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珠穆朗玛峰,

潜入斐查滋海渊,

世界如此广阔。

回到中国大地之上,

我们向着中国陆地最低点进发,

于此处感受大地的脉搏。

热腾腾的“火炉”

吐鲁番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东西长约250千米,南北长约75千米,盆地边缘被群山环抱。在维吾尔语中,吐鲁番意为低地,这里是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素有火州之称。

高热与这里的地形地貌有关。吐鲁番盆地地势低洼,有聚热作用,又因地形封闭,所以盆地热量难以向四周散发。另外,吐鲁番盆地地处西风带(大约位于南、北纬 35 ~ 65 度的中纬度地区,为对流层自西向东环绕地球运行的气流),与周围山脉的相对高差可达几千米,气流越过高山后,焚风效应(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不断下沉,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极其显着,更是推动盆地气温不断攀升。

盛产葡萄的吐鲁番市坐落在吐鲁番盆地南部腹地,该市亚尔乡境内有公认的中国内陆海拔零点(海拔高度为0米),零点向南30余千米,就藏着中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

盆地怀中的“月亮”

艾丁湖,在维吾尔语中意为月光湖,海拔高程-154.31米(2008年国家公布测绘数据),为中国海拔最低的干旱内陆湿地湖泊。它整体呈狭长的纺锤形,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跨度约8千米,可形成湖水的面积约200平方千米。

它形成于2.49亿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曾是一个面积庞大的淡水湖。几百万年间,由于气候变化、地质结构改变、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原因,艾丁湖的面积不断缩小,如今,艾丁湖区域是中国唯一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天气酷热干燥的暖温带大陆性极端干旱气候区,这里的极端高温可达48~50.2摄氏度,地表温度甚至能超过80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5.4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600.5毫米,为降水量的近170倍。

吐鲁番盆地“火云谷”壮丽的丹霞地貌

艾丁湖干旱龟裂的地表,其上覆盖着盐层

事实上,现在的艾丁湖由湖积平原、盐沼泽和水域3部分组成,水面时大时小,通常只余几十平方千米,年均积水期只有12月至次年2月共3个月。之所以称它为月光湖,也是因为高温使湖水水分迅速蒸发,银白色的盐类物质日积月累,满目都是坚硬的地表盐壳,看上去就像一轮明月。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的数据显示,艾丁湖已经成为中国矿化度(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最高的湖泊之一,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化工原料基地。

拯救“水中月”

艾丁湖的水补给来源于吐鲁番盆地北部博格达峰南麓的冰川融水和降水,它的上游河流很多,但仅有两条河流进入艾丁湖,其他河流出山口后的地表径流多消失在戈壁之中,注入地下水或溢出为泉水。

艾丁湖水面大小及贮存水量,主要受上游河道来水量丰枯程度和经济社会用水量多少的影响,近60年来,该区域的气候愈发干旱,人口大量增加,农田灌区扩大,地表水与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湖水面大小出现3次变化波折,呈减小、增加、再减小的趋势。

艾丁湖水的面积缩小甚至干涸,必然引起土壤盐碱化和沙化程度加剧,周边生物多样性减少,还会间接引起区域周边的冰川退缩。人类生存用水不可以吃干榨尽,把一部分水留给艾丁湖,留住这片湿地,才能调节生态气候、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家园,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中国将艾丁湖纳入国家级湿地保护建设之中,进行“退地减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增加生态补水等方面的工作。2016年后,艾丁湖水域面积贮水湿地生态环境总体向好,湖区水域面积恢复,骆驼刺、芦苇、柽(chēng)柳等荒漠湿地植被长势良好,引来野鸭、天鹅、白鹭、大雁、鸳鸯等鸟类在此生活。

于高温、盐碱中穿行

为保护艾丁湖生态环境,我们课题组曾多次深入相关区域开展技术采样工作。我还记得2020年5月16日那天,早上8点,我们一行3人驱车约2小时到达艾丁湖目标观测点,在5月份,新疆其他地区的最高气温通常不超过25摄氏度,而这里的环境小气候可达38摄氏度。从早10时至午14时,我们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安装相关监测仪器,每人几乎喝了8瓶水,汗流浃背,衣裳都湿透了。汽车内的温度更是高得烫手,就是一个字——热!

为了实时监测艾丁湖区域地下水埋深的变化情况,我们课题组在艾丁湖入口处事先选定了7号和8号两眼井,并于2021年5月初在此安装、调试监测设备。这些仪器每30分钟就可以发送一次数据,工作状态十分稳定,进入12月下旬,它们的数据突然中断了,而距艾丁湖区域西北约70千米外同期安装的监测设备却运行良好。

我们排除了设备损坏的可能后,更是百思不得其解。为此,2021年12月24日下午,我们3人再次驱车前往艾丁湖观测点。到达目的地后,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只能在车灯的照明下工作。

经过一番检查,我们找到了原因。原来,进入冬季后,艾丁湖的海拔过低,且气温下降到零下10摄氏度,传感器信号微弱,消耗功率过大,这种情况我们从未遇到过。我不禁感叹,艾丁湖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让这些仪器设备都“水土不服”了。

作者正在艾丁湖观测点安装生态测墒仪,可用来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信息(供图/周和平)

作者及其同事正在车灯的照射下检查、维修监测设备(供图/周和平)

在蒸腾的热气中,在大地的“心跳”里,我们穿过一丛丛柽柳,一望无际的盐泽正银光闪烁。脚下是百万年沧桑的地质变迁,眼前却跳跃着属于未来的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 / 牛一名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