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朝

(江苏省吴江市黎里中心卫生院 江苏吴江 215200)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一。老年人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发人群,并且在临床症状、伴发症和治疗方面有许多突出的特征。笔者收集了我院近3年来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共38例,并与同期收治的青年患者33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38例中(老年组),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8.2岁,病程20d~15年,平均5.5年。消化性溃疡青年患者33例中(青年组),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6.5岁,病程30d~8年,平均3.5年。

1.2 诊断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了电子胃镜检查,并根据病理切片结果予以确诊。

1.3 临床表现

老年组不同程度腹痛20例,大部分为胀痛或隐痛,无腹痛者18例;反酸、嗳气28例,呕血、黑便23例,食欲不振18例,头晕目眩、浑身乏力7例,胸闷、心悸2例。青年组不同程度腹痛22例,大部分为饥饿痛,无腹痛者11例;呕血、黑便17例,反酸、嗳气15例,食欲不振8例,头晕目眩、浑身乏力4例,胸闷、心悸2例。

1.4 伴发症

老年组25例患者伴有一种或多种其它内科疾病,其中高血压12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10例,胆囊炎等7例,恶性肿瘤4例,脑血管疾病1例。青年组伴有高血压5例,胆囊炎2例。

1.5 治疗效果

老年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方法痊愈或好转者34例,占89.5%;内科治疗仍出血或穿孔改行手术方法者2例;死亡2例,占5.3%。死亡病例均伴有恶性肿瘤,直接死亡原因分别为失血性休克和肠梗阻继发感染性休克。

2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个消化器官和多项生理功能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减退,主要表现为对疾病的反应性低,免疫和愈合能力差。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分析,老年人的胃肠黏膜对病菌的防御能力降低,黏膜血供状况不佳,应用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Hp感染等。其中Hp感染率会逐渐随着年龄增长而表现出增高的趋势[1]。具体来说,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呈现以下特点。

2.1 临床表现

老年患者症状自觉方面往往比较迟钝,同时多种溃疡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病程相当长,腹痛的临床表现不是特别突出,且没有规律可循。在本组资料中腹痛20例,占52.6%,大部分为胀痛或隐痛。老年患者大多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非常容易被误诊。因此,当怀疑为消化性溃疡时,如身体状况允许应行电子胃镜作深入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时给予治疗。

2.2 并发症

(1)出血据有关资料报道,消化性溃疡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并出出血者在半数以上,这一概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大[2]。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动脉硬化,心脏和循环功能都有所减退,进而导致胃肠黏膜长期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使黏膜发生损伤和糜烂,并且溃疡愈合相当困难。有些患者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症,长期缺氧和酸中毒,影响了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正常发挥,加重了胃黏膜充血、水肿和损伤[3]。老年人因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服用的药物中包括了非甾体类抗感染药或扩张血管的药物,这些药物会对胃肠黏膜造成直接损伤。有的患者应用较多的抗凝药物,严重影响了凝血功能,导致出血。在本组资料中,1例因出血不止改行手术方法治疗,1例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2)穿孔老年人对症状的感觉不敏感,而消化性溃疡没有比较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溃疡病灶大且深,穿孔比例是年青人的2~3倍。

(3)幽门梗阻消化性溃疡中的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管溃疡可导致局部的胃肠黏膜严重水肿,进而产生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全身衰竭,就诊时老年人并发症多,极易掩盖消化性溃疡病情,仅凭临床经验很难作出正确的诊断。

总之,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较中青年人有显着特征,对疑似病例应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4~392.

[2]袁晓英,向明确,常杭花,等.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病的差异[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3):206~207.

[3]马素云.老年性消化性溃疡130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