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

摘 要:互联网时代,人们使用微信时,会通过朋友圈进行信息分享,这不仅是一种网络现象,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对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的原因进行探析,并得出三个原因,即构建理想自我、寻求身份认同和获得自我存在感。进一步探讨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人们能够健康地在朋友圈进行信息分享有所启示。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原因;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4-0139-03

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人们沟通社交的重要平台,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人们的日常社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技术的赋权下,人们的日常沟通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个体形象的塑造也由原来通过外表、谈吐、礼仪、举止等转为线上虚拟的社交平台之中。人们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来塑造自己的个体形象,这不仅是一种网络现象,更反映了存在的社会问题。本文对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理论基础

(一)自我呈现

关于“自我呈现”的含义,戈夫曼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社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表演,人们通过有计划的印象管理来选择性呈现自己想给他人留下的印象;并进一步提出“前台”“后台”,即一个人独处时可以看作“后台”,与人接触交往时就像是在“前台”表演。

Jones等人在1964年扩大了自我呈现的定义,认为人们在自我呈现的过程中企图控制他人对自己的个人特征的印象。这一研究使自我呈现理论自此跳出社会学范畴,开始融入心理学领域。

(二)个体形象

着名传播学者丹尼尔·布尔斯廷指出,形象是有计划产生的,个体根据自己想给他人留下的印象来选择性呈现给他人自己的形象,个体形象是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统一,是人们对一个人的整体评价,包括一个人的外貌、举止以及精神品质等。米德把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参考其分类,可以把个体形象分为“主我个体形象”和“客我个体形象”。“主我个体形象”是指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评价,包含对自己的期许,具有主观性和理想化的特点。“客我个体形象”是指他人对个体的评论与期许,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交往与互动而对个体产生的印象,具有社会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总体来看,个体形象是由多重形象叠加而来,是一个集合概念,具有主观性,不具有唯一性。

个体形象在社交媒体中的呈现不同于物体空间中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实际交往而产生的印象,它是通过个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呈现的文本、图像、互动信息等为载体,是个体通过有计划的管理选择性地呈现出来的。

二、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原因探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访谈身边的人得出发朋友圈的三个原因。

(一)构建理想自我

真实的自我是指个体的真实状态,是不加修饰的真实的个体。理想自我是指个体心理所期望的、想成为的想象中的自己,是虚拟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自我。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社会是一个舞台,人生就是一场表演,我们在前台演出,在后台才能放松自我,不用考虑个体形象,展现真实的自己。

微信朋友圈就可以看作“前台”和“后台”。在朋友圈信息发布之前,个体会预判该内容是否符合理想中的自我形象,进而对发圈内容进行反复检查、修饰,以求达到理想状态。例如转发一篇文章时,会考虑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品位,别人看到会怎幺看自己等;发照片会进行精修P图,觉得精修过的照片才配得上自己的美貌,同时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去旅游发朋友圈时会定位,表示自己享受生活的状态,展现岁月静好的心理;发布的文案要足够优美和文艺,以彰显自己的文采等。选择性呈现是个体有意识地将部分信息过滤,在发布朋友圈时扮演“把关人”的角色,选择性地呈现自我积极美好的一面,而有意地避免或弱化自我消极邋遢的一面。这种展现理想自我的行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美、认可、羡慕和崇拜,以此来满足实现理想自我的虚荣心理。

(二)寻求身份认同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身份认同的概念,即社会个体在心理上得到一种归属感的具体体现。加拿大传播学者泰勒认为,身份认同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社会学上和心理学上,还体现为自我欲望的呈现,进而实现自我指导和构建“完美”的自我形象。身份认同可以分为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

自我认同就是进行自我形象和虚拟身份的培养。在塑造理想自我时,也会朝着理想自我的方向努力。如在转发朋友圈时,首先会熟知这篇文章的内容,内容符合自己的身份;其次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内容符合自己的“三观”和审美;最后认为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高度,达到了理想自我的要求。久而久之,虚拟会向现实转变,个体会受文章观点影响,会受到知识的熏陶,无意中提高了自己的领悟和感想,向理想自我靠近了一步。同时,朋友圈的点赞评论会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个体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加强对自身积极的认同感。

(三)获得自我存在感

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存在感是一种自身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识。当代青年人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以张扬的个性显示自我,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同,想要拥有强烈的自我存在感。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表现就是希望朋友圈发布的内容能得到互动,对点赞和快速回复有所期待。随着点赞和评论的增多,他们收到关注的满足感和存在感增强。一些正面评论和点赞会使他们感到被重视、被认可、被崇拜。他们以得到外部回应来感受自己的存在感,因为微信属于强联系为主,弱联系为辅的社交平台,微信好友大多是与自己有着强关系的亲人朋友等,渴望被熟人关注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欲望,这种欲望的满足就意味着个体获得了相应的存在感。他们的认同会使个体感受到自尊和自我实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强烈的存在感。

三、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一)正面影响

1.记录生活,保存记忆。由于微信的强联系属性,微信好友大多是认识的人,这就减缓了人们对于信息泄露的担忧,进而把微信朋友圈当作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快节奏生活环境下,大多数人不再有时间有精力用日记记录生活的点滴,朋友圈成了他们的主战场,他们把有趣的、好玩的、有意义的生活记载下来,有图有文,日后翻开朋友圈便有了从前的痕迹。以朋友圈为载体,在互联网平台上,永远也不会丢失,又能满足人们记录分享的欲望。

2.随心分享,自由表达。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人们可以在朋友圈里随心所欲地分享自己想分享的东西,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观点,可以随意表露自己的心情与感想。他们可以在朋友圈记录日常,可以转发文章,可以表达看法,可以尽情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发泄自己的情绪等。

3.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所以有时候不管距离远近,都会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便减少了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而微信朋友圈的动态评论可以加强彼此的沟通,增进彼此的感情。朋友圈的互动也日益成为人们交友增进感情的工具,可能出于对某个观点的认同,可能出于某个兴趣相投,在朋友圈的互动下,发现彼此契合的灵魂,或许你们就成为了好朋友。互联网时代下,很多交往始于网络,给彼此留下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通过浏览朋友圈获得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微信朋友圈扩大了交友的范围。

(二)负面影响

1.私人信息不恰当暴露。有人曾说过,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微信作为社交平台,虽然是强关系为主,但依然面临着数据安全问题。人们即使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希望自己留有私人空间,即积极独处。积极独处对个人情绪舒缓、压力释放等具有积极影响。但随着交友范围的扩展,朋友圈呈现泛化的趋势,很多微信好友仅有一面之缘,从来没有互动。这使得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分享行为受到很大限制,面临着隐私泄露等问题。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过的信息就是一种个人信息的陈列,若不主动删除或者设置权限,发布过的内容就会一直陈列在那里,他人可以随时翻阅。私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难以由当事人意志控制,这种风险的存在限制了人们在微信朋友圈进行信息分享的行为。

2.引发个体焦虑。由于用户在朋友圈一直展现的是理想自我,进行的是“前台”表演,这在信息冗余,社交拥挤时极易产生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每当发布一条动态,都要考虑别人会怎幺看,是否符合自己的理想形象,是否符合他人对自我的认知,处于一种表演和紧张的心理下,长此以往,容易引发个体焦虑,甚至还会迷失自我。对构建理想自我、寻求身份认同、获得自我存在感的过度追求会让个体产生朋友圈情结,每发布一条动态都在期待着他人的点赞和评论,一旦收到的回复没有达到预期,就会产生焦虑和不安。个体活在虚拟的世界中,一旦走进现实,就会缺乏安全感和自信,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学习和生活。

3.助长虚荣心理,影响判断力。微信的强关系属性使微信好友大多是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等,个体发布的朋友圈内容不管是什幺,出于情谊和其他因素,微信好友们总会象征性地点个赞以示支持,他们大多不是真的为你所发内容点赞,而是支持你个人而点赞,但是很多情况下,个体并不会考虑这方面因素,而是觉得自己的输出是有益的。微信好友们的无条件支持可能会使个体盲目自信,引起其虚荣心,错误地认为自己很有影响力,进而影响对事情的判断力。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过上述讨论,得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的原因主要是构建理想自我、寻求身份认同和获得自我存在感。构建理想自我多从自身角度出发,朋友圈发布内容时会考虑是否符合理想自我的身份,进而对发圈内容深度加工、修饰,打造出匹配理想自我身份的文案或图片。寻求身份认同既包括个人身份认同,又包括他人身份认同,个人认同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自我影响,可以使现实中的自我向理想中的自我靠近,他人认同是站在他人的视角上来看,每次发内容时都会考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求获得他人的认同。获得自我存在感是指通过朋友圈点赞、互动等获得自我存在感。

(二)建议

1.发布信息时,要注意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随着朋友圈的泛化,微信好友已不仅限于熟人,还有很多微商和素不相识的人也成为微信好友的一部分。因此,在发布个人信息时,要注意隐私保护,如重要信息可以马赛克或者选择不发布,位置信息尽量不透露。此外,也可以选择对外公布的天数,如仅三天可见,或者发布内容时选择仅谁可见,对谁不可见,对微信好友进行分组设置权限等。

2.努力上进,做真实的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印象中,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什幺样的人,并为之努力。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才是主角,真实做自己。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努力上进,不断向理想自我靠近,同时要敢于正视真实的自己,不依附于他人的看法而活,脚踏实地,做真实的自己,减少焦虑。

3.理性看待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对于他人的点赞和评价要理性看待,他人可能是出于礼貌和支持象征性地点赞,有时并不是认同你的观点或者觉得你做得有多好,所以不要把他人与自己的互动看得太重要,更不能以此产生自负、炫耀心理。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更不要依附于他人的赞同过活,觉得自己很厉害;不要活在虚拟的世界,要在现实生活中多充电,没有必要发朋友圈炫耀,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炫耀不可取,但是可以在朋友圈分享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许,而是为了让生活留下痕迹。

参考文献:

[1]  谭春辉,王一君.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情报,2020,(2):84-95+102.

[2]  李艳玲.微信朋友圈自恋式现象传播心理研究[J].出版广角,2018,(14):83-85.

[3]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李耘耕,朱焕雅.朋友圈缘何而发:社会心理视阈下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J].新闻记者,2019,(5):25-35.

[5]  余梦月.微信朋友圈第一人传播效果研究[J].传媒,2019,(10):91-93.

[6]  韩新明.基于行为分析的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模型[J].现代情报,2018,(7):62-66.

[7]  王逸芸,张明新.“看不见”的紧张和不安:微信朋友圈中的社交焦虑[J].新闻爱好者,2020,(5):49-54.

[8]  刘茜.青年用户微信朋友圈隐私管理动因研究[J].当代传播,2019,(4):84-89.

[9]  王玲宁,兰娟.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一项基于虚拟民族志的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2):115-125+128.

[10]  洪杰文,段梦蓉.朋友圈泛化下的社交媒体倦怠和网络社交自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2):76-81+85.

[11]  汪雅倩.焦虑视角下强关系社交媒体不持续使用研——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新闻界,2019,(10):81-91.

[12]  吴海婷.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表露及其动机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7,(3):92-96.

[13]  辛文娟,赖涵,陈晓丽.大学生社交网络中印象管理的动机和策略——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情报杂志,2016,(3):19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