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铧怡

摘 要: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塑造人三观、规范行为、夯实基础及培养素质的重要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具有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等特征,在小学教育阶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行政管理、使得行政管理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出正面导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行政管理;小学教育;制度建设

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塑造人三观、规范行为、夯实基础及培养素质的重要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国新增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为我国小学教育阶段输送人才,说明了国家对小学教育的日益重视。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具有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等特征,正因如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行政管理、使得行政管理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出正面导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小学教育行政管理者来说,需要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更新与其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完善教育行政管理手段,从而推动与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为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塑造培养自身素质、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提供保障。同时应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及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综合素质及地方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行政管理政策,以期其发挥良好的作用。

1 在教育行政管理实践中实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此理念运用到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中,则表现为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重视其基础、过程、质量、效果、落实等项。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学校及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精细化管理从细节着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行政管理中起着尤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加强德育,制定相对完善并可以切实实施的实践条例引导学生遵守,并可制定“道德小标兵”等荣誉称号鼓励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安排师生对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灭火器的使用等项目进行实践演习;鼓励学习,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等。同时对学校各项的工作定期检查,保证质量,落实到位,力求将校风、校纪建设提升到更好。另外,学校应定期开展教职工考核评估等工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创新,锐意进取,以学生为本,让教学管理工作得到切实有效地施行,将教育行政管理强调和细化到每一个细节。

2 完善学校自身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是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仍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校的管理体系过于程序化,缺少灵活性,不仅影响学校的管理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学质量下降并且打击教职工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完善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作出相应改善,在教育行政管理在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首先,应规范、制度化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科学化管理,做到有制可依,有制必依,权责明确,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提升效率。并且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避免盲目,生搬硬套。同时,不断的完善与之对应的考核体系,激发教职工的潜力和责任意识,推动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应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实际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始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人在教育中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个性、尊重个性、尊重每一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和价值,去培养创造性人才。同样,学校在制定教职工相关行政管理制定方面,也应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量化相关人员工作的过程,细化、标准化其工作,给予教职工们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第三,应积极更新相关常规管理制度。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教育行政管理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相关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也应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在其落实与执行过程中,也需时常反思自身尚存在的不足,精益求精,以求能发挥出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价值,为教育行政管理实践效果的发展保驾护航[2]。

3 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如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物质文化是实现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极富创造力的一个时期,完善的校园设施、良好的校园氛围将为学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与精神感染,学校作为学生长期学习的场所,合理的布局、特色的文化墙、完善的学习设备可以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其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也通常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作为校风的载体,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起到激励作用,催人奋发上进。学风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行为、生活、卫生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的学风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起到积极地作用。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与作风,是教师道德素质、专业水准、理论水平、等素质的综合体现,教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侧重点。教师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尤其对于三观还未形成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得德行作风更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没有良好的教风就很难产生良好的学风,故在教育行政管理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之一的教风建设应作为重点进行建设,以期发挥正面导向作用。

4 全面提升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素养

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拥有一批优秀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人员配置合理的行政管理队伍[3]。首先,应建立相对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增强管理者与时俱进的意识,定期对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交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素质,同时营造教职工学习氛围,使其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修养,当作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实际需要,并不断地从教育行政管理的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其次,要鼓励管理人员树立创新观念,通过制定一些激励政策,鼓励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管理实践,通过创新方式的方法以期提升其管理效率;第三,培养管理人员的执行力。执行力是一名教育行政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没有良好的执行力,一切都无从谈起。工作须有计划,有总结,严格保证执行效果,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第四,培养教育行政管理者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管理者、教师、学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无论是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亦或是管理者与学生之间都存在着相应的对应关系。教育行政管理、教学实践的每个步骤,都依赖于相互之间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的协调沟通能力。沟通方式是多种的,这就需要教育行政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与之相对应的能力。此外,还需要建立监督体制及奖惩制度,通过实践的方式,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水准与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于考察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可以考虑解除劳动关系,要保证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进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外交流,吸取其他学校的优秀实战经验,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教学水平,不断结合实际情况对自身的教育行政管理方案进行总结优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学校在行政管理方面应当多下功夫,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完善各管理体制、学校文化及管理者自身素质的建设,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处于限制民事行为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为我国教育事业长远蓬勃的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实践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曾尤.探索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针对性和实践效果[J].新课程(综合版),2018(06):222.

[2]黄德贵.小学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12):276.

[3]王世军.浅谈加强中小学学校管理的几点做法[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