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棠?周洪梅

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跨学科项目式研学主要关注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不论是新课标要求还是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讲,跨学科项目式研学都具有必要性。

一、主题的选定

跨学科项目式研学的主题应立足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符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寻找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要从本土资源出发,创设地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展地理实践性研究。乡村振兴案例是地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来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河源佗城,非常适合入手设计研学方案。

通过佗城古城研学,学生能够将地理、物理、历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融合运用,有利于实现新课标跨学科学习的要求;在研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探索乡村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选择佗城这一案例,立足自己家乡的乡土资源,挖掘古城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研学的设计

跨学科项目式研学由地理老师作为主导牵头人,与物理、历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老师一起组成指导教师团队。以“历史文化古城佗城的开发与保护”为主题,将真实问题转化成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此次研学活动共有18名学生参与,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划分为4个研究小组,各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同步开展研学活动,最终形成研学汇报PPT、手绘地图和调查报告等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

此次研学主要是利用学校电脑室和佗城古城景区等场所,构建校内和校外结合、自然和社会融合的大课堂,让学生深入乡村,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

三、组织实施

(一)确定研学任务群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间长、内容多、困难大,需要将核心问题分解成问题链,并围绕问题链设置任务群,通过任务群来驱动实施。围绕“历史文化古城佗城的开发与保护”这个核心问题,笔者将其分解成“佗城为什幺成为佗王赵佗的‘兴王之地?”“哪些历史遗迹和现象能反映出佗城的历史演变?”“佗城古建筑开发和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佗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是什幺?及其在开发过程当中会面临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六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并设置对应任务群,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步步推进、逐层深化。

(二)推进与实施

任务一:考察古城的人文地理

学生活动:①实地走访百岁街,在地图上标出祠堂名称,通过访谈村民探寻不同姓氏的祖先的来历,了解佗城人口迁移的历史知识。②实地考察和绘制佗城地形图,了解秦朝时期佗城的方位、交通、河流、地形等要素,并试着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佗城为什幺成为佗王赵佗的“兴王之地”。

任务二:追寻古城的历史足迹

学生活动:①提前查询佗城的历史沿革,在实地考察中找到相应时期的历史遗迹,拍照并绘制佗城历史时间线,从而了解佗城的聚落发展和政治职能变迁。②寻找佗城古城墙遗址,绘制不同时期古城墙的变化图,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和赵佗文化驿站,了解清朝时期古城墙范围变小的原因,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分析龙川将县治从佗城迁往老隆的原因。

任务三:探究古城的保护措施

学生活动:①通过查询资料和走访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了解佗城古城古建筑保护的主要措施。主要查找古城规划、保护资金的来源、管理机构、参与保护的主体等相关资料。②通过研学体验,了解学宫的历史变迁和基本概况。③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学宫的建筑构成及材料。试着从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学宫屋顶的几何形状等方面分析其千百年不倒的原因。

任务四:思考古城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学生活动:①绘制佗城历史文化景观示意图并将这些资源按照历史文化分类,分析佗城旅游资源的优势。②查阅经过佗城的高速线和高铁站,从地理位置和客源市场角度分析佗城旅游开发的优越性。③设计调研问题,访谈相关人员古城在开发与保护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政府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④根据走访结果,查询乡村振兴背景下古城发展的相关文献,针对佗城开发与保护面临的困难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⑤梳理佗城具体的旅游资源,结合历史发展撰写宣传推文。

四、研学的成果和评价

本次研学要求各小组在结束时展示相应的学习成果,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数据分析、佗城古城墙历史遗迹变化手绘图、佗城景观手绘图、佗城旅游介绍推文,汇报PPT等,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本次研学中,学生的展示成果将地理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与多学科相结合,体现了地理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在研学过程中,学生以佗王赵佗“兴王之地”为例,探究了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查询大量的文献资料,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并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充分认识到了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广东河源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