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富

(泰安市河道管理局 山东 泰安 271000)

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在道德伦理、法律、纪律及各种规章制度等共同规范和维护下形成的,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道德伦理,在河道治理建设的良好秩序中也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泰安市的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除了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律和行政规范建设行为外,还注重加强道德教育,利用道德伦理来协调、规范建设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道德伦理的涵义及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加强道德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1.1 道德伦理的涵义

所谓道德伦理,就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规则,行为准则。道德伦理要求人们必须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要对他人、群体利益进行关切,它是以良心、舆论及习惯起作用的,以善恶、美丑为评判标的准,强调行为是否合乎道德伦理、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道德伦理是大众认同的行为标准,亦即真、善、美。

1.2 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加强道德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据研究表明,一项工程从决策立项到最后完工验收、审计等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败德行为,某些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甚至政府部门的某些官员为追逐暂时的私利,放弃了基本的道义原则,完全致社会群众的切身利益、安全和福祉于不顾,使工程建设中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成为巨大隐患。 可以说工程质量绝不仅仅是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道德问题。 河道是水的重要载体,关系到防洪、生态环境、水量水质等安全,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 所以在河道工程治理方面加强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和伦理道德教育的作用,促使工程建设行为人内省修养,实现合乎道德的理性选择,达到不断消除工程建设不当的经济行为,逐步形成良好工程建设秩序的目的。

2 道德伦理对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要求

2.1 以人为本的道德伦理原则

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社会“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也是河道治理工程管理伦理的根本依据。 我市的河道整治与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 “回归自然”是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行洪、蓄水、航运、水生态等多目标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人为本”是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亲水、安全的特性。

2.2 安全至上的道德伦理底线

安全至上是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落实以人为本的逻辑结论。河道治理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自身服务的活动,人既是这种工程建设的主体,也是这种工程建设的服务客体。 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资金安全、人员安全。

2.3 工程创优的道德伦理目标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水利行业的座右铭,也是河道治理工程建设者道德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质量第一”体现的是价值取向,“百年大计”体现的是行业精神,只有质量符合标准或优质的工程才是工程安全的直接前提和基本保障。 “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已经成为我们泰安市河道治理的工作要求,可以说创建优质工程并不仅限于消极地避免安全事故,它还有更高的伦理追求和更丰富的道德规范。

2.4 精益求精的道德伦理要求

在河流治理中,要使建筑工程安全可靠,质量优质,体现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伦理原则,必须对工程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建设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营造一个取悦于生物群落的环境着眼,利用水利工程来点缀自然,并用自然来陪衬水利工程,在自然环境中来展示水利工程的建筑风貌,以水利工程建筑风貌反哺自然。 在功能追求、方案设计,技术选择等方面认真研究,因为它们有可能与其历史前辈一样,成为未来的文化遗产。

2.5 廉洁公正的道德伦理基础

对于每一项河道治理工程,我们明确提出“优质、高效、环保、经济、廉洁”建设目标,采取了严格程序管理、阳光操作,积极引入纪检部门参与和指导项目廉政建设,提高防腐工作力度,对项目从业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廉政教育,发挥审计、稽察、检查联动机制作用等多项措施,实现工程优良、干部优秀,构建了强有力的廉政防腐综合体系,保证了工程质量安全和预防工程风险。

3 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加强道德伦理的主要措施

3.1 领导率先垂范,发挥道德激励作用

运用道德榜样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在耳闻目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每一项河道治理工程中,泰安市的各级领导都能深入到第一线,率先垂范。如,在大汶河综合开发中,泰安市水利局、河道局从局长到职员顶烈日、战严寒,没有节假日昼夜工作,付出了超常的艰辛和努力,没有向政府伸手要一分钱的加班补助,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如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展示了“吃大苦、耐大劳”干事创业的河道工作者的风采。 可以说没有道德力量,就没有凝聚力,就不会产生超常规效率。

3.2 加强道德伦理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观

道德伦理教育是进行道德伦理建设的必要手段。 一方面,通过道德伦理教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伦理的自觉性,为河道治理工程中道德伦理的贯彻实行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道德伦理教育也可以在河道治理工程的环境内营造良好的道德伦理氛围。 通过世界观、价值观教育,通过道德模范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倡导新风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河道治理工程从业人员对道德伦理的认识和履行道德伦理规范的自觉性。

3.3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在道德伦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在泰安市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树立多位“泰山先锋”、岗位标兵、记功嘉奖人员等,使人们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抓住一些反面典型,组织舆论批评,让丑恶的行径曝光,形成强大的环境压力,而不能仅仅用经济处罚的方式了断。

3.4 建立宏扬道德伦理力量的制度保障

一个规章制度健全且严格执行的部门,必然是有序高效运行且有着伦理道德规范的单位。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把伦理道德行为上升为通过制度管理的刚性手段强制性遵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们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编制印发了《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管理文件汇编》、《河道工程运行管理规章制度汇编》,规范了项目审批、计划管理、工程招投标、质量安全监督以及建筑市场管理等方面,成为我省河道工程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的首例,实现了建设工程“阳光下的交易”。 二是,以监督和管理为主线,制订了《泰安市大汶河管理局河道审批事项办理程序》, 涉及十一项涉河事项的工作规程和办理程序。 明确审批内容、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责任人、工作程序、接口关系等,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将对改进河道管理系统的机关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