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傻狍子

跑步这项运动,曾因枯燥简单、消费空间小,并未被商界人士太关注。后来,财富圈的大佬们开始跑步了,并盛赞这是一项“直达灵魂的苦修运动”,带动不少知名公司推广跑步文化,甚至演变出了赚钱、运动两不误的“商务跑”。

在互联网行业做风控的小丁,对北京商圈商务跑这件事儿颇有体会。据她观察,以前的商务社交大多是吃吃喝喝,现在都变成了约跑。“现在的职场,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持续投入战斗。饭局酒局都很乱,吃喝多了也不健康,跑圈就很干净,大家来了就是10公里,既健康也不耽误谈事。”

商务跑这件事儿尤其活跃在投资圈和互联网圈,大佬们喜欢晨跑,甚至把开会的场地约在公园,在10公里的慢跑下完成会议。

小丁公司的董事长就热爱跑步,于是许多小范围的会议都会在晨跑中完成。“这就要求你日常必须有跑步习惯,不然肯定跟不上。”

久经职场的小丁,深知约跑在商务谈判中意味着什幺。在她看来,跑步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平时聊合作,上门拜访或许只能推进5%。但是如果对方接受了你的跑步邀请,说明关系处理得差不多了,事情基本可以推进到40%。

刚来北京3年的Betty,就是通过跑步,得以经常在职场中抢占先机。她已经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俗称“奥森”)的老晨跑人了,每天早晨5点起床,驱车半个小时前往奥森,6点准时开跑,1个小时完成10公里,然后回家洗澡上班。在奥森,像她这样的狠人不在少数。

清晨的空气还是凉的,目光所及,跑团不下5个,整齐划一的热身动作,把人拉回了高中运动会现场。此时,刚刚6点半。

Betty习惯单枪匹马地跑,沿途也会偶遇不少熟脸,拍个肩,潜台词就是:我要超过你了。这是跑圈打招呼的方式。“每天10公里,坚持两三年,老板们会觉得,小姑娘真厉害,跑步都能坚持下来,马拉松不在话下,还有什幺事是做不成的。”

类似的事情,小丁也有同感。“居家办公的时候,我们都会跑步开会,早晨跑完了,和领导一起在路边吃份披萨,效率很高,这样的员工,老板都会喜欢。”

在奥森,7点前的晨跑自带一种团建的氛围,在这里的某个10公里终点站,通常聚集着一群做拉伸的跑者。他们大多是商务跑的中坚力量,就算不在同一个公司,也能聊上几句。

这里也流传着一些传说:园区里的XX跑步俱乐部是某位热爱跑步的大佬投资的,所以那个公司的员工都会来这里跑步。有一个年轻人想要找某老板聊事,在这里堵了好几个早晨,最终因为跟不上大佬的“配速”,不了了之。

如果说,在奥森是“战狼式”跑步,拥有明确的目标感,追求里程,讲究配速、肺活量和心率,竞赛感强,那幺,在朝阳公园就是氛围跑——在这里,跑步,只是人们展现优雅生活态度的一种方式。

我的朋友LEO最常跑的地方就是朝阳公园,这个可以媲美中央公园的首都最大的“绿色之肺”,周边被众多豪宅环绕,自带一种生活氛围。

这里的跑者,会在阳光、微风和绿植中跑完一个“小怪兽”或者其他什幺形状的路线,然后优哉游哉地去旁边的蓝港买上一杯咖啡,带去亮马河边浅浅地发一会儿呆。而在奥森,跑完步只能驱车10分钟,去连锁餐厅“眉州东坡”吃根大油条。

LEO每周会空出一天,专程从家里打车20分钟到朝阳公园跑步。“是比较花时间,但我觉得很值。在朝阳公园跑步会自带一种滤镜,看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讲真,这个时候,我会觉得更爱北京了。”

说起商务跑,LEO觉得在朝阳公园,商务跑的故事主角更多是文娱明星。他听说,曾经有位记者为了采访杨天真,专门在朝阳公园跑道蹲守。

当街上的男男女女为了抵挡体感40度的炎热北京,把自己包裹成“恐怖分子”时,跑圈里的中坚分子是不屑于防晒的。

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肯尼亚集训”——大概可以理解为,坦然接受高温天气,在大脑中幻想自己正处在一种黑人跑步特训氛围下,把跑步当成苦行。既省了去肯尼亚特训的钱,也能在暴晒下获得“甘纳许”肤色——一种类似丝滑可可的皮肤。

在很多跑者眼中,装备看重的是功能性而非颜值。LEO最常穿的跑步服,就是一件看不出Logo的某潮牌跨栏背心,低调中透露着“很厉害”。“跑圈照片上秀的不是衣服,而是小麦色的健康肤色、超低体脂带来的筋肉感以及腿部拉丝般的肌肉线条。”LEO补充道。

对很多跑者来说,跑步也可以化解一些“社会性审美”带来的焦虑。当互联网上还在流行“筷子腿”的时候,跑圈的美女们更爱自己健美的小腿。“跑步之后,身体变得很紧实,尤其腿部的肌肉线条。很多女生可能不喜欢这种粗壮的感觉,但是像我们跑圈的小姑娘,都会特别欣赏这种健康美。”小丁补充道。

跑步确实是适合在城市里践行的,理性、健康、成本低的运动。是不是在追求“中产生活”我不知道,至少一个北漂变得更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爱上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