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江

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方江

研究学校文化可以丰富学校管理理论,提高管理者理论意识和水平;可以促进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由经验型、行政型向科学型转变,充分发挥非理性、情感因素的作用,强调管理方式的伦理化、柔性化、艺术化转变为文化型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学校效能。

文化内涵发展

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含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等)。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实质是重视全体的人,依靠全体师生员工,使学校与师生员工在精神意识上高度认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研究学校文化可以丰富学校管理理论,提高管理者理论意识和水平;可以促进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由经验型、行政型向科学型转变,充分发挥非理性、情感因素的作用,强调管理方式的伦理化、柔性化、艺术化转变为文化型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学校效能。

学校文化的表现形式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文化包括学校实物(建筑、设备等硬环境)、学校行为(办学行为,校长、中层干部及教师行为)、学校语言(书面和口头)。隐性文化包括学校的价值观念、学校的行为规范、学校与环境的关系、学校对人性的体现及学校精神的创立。隐性文化起着最根本的决定作用。

多年来,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在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注重物质文化,奠定学校内涵发展基础

1.建筑物名称文化。

“仁”是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把它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基于此,我校的办公楼取名为“致仁楼”,希望我校的全体师生做一个心中有仁爱,做事讲仁义的仁人志士。自古俭与德共存,俭,约也,就是节约不浪费,故我校的食堂取名“致俭楼”,希望广大师生要爱惜粮食,克勤克俭,以俭为美,以俭养性。我校的学生宿舍取名“致馨楼”,唐朝诗人刘禹锡所著《陋室铭》中有一名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思是我所处的是一间简陋狭小的房屋,但我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样可以四处传播,以此激励学生虽处陋室,不忘立德。陋室虽陋,若是君子所住,也觉陋室环境之雅,同样可以陶冶情操。健有强壮之意,希望师生勇于锻炼,拥有健美的身体,健全的人格,稳健的性格,我校体育中心取名“致健楼”。另外,我校会议中心取名“致尚楼”,三幢教学楼分别以“真、善、美”命名,以及其他楼宇的名字都与“德”密切相关。让学生从建筑物的名称上就能感觉到文化的氛围。

2.楼道文化。

每一幢楼的楼道是宣传学校文化的窗口。为此,我校精心打造学校楼道文化,不同功能、不同楼层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其中“致真、致善、致美”三幢教学楼楼道文化气息最为浓厚。

我校三幢教学楼楼道文化的设计理念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结合。一层楼道两侧一部分选取广为流传的孔子、荀子、老子的名言,并辅以一定的注释,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等。还选取了我国国画中的一些精品,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伯虎的《山路松声》,徐悲鸿的《奔马图》等。另一部分采用现代语言从不同方面为学生提出不同层面的要求,如“谦”“诚”“礼”“孝”“智”“学”“书”“行”等共16块宣传牌。同时,还选取了一些西方油画作品,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勒的《拾穗》,列维坦的《金色的秋天》等。两部分作品间隔出现、错落有致,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互相映衬、彼此呼应,避免学生审美疲劳。

3.其他物质文化。

我校在精心打造建筑物名称文化、楼道文化的同时,还积极建设功能教室的室内文化、班级文化、车棚文化、食堂文化、寝室文化、草坪文化等。

让每个面墙壁都说话,每个角落都育人。物质文化的建设使学校各部分“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打造制度文化,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保障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引领人、培育人。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是搞好学校文化建设、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保证。近年来,学校不断调整和完善校内逐级聘任制、班主任竞聘上岗制、绩效工资制(师德、荣誉、教科研、学历、管理、教学常规、工作量、工作质)、职称晋级考核制、教学效果集体会诊制等各项制度,各项制度的制定和调整,学校一直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并通过教代会表决通过。用制度严格约束、引导、修正教师行为,最终变规章制度为职业自觉。

三、建构课程文化,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学校要确立切实可行的课程目标,对承载学生发展的课程进行多元建构,并设计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从而使学校的课程成为育人的真正载体。学校只有从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体系的构建、强势学科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全新理解并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建设,一定要适合学生。适合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需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是课程建设的最高追求。课程建设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对课堂的研究,对课程的开发。其核心在于建立一个载体,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体验与实践的平台。近年来,我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多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

1.国家课程校本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就给学校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留下了可能性。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就是将统一的课程转化成学校特色课程的过程。

从2009年开始,我校根据校情,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建立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建构了“三段七步”为主要结构的“活力-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

“活力-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改变传统的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质疑,营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2.校本课程多元化。

为了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素养、艺术素养、实践素养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校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多元化,全方位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课程。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即行政推动。一是根据我校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公布校行政会讨论通过的综合实践课程科目,推出开设科目菜单供学生咨询和选择。二是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计划性。开学初各教研组认真制订活动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上课、考核,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程的育人功能。三是选择有特长、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定期组织他们学习课程理论,掌握综合实践课程的管理原则和实施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四是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评价机制。第二阶段即全员参与。一是抓紧抓实校本培训,利用教师讲坛的平台,向广大教师介绍综合实践课程的概念、内容,特别是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影响。更新教师理念,帮助教师彻底摒弃过去那种“死教书、教死书”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树立新的质量观、人才观。二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开设和管理。每学期开学初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有奖征集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方案,收到了很多有价值的课程实施方案,发现了教师的潜能。

综合上述,学校内涵发展,核心是要塑造学校的灵魂,就是要建设具有独特魅力的学校文化,和谐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面对高度开放的、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社会,学校内涵将成为学校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营造既有丰厚文化底蕴,又有现代青春气息的活力校园氛围,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作者为江苏省仪征市第四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