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珍

(苏州市新区第一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1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由于唐诗宋词具有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等多种因素的美。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视听结合,要充分利用插图和音乐这些艺术形式来挖掘唐诗宋词语言文字的内涵,来体悟唐诗宋词意境的美。

1 画意助诗意

和其他语文教材不同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诗意画和词意画,就是根据诗词意境而配的图画;2)人物画像图,即诗人词人的画像或刻像;3)书法篆刻作品,即与作品相关的一些名家的书法刻字等作品。

一般地认为,高中语文教学比较重视文字的品味,而对插图是很少关注的,往往把它作为一种摆设和点缀,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实际上,这种重文字轻插图的思想并不是正确的。众所周知,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它和文字同样重要,不可忽视。首先从学生角度看,图片比文字更有视觉冲击力。学生接触新的诗词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先关注插图。图片美不美,图中的人物形象有没有吸引力,图画能不能使人浮想联翩,诸如此类都将影响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其次从教者的角度看,这些图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教学,如帮助理解作品内涵,如有助于更好地鉴赏人物形象诸如此类。因此在教学中如能有效地抓住插图,就像找到了开启诗词殿堂的钥匙一样。于是笔者在唐诗宋词教学中,尝试利用插图来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将插图与诗词内容联系起来,图文并茂,边看边读,启发想象,再造情境,进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学生自己的阅读第一感受是个体独有的一种获得,这是老师替代不了的。这样,就把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意识根植进了学生的阅读实际中,使学生认识到阅读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解,而是自己感受。[1]也使学生意识到图画的阅读也是诗词阅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忽略,诗情画意能够相得益彰。

如讲授李清照的《醉花阴》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配的彩色词意画,再分析画中的景物和人物,然后再读词本身来思考和理解。课堂实践的结果显示,收获是相当丰硕的。学生由图上的亭台楼阁假山环绕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家闺秀的院子,图中的人物形象是一名大家闺秀;由图中几株菊花推断出词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词中写到的“暗香盈袖”的“黄花”就是菊花;图中菊花仅有几株并不茂盛,边上的女子显得忧郁憔悴孤独,很匹配词句“人似黄花瘦”;那幺女子为何“消得人憔悴”呢?学生又联系到词写的是重阳佳节,琴瑟和谐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又分居两地,答案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还有的学生发现图片中还有大丛大丛茂盛的芭蕉,不禁联想到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句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叶茂盛,红颜消瘦,很贴切;而图中还画有小丛的竹子,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四君子”之一,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却没有被苦难压倒的坚忍不拔很符合竹的精神,学生想到了梁衡称李清照为“乱世中的一位美神”的评价。小小一幅词意画竟让学生有了这幺多意外的收获,真是想不到啊。

看来插图对学生把握诗词内容,的确是有贡献的。用插图来辅助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去再造想象,进而补充和丰满了诗词形象。在插图的帮助下,学生能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感觉与遥远的唐诗宋词的距离拉近了。

有的插图的确是锦上添花,即便不看诗词本身,也能一叶知秋,揣摩出诗词的某一亮点。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意画给人阔大苍茫之感,而《破阵子·春景》的词意画又使人感觉到清新明快。真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果说意境画是不用文字书写的诗词,那幺人物肖像图虽则简单,却也能给人极大的启发。如杜甫的石刻像就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而温庭筠的画像是一位翩翩公子在吹笛,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绮丽柔媚的“花间”风采。

还有一些书法真迹也不容忽视。如岳飞手迹“还我河山”四字让人豪情满怀,学生也就容易感悟出《满江红》中所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深刻含义;而文字图湖南郴州“三绝碑”(秦观词﹑苏轼跋﹑米芾书)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2 音乐造诗境

如果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那幺反过来,音乐就是用音符来书写的诗歌。因此,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可以引发学生丰富想象,让学生重塑诗词的情境。学生可以把乐曲作为一个阅读起点,由此对诗词内容不断地联想、补充和创造加工,在大脑中想象构设画面情境,能体验到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如在讲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播放名曲《春江花月夜》,营造品诗氛围。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它的完整的意境之美,若仅仅通过语言的讲解拆解则会大打折扣。而配上乐曲后,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在舒缓的弦乐乐曲声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在月的照耀下,心灵也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一一闪现在眼前。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体现出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教师在选择音乐的时候,有时可根据学生的爱好与欣赏水平选择一些流行音乐,包括一些流行歌曲。众所周知,流行歌曲在中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市场,而唐诗宋词也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既然同属流行就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现当代不少音乐创作者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旧瓶装新酒”,重新作曲或者改变诗句部分字词,让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接轨,与时俱进。这些唐诗宋词歌曲进入歌坛后,被广为传唱,焕发出新的魅力,也再次成为大众的焦点。如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就轰动一时。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一热点,定能有助于学生探究唐诗宋词的兴趣,加深对诗词意境的探究。如讲授李商隐的《无题》时,笔者想到了一首广为传唱的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就是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尽管无题诗意象群寓意隐约﹑深浅不一,无题诗意旨隐约迷离,但当徐小凤醇厚而深情款款的歌声一响起,学生很快就察觉到诗的深沉感伤的情感,大脑中出现了一个女子悲伤的样子。学生探究诗歌的欲望被撩拨起来后,再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诗意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了,这样就很容易把握住诗的情感基调。这首诗和歌曲就一起镌刻在学生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这就是籍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学生较快进入状态,从而收到预定的效果的事例。

着名歌手邓丽君曾经出版过一张个人专辑,其中收录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多首经典,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等,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再加上邓丽君内敛婉约清丽的唱腔,堪称经典;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由罗文演唱)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并被多名歌手配唱;姜夔的《扬州慢》也有人翻唱过。这些诗词歌曲在课堂上有选择的应用,很能让学生沉浸到诗词的意境中去,不自觉地想像并再造出与诗词相关的画面。譬如在讲解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时,笔者就选择了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作为导入新课的音乐;再比如在教学李白的《送友人》一诗时,笔者则插入了电影《城南旧事》中由李叔同作词的《送别》,来引导学生体味送别时的情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符合学生爱好与欣赏水平的音乐容易打动学生,自然也能促使他们想象,帮助他们重塑作品中的审美意境。

诗词教学中适当地穿插音乐,学生不但能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诗词的优美,而且能创造出另一片天地。因为在二者的融合过程中产生了质的飞跃:诗词突破了文字的束缚,插上想像的翅膀,走入了广阔、灵动和无垠的诗情画境中。

十九世纪英国着名文艺评论家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优秀的唐诗宋词正是这样一种“伟大的作品”,其独特魅力就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绚丽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来阅读唐诗宋词,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这样的阅读是对作者和自我的双重“发现”,“每一个读者都是通过自己的生命轨迹走进或走近作品生命的某一个角落的”。[2]的确,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体验走进或走近唐诗宋词,找到自我﹑作者﹑诗词三者之间的契合点,也就更能领悟如画的诗境,感受行板如歌的诗意了。

[1]程海燕.新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阅读教学[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

[2]黄瑞夷.作文教学的趣味与境界:生命化教育探索丛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