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桐 ,周怡*

1.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北京 100083

前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艺术早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设计则是将艺术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实现人们生活的艺术化,提升生活品味。而对于中国艺术的“巧”与“拙”的理解和把控对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

中国流传至今的许多传统服饰的造型、颜色和寓意都展示了中国人的审美,大部分传统服饰的工艺都极具特色,而且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和美好寓意的表达。近几年出现的许多当代首饰和服装品牌通过继承传统工艺图案等形式,设计出了许多优秀的服饰作品,但仍然有很多人没有关注到此类作品,因此,应尝试在设计中融入现代流行元素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当代中国首饰和服装设计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继承与发展,而且探索两者的融合形式,这为设计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巧”与“拙”在能力和态度上为融合设计的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灵活运用,都让首饰和服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1 中国艺术的“巧”与“拙”与其在首饰及服装创 新设计中的体现

1.1 中国艺术的“巧”与“拙”解读

“巧”与“拙”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艺术上的“巧”与“拙”是艺术家技术与境界的不同表现形态,也是相互贯通的一对范畴[1]。中国艺术中的“巧”往往是指作品的巧思、精妙之处,而“拙”则是指作品中质朴、保持本真的态度。当然,“巧”与“拙”的含义并非止步于此。设计中,守拙终成巧,这里的“巧”是指设计作品含义的新解读、表现手法的新形式以及材质工艺的新挖掘,“拙”指的是设计功底的沉淀以及扎根于艺术本源的初心。因此,设计师在做设计时,要保持初心,以诚恳的态度去学习、去创造,这样才会不断提升能力,创作出具有巧思的作品。

对于中国设计而言,设计师应具备足够的设计信心与全新的创新观念,要进一步学习更多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并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进而将不同的设计灵感加以整合,构建起相对切实可行又能体现出创意性的设计体系[2]。将“巧”与“拙”融入到传承创新设计中,更有利于设计师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充实作品的文化底蕴,积累丰富的灵感元素,让设计师从多元的视角去审视传统艺术中的各种元素,从而探求传统与现代在工艺、材料、审美及表达等方面的平衡与协调,从灵感的选择到最终作品的表达更具连贯性,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1.2 首饰创新设计中的“巧”与“拙”

将中国艺术中的“巧”与“拙”运用到首饰设计中,有利于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精华以首饰语言展示给大众,使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发展,从而使得传统美以年轻的面貌重新流行。从“巧”与“拙”发散出来的思维方法,可以带给首饰创新更多的可能性,更加广泛地去激发设计灵感,尝试将首饰与其他元素相结合,从而实现首饰的跨领域、全方位的创新。

设计是“巧”与“拙”的平衡与融合。Soft mountains(软山)作为国内第一个登上全球时尚杂志《Vogue》的设计师品牌,其设计作品根植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设计师独有的设计语言赋予传统首饰工艺新活力。软山第一季的产品瀑布耳环(图1)选取彝族文化中寓意吉祥的珠子为设计元素,以极简主义风格重新展示民族技艺,将精湛的工艺与时尚化的造型相结合,体现了“巧”对于设计表现手法的新形式,并给予首饰民族美学的表达,引起佩戴者的情感共鸣。软山的品牌理念不仅重视表达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的感触,而且注重以首饰作为载体对彝族文化进行传承,在民族首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让濒临消失的传统手工艺用新的语言与世人对话,追求创新的同时秉持对传统民族文化与技艺的尊敬与守护,坚持“拙”的踏实态度。

图1 瀑布耳环,龙红紫娓作品[3]Fig.1 Waterfall Earrings, Long Hongziwei's work

基于上文的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首饰设计中的“拙”在于稳扎稳打的工艺基础和日积月累的实践,并在探究文化内涵的过程中亲身学习,将传统文化理解透彻,方能在“拙”的基础上追求“巧”;在艺术表达上要注重“巧”,灵活运用设计元素,巧妙地将灵感内涵表达出来,将“新”与“旧”融合,创造有灵魂的作品。

1.3 服装创新设计中的“巧”与“拙”

服装设计在“巧”与“拙”的运用上与首饰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虽然两者在作品的呈现形式以及工艺材料等方面有着许多差异,但在设计思维的展开以及文化的融合发展上都体现出相似的延伸方向。

以2020年“天才妈妈×东乡绣娘”公益品牌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发布会为例,整场发布会以“花好月圆”为主题,运用三大系列演绎人生中关乎爱与美好的三个重要阶段—追寻、相恋、成婚,设计师将东乡绣娘以平绣、彩绣、剁花等民族工艺制作的传统绣片与现代电脑车花、针织提花、丝绸印花相结合,呈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为民族手工艺赋予全新的表达[4]。设计师在深入挖掘东乡族服装文化的基础上,秉承着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延续的拙朴心态,以现代的服装造型款式和科技化的工艺将民族美学与时尚巧妙地融合。该公益计划本身也是“巧”与“拙”在当下文化传承方式上的体现,将各类资源整合创新并与时尚和科技相连接寻求新发展。

2 服装元素在首饰设计应用中的“巧”与“拙”

在设计创作时,纺织品多出现在服装作品中,但现在也有许多首饰设计师,在熟练掌握首饰设计和制作的基础上,不拘泥于传统的首饰制作材料和工艺,创新性地使用纺织材料来进行设计。

在运用服装材料制作首饰的设计师中,日本设计师Mariko Kusumoto专注于纤维、树脂等材料的使用,通过独特的设计解构,营造出梦幻轻盈如同二次元的美妙世界。Mariko Kusumoto的“拙”在于其对纺织类材料形态的把控以及首饰构成形式的透彻研究,而“巧”体现在其对于首饰、纺织品以及梦幻的全新解读和呈现方式的新视角。她的作品堪称艺术,且作品无论如何变换都没有离开首饰的本质。这些可穿戴的艺术首饰将时尚与雕塑相融合,巧妙的色彩搭配以及对纺织品的独特运用让她的作品既有珠宝首饰的精致优雅,又有纺织纤维的灵动梦幻。如图2的项链,Mariko Kusumoto选用了海洋生物元素进行设计,淡雅的配色和轻薄纱质材料排列组合成项链的形式,生动的形态让每一个元素都活了起来。因为纺织品本身质量轻,所以使得整件作品更像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真实生物。

图2 项链,Mariko Kusumoto作品[5]Fig.2 Necklace, Mariko Kusumoto's work

纺织品的使用,为首饰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来源和变化方式,让“巧”与“拙”更精妙地融入到设计中,并模糊了服装与首饰的界限,使得二者能够更好地融合发展。在运用服装元素设计首饰的时候,设计师可以不局限于服装材料,服装的制作工艺、款式等元素都可以作为首饰设计的灵感来源。不同材料的融合能让首饰的质感和视觉层次更为丰富,宝石、金属与纺织品特色的综合可以带给佩戴者更多的惊喜与感动,柔软与坚硬材质的对比能使首饰设计富有趣味性,将服装与首饰设计相结合可以挖掘出各自元素的潜力。

3 首饰元素与服装设计结合中的“巧”与“拙”

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不仅可以将服装的局部设计点与首饰的佩戴方式结合起来,还可以将首饰制作的材料运用到服装中去。David Koma于“2020年秋冬高级成衣时装发布秀”发布的宝石裙(图3),简约的黑色丝绒抹胸礼裙与领口别致的宝石元素将不同材质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完美诠释女性韵味与时尚美。线性排列的宝石装饰酷似放大版祖母绿项链,省去了颈部真实的项链装饰并使原本单调的黑色礼裙更为亮眼夺目。David Koma的许多设计作品都运用了宝石元素,巧妙地将服装与首饰材料融合在一起。宝石元素作为装饰性辅料运用在服装细节设计中,可一定程度上省去配饰的点缀,单件服装即可完成整体造型。该设计体现了保持服装本质和设计审美的“拙”,同时也体现了首饰元素和服装融合的“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创造首饰与服装一体化的方向。

图3 暗夜流光裙,David Koma作品[6]Fig.3 Dark night streamer skirt, David Koma's work

制作首饰的材料极为丰富,能运用在服装制作上的也数不胜数,挖掘材料的使用价值是服装设计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在款式上寻找新的变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在材料的创新上却有着非常大的空间,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当前的流行趋势,跨界寻找创新的方式也是设计师应该掌握的方法。

图4和图5为作者设计制作的面料小样,图4的面料将首饰中常用的海蓝宝石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了面料改造的制作中。此款面料底层运用毛毡作为支撑面,上层用欧根纱弯曲出不同的曲线,用彩色碎石固定堆积的褶皱。不同质感的蓝色搭配在一起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欧根纱褶皱的曲线感与彩色碎石的坚硬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拙”用面料特性的同时,又“巧”入不同材料质感的对比。图5的面料将彩色碎石藏在缝纫的缝隙里,顺色的搭配让碎石若隐若现,仿佛是生长在布面上的晶体。大面积地将彩色碎石放置在布片拼接的缝隙中,创造了缝合的新方式。

图4 面料小样设计1Fig.4 Fabric sample design 1

图5 面料小样设计2Fig.5 Fabric sample design 2

4 “巧”与“拙”在首饰与服装融合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的原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贯通的,服装与首饰都属于广义的服饰,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精美的首饰需要精致的服装衬托它的闪耀,简约的服装也同样需要首饰增加层次感。一套完整的时尚造型是由服装和配饰共同打造,而这些单品的设计往往都是独立进行,将任何两种合并设计都是非常艰难的挑战。

共性是不同事物相交的点,抓住这个点往往会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发掘首饰和服装制作工艺的相似之处,并将其融合发展,是服装与首饰设计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相似的肌理或造型搭配其原本的特色,既有冲突又有一致性,如“巧”与“拙”的辩证关系一样,“巧”用相似,“拙”学手法,将给产品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图6原创服装设计在理念上依托传统服装形制和刺绣以及缠花工艺进行构想,以传承传统首饰工艺和服装文化作为设计初心,来体现设计的“拙”;“巧”用新视角去进行传统美学和女性美的融合设计,运用中国特色刺绣、缠花及带有女性色彩的花卉表达设计灵感。作品设计风格以淡雅中国文人风为基调,在整体元素选择上,“拙”于传统工艺特点及造型构成的美学基础,“巧”于颈部缠花项链与胸部花卉刺绣的连通性设计和传统工艺丝线排列肌理相似性的运用。在细节设计上,将黄色花朵从胸前延伸到颈部逐渐触及耳边,“拙”用缠花工艺依托金属丝形成立体感使柔美枝叶造型环绕肩部、颈部至耳部,“巧”妙排列叶片秩序,搭配有质感、有光泽的丝线,使脖颈肌肤若隐若现,衬托出女性美。在服装款式上,以汉代齐胸儒裙形制为“拙”,“巧”把年轻人喜爱的时尚元素、清新配色与传统款式融合创新,将耳饰、项链和连衣裙相结合,形成立体与平面、坚硬与柔软的对比,将服装与首饰中的相似元素融合再造,勾勒出一幅清新灵巧的美人图。

图6 原创服装设计Fig.6 Original fashion design

5 结论

中国艺术中的“巧”与“拙”在当代的创新设计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师的能力和态度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的质量和水平。打好基础,深入探索,挖掘新形式、新工艺、新理念并保持初心,将心意填满作品,是“巧”与“拙”在设计中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服装和首饰作品中“巧”与“拙”的应用及表达方式,研究服装和首饰融合设计中的规律,从作品含义、表现手法、材质工艺、设计功底和初心的角度解读设计中的“巧”与“拙”。在创新应用过程中,将服装和首饰作为个体进行融合设计,保留两者特点,挖掘其在材料、设计语言、工艺方式上的共性,寻求设计中相似元素融合的平衡点,全方位展示“巧”与“拙”在服装和首饰融合设计中的新形式,为服装和首饰设计提供一种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