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文丽

(江苏省常州交通技师学院,江苏常州 21301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考

干文丽

(江苏省常州交通技师学院,江苏常州213016)

面对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传统汽车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能源、环境和安全成为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主题”。其中,能源与环境问题作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制约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更成为重中之重。文章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中国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思考,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

新能源汽车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1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纵观世界各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强力引导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比如2007年l1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2010年9月8日,国务院确定加快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除了政策指导,我国政府还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我国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第一次是在奥运会期间。另一次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 这些由政府推动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活动,不仅有利于推广大众的低碳环保意识,还提供给新能源汽车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成为众多新能源车企推广宣传及自我提升的机遇。

1.2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角,汽车企业担负着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重任。近年来,国内车企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及其产业化进程。比亚迪、奇瑞、东风、长安、上海汽车、一汽集团等是主要的参与者,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多款轿车、客车及客车底盘。

在众多汽车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车企是比亚迪。比亚迪的成功说明了我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实力。

2 对中国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思考

2.1优势

我们国家发展电动汽车有相当好的基础。生产电动汽车关键的三个组成部分:电池、电机、电控。首先我国电池是仅次于日本和韩国的全球第三大锂电池生产国,占全球25%的份额。但目前主要用于手机、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转向动力电池的生产。我国也是锂资源储量大国,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动力电池的主要性能明显进步,初步具备产业化能力。

在车用电机方面,我国是工业电机生产大国,有较强的电机技术基础,节能汽车整车已进入到规模化应用阶段,前期是城市公交,现在乘用车产品也越来越多,比如比亚迪、郑州日产、奇瑞、长安等都有混合动力性汽车生产上市。我国的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初步发展,部分城市已形成网络雏形。

2.2在新能源车辆推广中,不必急于催熟纯电动汽车

在严峻的环境、能源困局下,车辆的部分电气化或完全电气化是支撑汽车保有量继续增长的重要应对手段。 但前几年,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服务以及市政用车领域的示范推广应用并没有取得预想的良好结果和如期完成规划目标,示范应用推广的实际情况让人难以满意。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车辆动力电池较易报废,其技术亟待进一步提升,价格需要进一步下降。否则,动力电池屡坏屡换,无形中增大使用成本。在使用新能源车型之后,城市公交系统的运营成本不减反增,每年总体亏损成百上千万。这直接造成理想与现实的脱节,政府推广兴致勃勃与用户兴趣索然对立的剃头匠担子一头热。

为了在私人消费领域不重蹈覆辙,就必须吸取此前的教训,重视市场机制,考虑用户接受程度,选择一条合适的技术路线。必须要让用户真正感受体会到车辆由燃油化转向电气化之后较大的经济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才会有不竭的推动力。

纯电动车是终极目标,但插电式混合动力是目前最为现实的选择,要顺利达到平均油耗的要求,车企不妨在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多下功夫。

3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目前随着国家各项支持和扶植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国内各汽车厂商几乎都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计划。而中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时面临着许多与美国相似的问题,如核心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迫使家电网等设施的升级改造、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等。

法国能够超越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具有一些值得参考的做法。作为节能减排的示范,从2013年开始,法国规定国有部门采购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至少要达到采购数量的25%。但如何让传统汽车的消费者转向电动汽车,是考验政府的一道难题。法国对电动汽车采取了不同补贴标准,每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的补贴额度在5000欧元到7000欧元之间,而混合动力车补贴额度略低,最高额度为4000欧元;并且政府取消了只有私人购车才能享受补贴的规定,现在企业或公立机构购买也一视同仁。

互联网上也有言论认为中国需要警惕新能源汽车产业误人歧途,有人甚至认为所谓新能源汽车产业本身是西方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阴谋,目的是扼杀中国自主汽车发展技术.诱导中国将巨大的资金投入到虚无缥缈的概念中去,最终拖垮中国经济。因此,鉴于美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经验,中国应避免美国式的各种技术齐头并进发展,吸取世界其他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根据我国国情做出正确判断,政府应尽早确定产业发展路线,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中去,避免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念化、形式化、运动化。

4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4.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测试评价能力。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方面考虑,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想要规模化、产业化地走向市场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难题。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不明晰。有些政策没有足够的战略高度,缺少一个整体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没有发展重点,没有发展路线,这样势必会分散有限资源,让整个产业的发展都找不到方向。

(2)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仍然不高。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就已经开始着手研发新能源汽车,到目前为止,应该说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个别领域,比如锂电池开发还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然而整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还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如:传统汽车技术差距影响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有待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环境亟需改善。

(3)走政府化还是市场化之路。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的推动离不开国家的扶持、管理机构的公平决策和有效管理,但是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不能越俎代庖,替代企业的市场行为和角色。

(4)电动汽车职业教育滞后将拖累电动车普及。随着各地补贴政策的逐步落实,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真正进入产业化元年。而电动汽车的制造和应用不仅仅需要研究、设计人员,还需要大量的生产、维修、销售和技术支持人员。试想,电动汽车谁来生产、谁来销售、谁来维修呢?若电动汽车职业教育不被社会所重视,电动车普及的理想恐将大打折扣。 当前制约电动汽车职业教育展开的因素有:缺少职业技能标准、缺乏电动汽车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缺少电动汽车教学设备、缺少电动汽车职业教育的教材和讲义、缺少电动汽车职业技能训练的师资。

(5)电动汽车尚无专属保险,售后服务体系待加强。配套服务体系有待加强,除了保险之外,包括电池更换回收以及二手车的流转等都成为车主期望解决的问题。目前来看,仅推动新车销售,很难真正形成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运营与推广。

(6)配套设施建设缓慢。配套设施建设缓慢:事实上,充电桩缺少是城市新能源车私人化、商业化普遍遇到的问题。

4.2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和发布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安全法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条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帮助汽车企业少走弯路。

第二,完善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激励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政府应重新审视现有的科研体制,防止少数企业的“拼装”车骗取国家补助和科研经费。在明确支持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前提下,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把钱分配给真正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加速相关技术的研发。

第三,适时颁布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和私人购买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免购置税和消费税,或给予现金补贴等方式激励消费者购买。此外,还要加强节能环保宣传,转变消费者消费观念,提倡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四,合理规划插(充)电基础设施。充电基站的建设前期投资大,风险高,具有强外部性,是适用于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产品,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充电基站的分布。此外,插电式电动车还有一个充电或更换电池的商业模式问题,需要在试点中进行方案选优。

第五,电池领域:支持铅酸电池和锂电池共同发展。支持铅酸电池提高比能量和充放电特性的研究;支持锂电池提高安全性的研究;支持超级电容等技术的研究。

第六,新能源电动汽车标准方面:不能完全用燃油汽车的技术标准来要求电动车;不照抄国外标准;不照搬个别企业标准,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广泛征求国内电动车企业的意见,制订符合国情的电动汽车统一标准,以利于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七,新能源电动车型方面:不局限于高性能车型的研发,从国情出发,优先发展微型、小型纯电动车,大力发展普及低速车,满足广大用户遮风挡雨的代步工具需求。由市场来评判产品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第八,加快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要尽快研究新能汽车未来的职业需求,认真地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鼓励和资助中职、高职院校开设新能源汽车服务和维修专业,同时开展在职培训,以应对未来电动汽车应用高潮。

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补贴标准的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将更接近于普通消费者的可承受范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将大幅度提高。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最多占总销售的15%,剩下85%仍然是以石油为主要能源”。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期间必定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应当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从现在起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关键阶段,努力奋斗,完成中国汽车产业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升级换代,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

[1]何洪文.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 2.

[2]石川宪二.康龙云,余开江编译.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马银山.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运营知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 1.

[4]康龙云.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5]吴基安,吴洋.新能源汽车知识读本[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