的56%,样本总体的统计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还是具有行业稳定整体的代表意义的。

可以说,这次调查既是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现代应用状况开展整体调研的一个前期铺垫,也有助于为我们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宣教工作坚定信心、开启思路。

R2-03的

:A

:1006-3250(2015)09-1091-04

2015-03-10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505401)

△通讯作者:陈其广(1949-),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E-mail:cheng_ office@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