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业泉

繁华的城市吸引着人们奔赴,不少农村人也在城里买了房,加入迁徙大军,留下老人和孩子独守大山。面对这一现象,作为乡村教育工作者,看到的是背后的教育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笔者所在学校立足本土文化,提出了“厚雅”教育。师生为人有雅怀、处事能雅量、言行要高雅、知识求博雅,是学校的办学愿景。在“厚雅”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立足农村实际,把农耕劳动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师生开荒垦地打造“半亩田”,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这种农耕教育抵近劳动教育的本质和灵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打造农耕文化校园,让“老物件”重放异彩

为了了解学生对农耕劳动的认识,学校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不了解农耕劳动知识,95%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农耕劳动。由此,学校制定了农耕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低、中、高年级分别以认识农耕工具、使用农耕工具、体验农工劳作等内容开展系列活动,让农耕劳动教育落地有痕。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作用不言而喻。于是,学校先在校园环境创设上“做文章”。走进校门,便能看到一条蜿蜒的长廊,长廊两边栽有葡萄、葫芦等植物,藤蔓攀上长廊顶部形成天然凉亭,颇有曲径通幽之感。在长廊尽头,摆放的是学校的两个“老物件”——石碾、石磨。在长廊不远处,是学校的“农耕展厅”,在这里农耕文化的展示更为立体。展示墙上,筛子、耙、木杈、锨……数十种农耕用具排列整齐,每种农具旁都贴有文字标签,详述农耕用具的用途、用法。这些不常见的“老物件”,让学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文化之根。

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农具,学校还着重打造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环境。一墙一文化,《农耕劳动教育三字经》记录了学校开展农耕劳动教育的实景;农业进化三部曲的简图,激发学生对农耕劳动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二十四节气歌”阐释着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校园环境创设作为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微型课堂,学校以此为支点向学生传递“厚雅”文化理念,教育学生“知道雅”“发现雅”“欣赏雅”“感受雅”“学习雅”“做雅士”。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级部推行“雅”的标准,一年级践雅行、二年级说雅言、三年级修雅情、四年级存雅志、五年级立雅学、六年级做雅士。

二、“半亩田”里做出大文章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对当下不少学生而言,鲜有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体验。要想引导学生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就要深入田间地头去实践。学校坐拥“天时地利人和”,校门口有广阔的农田,校内有半亩地闲置,全体师生拿起锄头开荒,开垦出“半亩田”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深秋,“半亩田”里两排大葱郁郁苍苍,茄子地里长势正旺,播种的麦粒已破土而出,生发成嫩绿的麦苗,这些庄稼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用勤劳的双手所耕种的。不久前,学校刚刚组织过一次采摘。学生把“半亩田”里成熟的玉米掰下来晒干,剥离成玉米粒,拉到“劳动基地”石碾、石磨处。把玉米粒放到石碾上,然后在碾架上放好拉杠,学生分小组推动碾滚在碾盘上转动。随着学生推着石磨旋转,细腻的玉米粉就磨好了。磨面粉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石磨、石碾的杠杆原理。

在“半亩田”里,学生可以实现真正的“当家做主”,每个年级分管一个区域田,在各自的区域田里种植蔬菜,有茄子、辣椒、西红柿、甜瓜等12个品种。浇灌方式上采用喷灌和滴灌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这里种下一粒粒种子,栽下一棵棵幼苗,记录下它们生长的点点滴滴,既感受着劳动的辛苦,也品尝自己亲手种植的果实收获时的成功、喜悦。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开展劳动教育课,学校聘请了具有丰富农耕经验的劳动者为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松土、起垄、开畦、种植,管理、学习栽培技术等。如今,学生在这种实践性、体验性的新型课程形态的影响下,更加敬爱父母、尊重劳动者。学生亲历种地之艰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习得了劳动知识和技能,历练了劳动合作能力,还培养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厚雅”学生所应有的品质。

三、“劳动教育+”模式,让新式教学有趣有料

学校创新出“劳动教育+”模式,通过促进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的融合,举办农耕劳动教育专场,推进家、校、社三位一体等方式,把“劳动教育+”发展为“和雅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上,学生用生动的文字记录下幼苗的生长过程,并背诵与劳动有关的古诗词;数学课上,教师教学生如何计算种子的发芽率;美术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引导学生写生;科学教师教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调整种植方案……这种跨学科融合式劳动教育,让学生对劳动有了专业化、系统化、全面化的认识。

学校充分挖掘劳动基地的功能,利用现有的石磨、石碾、手推车等,开展以“石磨和石碾”为主题的传统农工体验和农产品加工活动。经过捞小麦、磨小麦、碾小麦等工序,麦粒最终变成了面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面粉进行加工,制作出馒头、水饺、菜饼等面食,吃着自己制作的食品,感受着劳动的快乐与辛苦。

围绕着农耕用具,学校开展了“寻劳动之根”活动。引导学生对农耕劳动工具进行探究,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及演变过程。学校还通过开展“畅想未来的劳动工具”主题活动,以手抄报、绘画、演讲的形式,培养学生在农耕劳动中的创新意识。远去的“农耕文化”渐渐重新回归到校园中来。

农耕劳动教育,学生的变化有目共睹。学生深入体验,储备了农耕知识,他们更加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责任感及独立生活的技能得到了提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笔者将继续立足这片乡村热土,践行农耕劳动教育,把农耕劳动文化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需要。

(作者单位:济南市长清区归德国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