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截至2011年5月,全国共批准设置新建本科院校294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比例超过1/3。[1]它已成为承担本科教育的主要方面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办学中还存在着诸多困难与不足,严重制约其快速发展。如何抓机遇、迎挑战,求生存、谋发展,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策略就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急需思考的重要课题。发展策略的制定,必须以对其特定的内外环境分析为前提。对外环境的分析就是要找出其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机遇(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对内环境的分析则是要找出自身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管理学中将此种分析法称之为SWOT分析,它是制定组织发展策略的基本依据。

1 新建本科院校SWOT分析

1.1 外在机遇

所谓机遇,是指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中对组织生存发展有吸引力的、积极的方面。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纵向深化和高等教育地方化,为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逐步加强,高等教育地方化特色凸显。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是根据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建设的,其专业设置更倾向于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因此,相较于重点高校,它们更易得到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帮助,这无疑为学校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及物质条件,使得他们具备特殊的区域竞争力。

1.2 外在威胁

尽管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空间广阔,但面临的威胁亦不可小觑。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实力不足等原因,新建本科院校在国内外甚至省内名气不大,从市场竞争力角度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市场的影响力远弱于重点高校。在从众心理支配下,整个社会对高校的品牌看得很重,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想挤进名牌大学。这种由于缺乏名牌效应而引起的“马太效应”往往使新建本科院校“雪上加霜”,如申请不到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吸引不了高层次的人才、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等,这都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市场竞争力。

1.3 内在优势

新建本科院校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新建本科院校多是由一批办学历史较长、办学条件较好的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成的,大多已具备一定的办学实力,其管理比较规范、升本前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升本后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承与创新。与此同时,办学层次的提升促使院校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强了自身办学能力;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相应得到了提升,升本后发展的潜力更大。其次,学校更易于改革创新,办出特色。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只要勇于尝试变革、大胆创新,就易办出特色,缩短与老牌本科院校的差距。鉴于新建本科院校特殊的区域竞争力,如果该类院校能在继承原有办学优势的基础上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来实行教学改革,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模式和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则势必办学特色明显。

1.4 内在劣势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还不成熟,在以下三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一是缺乏对办学理念的理性思考,办学定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在规模上求大、速度上求快、学科专业设置上求全;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以教学为主的学校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应占教师比例60%以上,这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难度很大。处在地级市的新建本科院校升格前受专科层次和教学类型的限制,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直不够重视,升格后受地域和经济实力的影响,对师资的吸引力远没有老牌本科院校强,故而导致师资队伍力量整体较弱;三是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拨款和学费,资金筹措渠道过于单一;且还面临新校区建设问题,所以无奈之下只好通过银行贷款,负债经营。

2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策略

2.1 明确办学理念,准确办学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思考办学理念应始终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本科层次;一是应用型。从这两点出发,新建本科院校应树立两种理念,即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以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在明确了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学校管理者便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学校进行定位了。这种定位包括:类型定位、层次定位、服务定位、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3]从办学类型上看,依据我国大学分类标准,新建本科院校应定位于教学型大学——以教学为主,科研及产业化从属。从办学层次上看,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承担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因此应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从服务定位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是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组建的,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人才欠缺、知识欠缺的问题,因此在服务定位上应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辐射全国。最后,作为教学型大学,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应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故而人才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有较强动手能力及二次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2 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自身办学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与国家和省主管的高校相比,地级市的高校无论是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科研水平、学生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在今后愈加激烈的竞争中,学校如果不能以特色取胜,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特色办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打好地方品牌,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综合分析自身学科专业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几个特色重点学科和地方品牌专业,使之具有较强竞争力,然后通过这些优势学科带动整体学科建设的积极发展。二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要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以学生为本、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树立适应性、差异性、创业性和区域性的特色人才培养理念,推动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人才培养的优势。[4]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突出实践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特色,并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区域互动实现“双赢”。

2.3 以改善结构、提高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的特点,学校应切实采取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多渠道培养已有师资并通过强化教学监督管理等有效措施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其次,加大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培养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最后,强化教职员工的本科意识,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升自我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

2.4 采取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

教育经费不足问题一直困扰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其资金筹措渠道十分单一,因此,采取多渠道的教育经费筹措方式是此类院校的最佳选择。首先,学校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教育发展的需要及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优势争取地方政府的更多财政预算和拨款。其次,完善助学配套制度。积极争取与地方银行合作,全面推行助学贷款制,扩大贷款范围、加大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以便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助学作用。最后,大力发挥高校办学主体地位,通过向企业提供咨询和决策服务、向社会开办短期培训班等活动获取一定收入,缓解教育经费紧张问题。

[1]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02).

[2]王玉丰.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蓬勃兴起的原因探微[J].高教探索,2010(06).

[3]唐志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跨越式可持续发展[J].中国教育刊,2004(09).

[4]孙先民.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与创建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