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成 张良侠

摘 要: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近代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自然和人类系统造成了广泛影响。缓解气候变化,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该文通过介绍近代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强调了加强高校气候变化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结合气候变化学科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关于加强高校气候变化教育的若干建议。该文对于理解当前气候变化的现状和推动高校气候变化教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气候变化 IPCC评估报告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46-03

近代全球气候变化尤其全球变暖是一个极可能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它正严重影响着当今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各个方面[1]。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被认为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世界各政府、组织机构、以及公众都应当积极探索的紧迫问题。2016年4月2日,伴随着《巴黎协定》的签订,再次充分表达了全球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夙愿。

教育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2-3]。而大学生是传播气候变化知识和实践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开展气候变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在开展气候变化教育,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如:美国、英国和印度等国家。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方案,并部署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但迄今我国气候变化教育尚十分薄弱。该文旨在浅析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事实及后果,进而探讨加强高校气候变化教育的紧迫性与途径,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近代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事实与后果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分别在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和2013年发表了五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五份报告渐次清晰向世界证实了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关系。根据最新评估结果[1],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观测到的变化在以前的几十年至几千年期间是前所未有的。例如:从1880年至2012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85 ℃;冰盖、海冰以及积雪面积的持续减少,导致1901年至2010年期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19 m。研究证实这些变化极有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造成的。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就不断上升,当前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造成大气CO2、CH4和N2O等的浓度增加到了至少是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人为影响在全球水循环、冰冻圈缩减、海洋上层热含量增加、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等变化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气候变化已经对整个陆上和海洋中的自然和人类系统造成了广泛影响。如在许多地区降水量变化或冰雪融化正在改变水文系统,从而影响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了应对不断发生的气候变化,许多陆地、淡水和海洋物种已经改变了其地理分布范围、迁徙规律、丰度和物种交互。气候变化还将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等。预测未来持续的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导致气候系统进一步变暖,热浪、干旱和洪水等发生的频率更高,时间更长,海洋将持续升温和酸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将不断上升。这些气候变化将放大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现有风险并产生新的风险,尤其对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大。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带来一些“突然的和不可逆的”影响。

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类似。近百年我国表现出增温趋势,增温率略高于全球平均值;降水量虽未见显着的趋势性变化,但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同时我国冰川面积退缩、冻土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极端事件(如:暴雨、强风暴潮、大范围干旱等)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气候变化已对我国粮食产量与品质、水资源、海洋环境与生态、城市等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的趋势得不到遏制,我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

2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及大会公约无疑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行动之一。1992年,联合国举办了首次环境与发展大会(也叫地球首脑会议),大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旨在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以后历年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谈论的气候问题,都是以这个公约为基础的,而且该公约具有法律效力。此后,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2007年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以及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均充分表达了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及大会公约的推动下,许多国家均已颁布具体的减排方案[3]。英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2008年,英国颁布实施《2008气候变化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先后提出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在《巴黎协定》达成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出台了具有约束力的碳减排方案和目标。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发布了《2016—2020安大略省五年气候行动规划》,欧洲委员会提出题为《共同努力规则》的立法提案等,这些方案涉及交通、建筑、农业、废物管理和交通等各个部门。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部门积极倡导低碳经济,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于2007年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前国家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2015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强调要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同时宣布2020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相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2016年9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协定》,成为23个完成了批准协定的缔约方。然而,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发展低碳经济,仅政府的相关行动远远不够,必须通过教育培养全民的全球环境意识,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自觉实践低碳生产和生活。

3 加强高校气候变化教育的必要性

气候变化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理解气候变化,促成他们态度和行为上的转变,以期望他们获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通过创造和发明新的科技手段,采取创新管理方式和措施,最终达到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第一次明确提出“面向可持续发展重建教育”的导向。2015年12月,在巴黎举办的气候大会上,教育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得以重申。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通过谈判起草了相关协议,强调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以应对气候变化。

大学生是传播气候变化知识和实践低碳发展的生力军,为此,高校必然成为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重要阵地[4]。实际上,大学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作用早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1972年,在瑞典首都召开的国际会议,通过了《斯德哥尔摩宣言》,首次对大学的能源使用和环境作用提出了行动指南。1990年,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名大学管理者在法国杜夫特大学签署了《塔乐礼宣言》,提出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应把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环境教育融为一体。1999年,美国数百名大学校长签署了气候宣言,从大学做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印度、英国等国家也采取了十分有效的气候变化教育措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比较而言,我国气候变化教育尚十分薄弱。虽然气候变化教育内容已纳入部分大学的教学课程之中,但大多作为“全球变化”课程内容的一个章节,至今还未有专门的气候变化教育计划,已滞后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根本要求,导致大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水平较低。例如:潘葳楠等[4]通过调查南京农业大学生的气候变化意识,发现大学生对于温室气体的产生途径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了解不够,减排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因此,气候变化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紧迫任务。

4 关于加强高校气候变化教育的建议

气候变化科学是在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关于气候变化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更新,因此,实施气候变化教育首先应当考虑其现实性,气候变化教育需要及时将最新科学知识纳入其中。其次,气候变化教育应注重全球性与区域性相结合。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因此,实施气候变化教育需要具备全球的视角。但不同区域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影响不尽相同,因此,实施气候变化教育要将全球目标与区域利益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将气候变化教育落实到实处。另外,气候变化教育注重其综合性。由于气候变化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学科,涉及气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经济学等,因此,气候变化教育需要更为综合的视角,必须将多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从而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认识。

具体高校气候变化教育需从以下多个方面加强:(1)课程设置方面。对环境、气象、地理和生态类等专业学生,应开设“气候变化”专业课程。对其他专业学生,要应积极开设“气候变化”选修课,同时应结合专业特点,讲授一些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缓解气候变化的知识与技能。(2)教学方法方面。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气候系统的组成与特征、气候变化的事实、原因和后果,以及适应策略等多个角度系统理解气候变化科学外延与内涵,帮助学生厘清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其次,要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如:以城市热岛效应为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让学生理解局地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后果,加深对气候变化的直观认识。此外,课程中还可以适当讲述气候变化研究历程中的科学发现故事、科普读物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南极考察、深海钻探、我国独具特色的黄土研究等。(3)学生生活方面。应倡导大学生采取低碳消费模式,坚持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观,自觉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环保社团,开展绿色社会实践活动,在宣传和普及气候变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低碳意思。(4)学校管理方面。高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应着力建设低碳校园,如:充分利用新能源,制定能源节约和保护计划,推出环保交通工具,使用生物建筑技术、开发碳管理计划等,潜移默化影响教育学生。

总之,大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行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我国高校气候变化教育相对薄弱的事实,我国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生活以及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贯彻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掌握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技能,自觉实践低碳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IPCC.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M].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and New York,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

[2] 陈薪.孙桢: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当先行[J].低碳世界,2013(4):32-35.

[3] 张琦.国外气候变化教育案例反思[J].地理教学,2011(23):51-54.

[4] 潘葳楠,余潇潇,潘根兴,等.大学生气候变化意识的一次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5(5):30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