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济众

摘要:项目化教学强调以工程任务为依托,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完成校企单位或建筑企业或认任课教师所提供的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工程咨询、工程辅导、工程答疑等服务。一般来讲,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

关键词:项目化;人才培养;建筑工程技术;工作室;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项目化教学强调以工程任务为依托,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完成校企单位或建筑企业或认任课教师所提供的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工程咨询、工程辅导、工程答疑等服务。学生要想完成项目任务,就不得不认真了解和把握项目内容,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进行策划方案、收集信息、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等环节的内容以及处理突发性问题的应对措施和创新性思路的落实,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讲,一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三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所占课时比例较大。因此,“工作室制”下的项目化教学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特点非常吻合。

一、创新性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

(一)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技能和就业岗位无缝对接。以武威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一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在2012年借助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和国家骨干校建设这两个平台,创新性的实行“1234”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线;二个基础,以培养人文和职业素质为基础;三个结合,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岗位流程相结合、课程体系与职业证书相结合;四种能力,以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核心是校企合作,载体是工作室,精髓是实践技能培养,实质是就业创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借助工作室强化课程项目系统化设置并引入企业标准。学生亲自参与生产性实训项目,遵从企业操作流程,强化安全生产意识,通过实践操作,突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根据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安全员、预算员等相关的职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出基于项目式的课程体系结构。

(二)建立“工作室”,发挥作用

创建工作室,探索促进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企业的新体制。依托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在工程预算、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工程监理、地质勘查等方面,成立建筑工程技术工作室,实行工作室主任负责制,在武威职业学院一期扩建项目和武威新能源化工大学校园基本建设规划上提供服务、开展技术革新和新工艺、新标准等服务。通过工作室建设构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技能与职业修养的训练和培养,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项目教学意识鲜明的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选派年轻骨干教师参加国家土建类培训计划,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二是选派年轻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选派专兼职教师进驻建筑企业,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四是加大力气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上述方式方法,使教师的技能得到了增强,对行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运作流程,岗位职业技能有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意识的结合项目任务,开展教学活动。

二、创新性的实施项目化教学与实践的思路

(一)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项目化教学课程目标

继续加强校企合作,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和工作流程,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各项目课程总体目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第一线需要的建筑工程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总体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的工程项目或学生竞赛设计任务为载体,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校企合作制度化,工作室评价社会化”,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职业教育特点。

(二)按工作流程系统化要求,创新构建出基于项目式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对建筑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进行了分析和定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按照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五个阶段,确立了工程项目立项、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验收等几个能力模块,并以此确定课程模块及各课程模块教学的具体目标要求与能力标准;再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根据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安全员、预算员等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创新构建出基于项目式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三)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建立并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中心和理实一体化教室,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创造性的组建不同的制作小组,开展项目化教学,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按照项目的要求创新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实践中,不自觉的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团结协作、创新思路,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建立健全项目化教学运行机制

在现有教学管理制度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运行机制,一套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决定教学成果取得的显着成果的有力保障。一是建立适应行业企业生产的教学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实现“学习+工作”、“学校+工厂”的合理融合;二是鼓励在同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学时或一定的内容,由一个课程团队在同一个教学班轮流授课,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三是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分段共同承担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课程的知识与岗位技能达到最大程度的融合;四是开展分段式教学成果、教学考核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等改革研究。最终制定符合学校和行业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教学过程标准、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教学成果评价标准等。

根据市场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研究,是高职院校现阶段体现职业技能培养的鲜明特点。创新性的实施项目化教学,在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高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素质,真正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基于“工作室制”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创新性实施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强、效率高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