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业,赵欣纪

(1. 河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郑州 450046; 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 450003)

方剂学教学涉及中基、中诊、中药、临床各家学说等多学科知识体系,其课程教学难度比较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既熟记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配伍,又能学习掌握方剂的组方规律和配伍技巧,是件很不容易的事[1]。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对“药对”与“对方”的比较分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方剂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 药对研究及其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作用

“药对”也称对药,是指临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形式[2]。药对是组成方剂的基本单位,是中药复方配伍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其用药形式包括狭义的药对(对药)和广义的药对(药群)。

1.1 狭义的药对——“对药”

狭义药对是指2味药的组合,在许多经方中以多种形式应用[3-5]。或相须为用,如大黄与芒硝(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附子与干姜(四逆汤、温脾汤)、石膏与知母(白虎汤、玉女煎、消风散、清瘟败毒饮);或相使为用,如栝楼与薤白(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黄连与木香(芍药汤、香连丸);或寒热互用,如石膏与麻黄(麻杏甘石汤)、黄连与半夏(半夏泻心汤);或散敛并投,如干姜与五味子(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枝与芍药(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或升降结合,如桔梗与枳壳(杏苏散)、麻黄与杏仁(三拗汤、华盖散);或补泻兼施,如人参与大黄(温脾汤)、黄芪与防己(防己黄芪汤)。药对往往成对出现,其形式固定,简单明晰。另外,败毒散中的“二胡”(柴胡、前胡)“二活”(羌活、独活),完带汤中的“二术”(白术、苍术),实脾散、厚朴温中汤中的“二姜”(生姜、干姜),百合固金汤中的“二地”(生地、熟地)都是药对的特殊形式。药对是历代医家针对某些病证临床实践的结晶,是遵循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最简明、最可靠的组方形式。从药对入手,便于认识和分析全方配伍,是学习和记忆方剂的关键和捷径。

1.2 广义的药对——“药群”

“药群”是指体现一定治法、针对某病或某证的药物集合,它是在“药对”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6]。方剂教学中许多“大方”其实多由不同药群组成,如防风通圣散由疏风解表药群(荆芥、防风、麻黄、薄荷、生姜)、清泄肺胃药群(石膏、黄芩、连翘、桔梗)、养血和血药群(当归、白芍、川芎)、泻热通便药群(大黄、芒硝)、清热利尿药群(栀子、滑石)和健脾益气药群(白术、甘草)组成。清瘟败毒饮包括清气分热药群(白虎汤去知母)、清血分热药群(犀角地黄汤)和清热解毒药群(黄连解毒汤去黄柏)3个基本药群或基础方剂。从药群入手来研究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使方剂结构更简洁清晰,记忆更简单直接,是组方结构“君臣佐使理论”的体现和完善,也对指导临证遣药组方、拆方研究和创制新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方剂学教学中重视药对、药群的解析

药对、药群是遵循药性特征、依据配伍理论形成的相对固定、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有机组合[7]。许多方剂都存在一对或几对药对或药群,其配伍是中医遣方用药的关键,且往往是中药复方的核心。或相须相使为用以增强疗效,或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或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或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5]。在方剂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药对、药群的配伍分析,可大大简化方理,明确方剂的组方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方的配伍意义,加深对中医理论的进一步认识,也有助于临床的选方用药,是教学方法中的关键环节,应重视和加强。

2 对方比较及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作用

“对方”是指或组成相似,或功效接近,或主治病证类同的有密切关联的2个方子[8]。包括传统经方中以大小命名的对方、主治功效相似的同类方和出处不同的同名方及组成形式上相近的对方。

2.1 传统以大小命名的经方

传统经方中以大小命名的经方很多,如大小青龙汤、大小承气汤、大小柴胡汤、大小建中汤、大小陷胸汤、大小半夏汤等。其中大青龙汤针对“外有寒,里有火”的外寒里热证,发汗解表,清热除烦,犹如行云治雨的大青龙飞腾于宇宙之间;小青龙汤针对“外有寒,里有水”的外寒里饮证,偏于解表散寒,温肺蠲饮,犹如治水驱邪的小青龙潜隐于波涛之内耳。另外,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重证,具有峻下热结之功效;小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轻证,具有轻下热结之功效;类似的还有治疗水热互结内陷胸膈的大陷胸汤,治疗痰热互结的小陷胸汤,大小两方所治病证病机多有相似,有轻重缓急的不同。“大”多提示该方所治的病证病势急、病情重,须紧急治疗。而“小”多提示该方所治病证相对病势缓、病情不重,可以从容治疗。有些“大”方所治的病证,是“小”方所治病证失治误治发展而来[9]。

2.2 主治功效相似的同类方

方剂学中还包含有许多功效类似的同类方。如银翘散和桑菊饮,两方都出自《温病条辨·上焦》,是由薄荷、连翘、芦根、桔梗、甘草组成,具有辛凉解表、疏散风热之功效。桑菊饮针对风温初起证,解表力小(质轻量轻)、宣肺效果好,适合于外感风热表证之轻证,为“辛凉轻剂”;银翘散针对温病初起证,解表力强(药多量重),长于清热解毒,适合于外感风热表证之重证,为“辛凉平剂”[10]。清胃散和玉女煎,两方都具有清胃热之效,主治胃火上攻的胃热牙痛。清胃散由黄连、生地、丹皮、当归、升麻组成,功专清胃,气血两清,适合于病程较短、龈肿脉实的实火之胃火牙痛;玉女煎由石膏、知母、熟地、麦冬、牛膝组成,具有清滋并举、清气补阴的特点,适合于病情反复发作、齿松脉细的虚实夹杂胃热阴虚牙痛。芍药汤和白头翁汤,都主治阳证痢疾,均用黄连,功专大肠,具有清热解毒燥湿之功。不同的是芍药汤适合于下痢赤白相兼、苔黄腻、脉滑数的湿热痢,治疗除清热燥湿,更偏于调和气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10];白头翁汤针对下痢赤多白少、纯下血水、舌红脉弦数的脓血痢,专于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其他诸如杏苏散和桑杏汤、真武汤和实脾散都是这样的同类方。教学中通过对比,突出各方之间的异同,有利于强化记忆,巩固所学内容,亦便于临床准确运用。

2.3 背景出处不同的同名方

历版《方剂学》教材中都包括一些背景出处不同的同名方。如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方出《温热经纬》,主要针对于暑热气阴两伤证,强调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多由西瓜翠衣、荷梗、知母、西洋参、石斛、麦冬等祛暑清热养阴药组成;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源于《脾胃论》,适应于暑湿气阴两伤证,多由苍术、白术,青皮、橘皮,黄柏等清暑祛湿药组成,具有清暑益气、健脾燥湿功效。李东垣方偏于温燥,王孟英方偏于凉润。另《小儿药证直诀》的人参败毒散和《摄生众妙方》的荆防败毒散,2首方均能主治气虚风寒湿表证,组成均有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人参败毒散中主用人参配茯苓、甘草,增强益气补益作用;荆防败毒散中加用荆芥、防风,其解表作用则大于人参败毒散,突出祛风散邪的作用[10]。同样是肾气丸,《金匮》肾气丸重在补肾气,而《济生》肾气丸在此基础上配伍车前子、川牛膝,故有温阳益阴、利水消肿之效,主治肾虚水肿证。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出处背景不同的同名方,通过比较分析概括总结各个方剂的特点,

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对其加深印象,提升理解层次。

2.4 组成形式上相近的对方

方剂中还包括组成形式上相近的对方,出自《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右归丸即如此。左归丸为六味地黄丸减去“三泻”(泽泻、丹皮、茯苓),加川牛膝、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等滋阴补肾之品而成,乃主治真阴不足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功效的“纯甘壮水”[11]之剂。右归丸系肾气丸减去“三泻”,加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当归诸补肾益精血之品,组成“纯甘补阳”[11]之剂,重在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另外,诸如破血逐瘀的抵当汤、抵当丸;消食导滞的枳术汤、枳术丸;清肠止血的槐花散、槐角丸等,组成形式上相似,只是剂型、用法不尽相同。

3 结语

方剂学融理、法、方、药于一体,是中医药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学习,使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配伍原理、组方特点等。其知识点繁多,结构体系复杂,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将知识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真正掌握方剂学的精髓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12]。好的方法如同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可以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剂学教学过程中,注重药对、药群的配伍解析,强调相似对方的对比分析,是学习掌握方剂的重要关键环节,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和主要“抓手”,也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遣药组方打好坚实的基础,应予以高度重视,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方剂学组方理论的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