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贤,陈明艺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237)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及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因为传统汽车主要以汽油、柴油为燃料,所以燃油汽车带来的能源紧张问题也更加突出,加之当前国内空气污染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势必受到严格限制。在能源节约战略与环境保护政策压力下,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顺势而生,成为当前国际汽车市场的新星。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一直被各界看好,产销量也在国内大幅增长。我国已出台多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措施,政府也投入了大量针对不同车型的生产补贴。尽管如此,与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环保节能汽车产业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升级优化、品牌建立与研发创新还处在较低水平。究其原因,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政策及财政补贴,除了本身具有不完善之处外;在实际的税收征管过程中,也存在诸如税收导向作用不明显、生产企业税负过重、生产上存在道德风险等多种问题。

因此,本文采取文献调查法,通过收集各种文献资料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数据,基于当前的税收政策与财政补贴,研究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问题与改进方向。并根据2011—2013年汽车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分析企业税负及未来发展情况、政府财政补贴情况,归纳得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调整方向及其他相关建议。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新能源汽车整体发展前景看好,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潜能也不容小觑。2016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2.89万辆,新能源客车销量12.3万辆,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生产水平提升、生产规模扩大的态势。其中比亚迪的“秦”、“唐”系列,吉利、北汽、众泰等多个新能源汽车龙头品牌,更是抢占70%以上的市场销售量。

同时,新能源汽车也是我国“弯道超车”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关键发展机遇。面对国际汽车市场强手如云的情况,中国品牌汽车一直不能占据首屈一指的地位。如今,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发展路线的选择多样化,研发创新的知识产权壁垒尚未形成。所有有志发展汽车行业的国家,都有机会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追逐中来。我国作为全球汽车产销量的大国,应积极顺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浪潮,实现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突破。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政策分析

(一)产业涉税政策介绍

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者与消费者分别需要缴纳多种不同的税款。

图1 2011—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对生产者而言,涉及的税种有消费税与企业所得税。现行消费税政策规定,电动汽车不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不征收消费税。根据《消费税税目税率表》,以气缸容量为划分标准,乘用车消费税税率分为7个档次,因此不管是否属于新能源汽车,只要整车含气缸,就需交消费税。此外,汽车生产企业与普通企业一样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除非生产过程含有与高新技术产业关系紧密的生产环节,符合认定,则可申请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税率。

对消费者而言,涉及的税种则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改增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如果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是企业单位,可要求销售方按销售价格开具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二)汽车公司税负分析

本文选取2011—2013年以汽车整车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上市汽车公司,研究汽车行业税负情况。我国汽车行业需缴纳消费税、营业税(现已营改增)、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多个税费。我国汽车行业税收主要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故而忽略其他税种的影响。现以“税负率”作为衡量指标,各项税收的税负率=该项税种所纳税额/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0%,再加总所有税种税负率,即得到企业总税负率。

从表1可以看出,消费税税负率在2011—2013年略有升高,所得税税负率波动较为平缓,总体的税负率小幅增长。因为企业税负率增加,迫使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不利于行业的推广扩展。我国实行营改增后,可以预测,增值税税负率会小幅提高。

在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首先应该提高各级领导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将该项工作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去抓,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应该将企业发展要求融入其中,做到科学筹划,合理安排。此外,要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对自身专业素质提升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迫使管理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企业管理机构的会计人员,绝不能满足现状,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表12011 —2013年上市汽车公司税负率

(三)政府财政补贴状况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补贴项目多、数额大。以新能源乘用车为例,根据汽车的纯电动续驶里程分为四类,设置不同的补贴额度,且不应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上限,如表2。

对于新能源汽车政府给予的另一补贴是提供免费车牌。部分需要对普通汽车牌照收费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目前实施对新能源汽车提供免费车牌的政策补贴,提供的车牌价值在5万至9万元人民币不等(具体视购车者所在城市而定)。尽管国内部分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建设尚不完善,但面对免费车牌的优惠政策,足以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

表2 新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贴标准单位:万元/辆

“十三五”期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各项补贴将持续“退坡”,计划于2020年全面取消。由表3可以看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期,财政补贴力度较大,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迅速打开市场,达到产业化、普及化目的。而近年补贴退坡就是意图迫使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市场中优胜劣汰,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选择。随着补贴标准逐年下调,许多一线大城市已开始实施市场化手段扶持,进一步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稳定。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税收征管问题

(一)税收导向作用不足

在我国,税收政策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导向激励作用效果不明显。生产者生产新能源汽车,购进生产原材料所需缴纳的消费税、增值税等税费,高于传统汽车的生产成本,不符合理性人的逐利天性。而消费者选购汽车时,由于我国目前的居民环保意识较低,很难做到牺牲个人利益来换取社会正面效益,倘若没有税收优惠政策加以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则不易扩大。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税收政策尚未完善,多以财政补贴形式为重点,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税收体系,不能在实际交易中做到有的放矢。

表3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退坡 单位:万元

(二)产业总体税负偏重

对生产者而言,在汽车销售环节,企业需要承担较重的税负。如增值税方面,新能源行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相对较少,即使采取低税率或即征即退办法,相比于有大量进项可以抵扣的传统能源行业,实际税负还是相对较高。此外,我国税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阶段投入少,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在基础研发、实践开发及试用阶段,相关经费成本投入大、见效慢,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见相关企业压力较大,迫切需要政策支持。

(三)骗补套利问题频发

在政府财政补贴的激励下,2014年和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2016年产量进一步增长至51万辆,同比增长51.7%,是全球其他地区的2倍以上。然而,这种跨越式增长,并不是市场自然需求导致,而是由于存在道德风险,生产厂商被巨额财政补贴蒙蔽了双眼,非法骗取政府补贴牟取暴利所致。如在2014—2015年间大量涌现的“租赁公司”,有些甚至是生产企业另开的小公司,专为牟利所用。生产企业仅生产出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零件电池,加上一个汽车外壳,即将电动汽车卖给了自己的租赁公司或买通第三方收购。在获得补助后回收电池,即可投入下一轮汽车外壳的“制造”。一系列的骗补问题,严重阻滞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而是带来数字的虚增、财政支出的浪费。

骗补事件的发生,暴露出财政补贴政策的某些漏洞,例如仅以某些汽车零部件为标的补贴,未审核汽车是否达到技术性能的合格标准,生产汽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时,也说明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在生产、销售环节监管不力,未能有效排除生产商非法牟取暴利的行为。

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完善现有汽车产业发展税制的总体思路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应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对其更强的导向性,改革现有汽车产业税制,构建逐步抑制传统汽车产业发展,鼓励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的税制。现行的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各式税收政策零散,多见于部门各项文件中。形式宽泛、信息滞后、缺乏针对性,不能准确应对新时期新能源汽车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故而,应尽快颁布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门税法,适当调整现有的涉及汽车产业的税种、税率或开征新的税种。

(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1.生产环节的税收政策建议

首先,对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零部件企业给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企业所得税上给予相应优惠政策,以利于促进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生产、研发及自主品牌创新。其次,对新能源汽车各项性能指标,如尾气排放量、混动车油耗量、纯电动行程里数等数据,评定其环保节能等级,对合格产品给予低税率的消费税和零税率优惠政策。最后,对取得规模效应及良好示范作用的企业给予一定程度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以利于行业促进良性竞争。

2.消费环节的税收政策建议

随着消费者市场的扩大与信息自由化,在消费终端设置多项优惠政策,例如给予更大范围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以及车船税优惠政策,会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起到刺激促进的作用。

3.税收征管的相关建议

首先,对于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市场的企业实行核准制度,审核其生产资格,提高准入门槛,同时有关部门须制定新能源汽车技术认定标准,防止劣质汽车投入市场。其次,应在环保税中增加有关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扣除,通过测算汽车各项环保指标,对节能减排的汽车免征环保税。最后,强化税收政策的杠杆性要适度,过度的税收政策可能降低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趋于稳定时,税收政策需逐步取消。

(三)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合理完善财政补贴扶持政策,在保证补贴政策总体平稳过渡的前提下,适当下调补贴标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避免新能源汽车产业过度依赖财政补贴、牌照优惠。政策扶持作用毕竟有限,一味追求数据上的增长,忽视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只会掩盖市场其他功能的发挥,导致空中楼阁,加重骗补套利的不法现象。

(四)其他配套政策建议

1.产业自身竞争力提升

首先,要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水平,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培养创新的设计理念;其次,要有效保证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质量,包括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与续航能力;此外,要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商业模式的创新,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等。

2.市场环境培育支持

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充电设施技术标准,加大地方政府对充电设施建设支持。要继续破除地方保护,开放市场,促进自由竞争。各地区要执行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市场监管,让消费者能够自由选择车型。

3.多行业新能源汽车推广

扩大城市公交、出租车、环卫、物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