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

何以“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之中:“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此处的“中国”取中央之国之意。而“中国”真正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名词,要一直到辛亥革...

长江万古流

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冰川融水开始,长江以万古奔流之势自西向东横贯中国大地。6600多米的高度落差,6300多公里的河流长度,11个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437條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1...

探秘良渚:追溯中华文明之源

刘斌 朱雪菲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从1936年施昕更先生发现良渚遗址至今,经过80多年几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如今我们对于良渚文化,已经有了较为全面而客观...

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卡日曲河谷发源,汇涓涓细流,集条条河水,成滚滚波涛,奔腾咆哮,气势磅礴,沿途跨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大地貌单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

读《史记·大宛列传》札记

摘 要:《史记》作为一部鸿大的史书,历代人们对它的评价都极高,它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里面有无数的精彩篇章,而《大宛列传》也是其中之一。通过对它的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武帝开通西域攻打大宛...

坚持党的三个自信

秦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十八大报告阐明了三者的相互联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

多维视角探源中华文明

文/胡志远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洞悉中国历史的文明符码

刘昌宇《新雅中国史八讲》是研读中国史不可多得的通识读本。全书由孙庆伟、侯旭东等八位学者,每人自设一个主题,主要截取中国重大历史时期和核心王朝这一横断面,分别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等不同维度,结合当下历史研究的最新进展,解析...

编辑出版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使命

牟国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编辑出版是文化生产的重要组成,担负着为人民精神生活提供丰富健康的营养品的重要任务。当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我国...

中华文明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向云驹众所周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和日益丰硕的发展成果和成就的呈现,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国际和国内都有一批著名的文化理论家、思想家开始思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崛起之际及之后,文化何在...

共同书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王学典多样性是亚洲文明的特点和优势,是亚洲文明的活力之源,也是世界文明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不同文明具有互学互鉴的内在要求,不应相互隔离、相互排斥。各种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存是亚洲文明长期延续、保持...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这个草木生长的美好季节,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聚一堂,共襄盛举。首先,我谨代...

探寻三晋大地上的中华文明之源

陈奕彤 李建斌 杨珏运城夏县辕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太原小店郑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吕梁兴县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运城稷山东渠夏时期遗址、运城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临汾霍州陈村金元时期瓷窑址,无论是在时间跨度上,还是在地域分布上,日前评出的2022...

文脉传承 彰显担当

隋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山西加大田野考证力度,加强考古成果转化利用,持续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考古课题,为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

让更多文化产品在“云”上走出去

严瑜从短视频里感受中国美食的烟火气,进入数字资源库“近距离”观摩敦煌石窟的绚丽多彩,通过直播尽览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如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再遥不可及。借助“互联网+”的翅膀,中华文化踏“云”而行,加速走向世界。最近,新西兰太...

数字文保孕育广阔前景

刘玉珠长期以来,科技与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聚合提升的关键要素。数字技术的永久性、复制性、即时性、高效性以及智能化、网络化,为文物保护管理、展示传播、深度研究等提供了先进工具,二者的结合蕴含了多种学科和专业的交叉。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孕...

格致书架

《从三星堆到金沙——中华文明的惊世发现》黄剑华著中华书局出版2021年9月出版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三星堆和金沙遗址都称得上是前所未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考古发现。中华书局新近出版的《从三星堆到金沙——中华文明的惊世发现...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杨暄只有融入时代,文化遗产才更能体现自身价值;只有融入生活,文化遗产才会焕发新的光彩。这个时代,文化遗产应有什么样的面孔?前不久,去浙江绍兴出差,看到了这样一道风景。青石板、老台门、八字桥、乌篷船……城市肌理化作街巷里弄,在人们的眼前徐徐展...

“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开展

王金海胡婧怡日前,“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集中展示红山文化出土精品文物。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1月16日,其間还将举办以“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及多场学术讲座。...

申遗成功是保护发展新起点

马苏薇最近,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随着木槌落定,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中國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

文明对话从未止步 科技交流源远流长

胡定坤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华文明敞开胸怀、搭建平台,各文明交流互鉴、共创命运共同体。回望历史,文明对话从未止步,科技交流更是浓墨重彩。“丝绸之路”既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又开辟了科技交流通道,葡萄、石榴、核桃等作物品種及...

新书推荐

《新工业时代》作者:秦朔中信出版社2019年10月观察经济世界,经常会思考一些“第一性问题”,即最根本的问题。比如:什么是金融?什么是实业?做好它们的关键是什么?在国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倡导实实在在...

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根源探索

薛江太摘要:中华文明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连续性,二是在人类文明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名列世界前茅。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能持久延续发展的古老文明。“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韧性发展...

以青年力量引领亚洲文明传承

廖宇靖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了,各国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在这其中,青年又会担当什么样的角色?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

浅论文化自信思想的文明根基

孙玉丽 韩冬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报告中提出了“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都是没有根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