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进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中,教师更多的是先教单课,而后再利用单元复习等,来对前面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提升,走的是“先分后总”的归纳之路,行的是“先树木,后森林”的逻辑程序。这种教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难以把多个“单体”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零碎的“原子”,呈碎片化状态,很不利于识记、理解、运用,也难以让学生较好地“带得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个体积极主动的自主建构过程,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非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结构性知识(结构性知识是乔纳森划分的学习类型之一,指习得概念或命题的多样性而又相互关联的网络)。而处于某种联系中的知识往往能让学习者实现一种“情境记忆”,它实际上处于一种框架式的或者联系式的记忆之中,记住一点就能带出许多,这样的学习就是真正的“活”的学习。

二、在结构中教与学

“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决定效率”“结构一变,活水自然来”。对数学教材进行“再建构”,它所引发的教学功能是不可小觑的。管理学大师熊彼特将“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称为“建立新的生产函数”,还视之为创新的根本。“单元再建构”就是相关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在“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上发力,在“单元再建构”上做文章。

例如,学习“等腰三角形”(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时,按常规教学,是将等腰三角形的内容分四课时进行(依次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的运用、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最后复习(综合应用)。这是先让学生学习“部分”,而后到“整体”的方法。这是根据北师大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逐步将学生的推理能力由合情推理上升为演绎推理。

尤其是“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先证明“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然后再研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显然,这样的做法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首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AS”和性质放在此处,明显将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体系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掌握全等三角形;其次,在研究等腰三角形时,花一定的时间具体研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必然会冲淡主题(等腰三角形);第三,就知识而言,学生在小学就已知道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在七年级时,已经通过折纸的方式,知道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第四,就能力而言,学生已初步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并且具有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证明了平行线中的相关结论),而“等腰三角形”这一节的证明都是基本要求,难度不大。

2017年12月25日,在兰州市实验区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工作推进会中,笔者执教了“等腰三角形”一课。考虑到“等腰三角形的知识结构”,即“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定义、表示、性质和判定),笔者采用了反常规的教学方法,首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即形成“整体”知识,后续再让学生站在知识“整体”的高度,自主而深入地研究知识整体的各个“局部”,根据以下教学目标重新组织了教学内容,取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教学目标:(1)在利用实验操作获得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推理论证能力;(2)经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证明与探索过程,丰富学习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显然,教学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的证明和数学化(用符号表示);教学难点是将实验操作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理性概括。

具体教学过程(简略)是这样的:

环节一 起始阶段

师:(1)认识这两个几何图形吧?它们有什么区别?(2)什么样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如何用符号表示?

追问:你知道“有两边相等”是什么意思吗?“有两边相等”与“只有两边相等”有何不同?

意图:采用全班学习的形式,通过与一般三角形对比,不仅揭示等腰(边)三角形的图形特征,而且渗透三角形的分类,明确研究的对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为进一步研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打好伏笔。

环节二 探究阶段

师:等腰三角形作为三角形,具有一般三角形的一切性质。具有哪些性质?因为等腰三角形的边有特殊的数量关系(相等),那么大家已经知道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殊的性质了吧?

追问:大家是怎么知道等腰三角形的这些特殊性质的?

生1(展示并讲解):将等腰三角形纸片对折后,折痕两侧部分完全重合,两个底角也完全重合,说明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且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顶角、底边在折痕两侧部分也完全重合,说明折痕既是顶角平分线,又是底边上的中线;而折痕与底边组成的两个角也完全重合,就是相等,又因为它们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都是直角,那么折痕也是底边上的高,所以三线合一。

师:折纸是实验操作。通过折纸,我们发现了这些命题。那么这些命题到底成立不成立呢?是不是所有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都相等?你是如何判断将等腰三角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实验操作得到的结果是不是一定成立呢?

生(全体):不一定成立。要证明!

师:实验操作得到的命题不一定成立,我们必须通过推理的方法,从“两腰相等”这个条件出发,有理有据推出这些结论。

意图:通过个人学习(回顾“知道了什么”,提取头脑中的知识链,即回顾由实验得到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班学习(交流“怎么知道的”,即交流、概括实验与推理的关系),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高度集中,明确研究的具体内容,提高学生自主获取、自主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热情和能力。

环节三 推理论证阶段

师:如何证明“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图形,说出“已知”和“求证”分别是什么?(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生2:作顶角平分线AD,则可证明△ABD≌△ACD(SAS),说明将等腰三角形纸片沿顶角平分线AD对折后,折痕两侧部分完全重合,所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同时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BD=CD,∠ADB=∠ADC,又∠ADB+∠ADC=180°,所以∠ADB=∠ADC=90°,从而AD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

生3:我们在折纸时发现那折痕就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

师:折纸(实验操作)不仅让我们发现了命题,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证明思路。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以上的结论?

生4:作底边上的高AD,则可证明△ABD≌△ACD(HL)……

生5:作底边上的中线AD,则可证明△ABD≌△ACD(SSS)……

说明:构造全等三角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了等腰三角形的这些性质。这为我们以后证明边和角相等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意图:采用先个人学习,再小组学习,最后全班学习的形式,学生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自由地发表见解,交流讨论,拓展探究,按照“如何证明轴对称性质→须证被某直线分成的两三角形全等→怎样构造这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推理过程”的思路进行推理论证,获得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自觉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让学生明确实验操作只是发现了命题(或提供了证明的思路),但命题是否正确必须要根据条件有理有据地推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环节四 归纳总结阶段

师: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生6:△ABC中,∵AB=AC,∴∠C=∠B。

师:就是将上面的“已知”与“求证”分别改为“∵”和“∴”,以后可直接使用,不必再构造全等三角形并且证明三角形全等了。通过以上的证明,我们发现命题“三线合一”包含了哪几个命题?也就是说,AD具备哪些性质就必定具有其他性质?请大家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生7:△ABC中,∵AB=AC,AD平分∠BAC,∴AD⊥BC于D,BD=DC。这表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生8:△ABC中,∵AB=AC,AD⊥BC于D,∴BD=DC,AD平分∠BAC。这表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顶角平分线。

生9:△ABC中,∵AB=AC,BD=DC,∴AD⊥BC于D,AD平分∠BAC。这表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既是底边上的高,又是顶角平分线。

意图:通过全班交流(适时小组学习),归纳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研究性质定理的题设和结论以及符号表达,即将性质数学化),尤其将“三线合一”性质细化为三个命题,进一步深化对性质的理解,为正确运用性质奠定基础。

环节五 完善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认识阶段

师: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呢?

生10:和等腰三角形一样,等边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两底角也相等,也就有“三线合一”性。

生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都是等于60°。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 12:∵AB=AC,∴∠C=∠B;∵AC=CB,∴∠A=∠B,∴∠A=∠B=∠C,又∵∠A+∠B+∠C=180°,∴∠A=∠B=∠C=60°。

师:大家能具体说下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全班交流)

生13:等边三角形的任一边上的高、中线和该角平分线相互重合。

生14:等边三角形的任一角的平分线和该角对边上的高、中线相互重合。

师:“等边对等角”是指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由边相等可以转化为角相等,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15:我想到了“等角对等边”。

师:你是逆向思考。“等角对等边”具体是什么意思?如何证明?

(众生静思)

师:要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只能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这就是说:已知∠B=∠C,证明△ABC的两边相等(即AB=AC)。如何证明AB=AC呢?

生16:构造全等三角形,如图,作辅助线AD。

师:要证明△ABD≌△ACD,已经具备什么条件,还要增加什么条件?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生17:要证明△ABD≌△ACD,已经具备一边AD和一角∠C=∠B,若增加条件:AD平分∠BAC,根据“AAS”可证,从而得AB=AC。

生18:若AD是BC边上的高,根据“AAS”可证,从而得AB=AC。

生19:若AD是BC边上的中线,却不能证明△ABD≌△ACD,因为这是“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师:“SSA”不能判断三角形全等,在这里是可以证明△ABD≌△ACD的,但需要证明三次三角形全等,留给大家课后思考。通过猜想、证明,我们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请大家用符号语言表示。(生答:△ABC中,∵∠C=∠B,∴AB=AC)

师:刚才我们由“等边对等角”逆向思考,想到了“等角对等边”,说明了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相等的角可以相互转化。由“等边对等角”,你还能想到什么呢?

生20:我想到“大边对大角”。

……

师:是否正确?若正确,如何证明?留给大家课后思考。

意图:采用个人学习、全班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到等边三角形的定义,说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完善了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认识。通过“由等边对等角,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仅得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等角”,拓展了知识结构,而且思维跳跃到延学内容“大边=大角”。

环节六 反思总结阶段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思考:(1)我们是如何研究等腰三角形的?(2)在研究的过程中,体会到哪些重要的学习经验或学习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1)通过实验操作只是得到命题或提供命题的证明思路。为此,用推理的方法,由条件有理有据地推出结论;(2)一般研究几何图形的内容为定义、表示法、性质和判定;(3)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等角对等边”就是将同一个三角形中边的相等关系与角的相等关系相互转化。

环节七 课外作业

1.阅读教材,完成教材随堂练习。

2.在△ABC中,AB>AC,求证:∠C>∠B。

3.在△ABC中,∠B=∠C,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AB=AC。

附:板书设计。

三、对“单元再建构”的几点思考与说明

1.“学材”,简单地说就是学习材料,或者说是学习资源。

这些“学材”都是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静态的、可视的学习材料。实际上“学材”还包含在某段时间内会发生变化的、动态的、隐蔽的学习材料。如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的教学情感、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态度、师生关系等。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那些会发生变化的、动态的、隐蔽的学习材料(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经验),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实现结构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2.“单元再建构”是“学材再建构”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根据数学知识发生的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学生学习的基础与可达到的高度以及思维发展能力,将学材分为单元或知识模块,分课时实施,以从整体上达成教学要求,优化思维品质,习得学习方法,陶冶生命情操。

这样的“单元再建构”(将研究几何图形的内容“定义、表示法、性质和判定”作为一个单元)的本质就是将相关知识点纳入一个结构或框架中,使习得的知识结构化、能力结构化。(结构性能力是指一种个体或组织的综合能力、整合能力,并且是结构性的、体系性的综合能力)当然,每个单元是更大结构中的点或小截面。显然,单元再建构不只是教师的行为,学生更应成为单元再建构的主体。这样,才能直抵数学核心素养。(整体建构知识之间的关系,发展数学学力)

3.学材、学生决定学法,学材、学法影响生成。

把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性质和判定”作为一个单元(结构)进行教学(“单元再建构”),是因为学生已经知晓这些知识内容。只不过如何实现从实验走向推理论证,同时通过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推理论证的能力(学生已经具备演绎推理的基本能力),这是“建构”的目的。显然,通过“单元再建构”,保证了教学或课程资源的丰富;同时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反应,有机、灵活、交替地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形式(可以直接进行全班学习交流,也可以个人学习后直接进行全班学习交流)来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根据学习内容,灵活而交替地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形式,保证了教学形式的活泼、教学结构的灵活、教学氛围的民主和活跃;同时保证了“生成是学生自己的事”。考虑到“等边=等角”是反映同一个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相等的转化关系的,在客观世界中“相等”与“不相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有时“相等”与“不等”之间既对立又可以相互转化,再加上“等边=等角”是证明“大边=大角”的理论依据,安排延学“大边=大角”,既作为“等边对等角”的应用,又是对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同时完善了等腰三角形的知识结构。为此,通过“由等边对等角,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仅得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等角”,拓展了知识结构,而且思维跳跃到延学内容“大边=大角”。这样重在生成知识,生成技能,生成思想方法,生成智慧,生成情感,生成学力,它们最终都指向于“学力有提升”。

“单元再建构”就是把割裂的、碎片化的知识有效地连接起来,把问题解决的关键或问题的实质揭示出来,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道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生成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有方法和能力,更有情感和素养。“单元再建构”就是“在结构之中教知识”,或者说“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实现结构化”,这显然是数学教学涵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向和主要途径。这就像是一串串的葡萄,因为有葡萄藤在起串联作用,拎起来就不是一颗一颗的葡萄,而是一串串的、可以轻松“带得走”的葡萄。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初中专项重点资助课题“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研究”(课题编号:E-a/2016/06)研究成果之一。

[1]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

[2]李庾南,陈育彬.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30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3]施俊进,徐小建.例谈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实施策略和原则[J].数学教学通讯(中旬),2017(4):5-8.

[4]施俊进.“学程单”:优化“学”的智慧追求[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7(2):51-53.

[5]施俊进.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研究初探[J].学校管理,2016(6):38-39.

[6]施俊进.“单元再建构”:章节起始课教学的实施智慧——《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实践与反思[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11):36-41.

[7]施俊进.注重知识本质 追求适合的教学深度——“相交线(一)”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国数学教育,2015(7-8):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