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数学“三教改革”已刻不容缓,本文从课时压缩、分层教学、教材和教学方法上介绍了目前高职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强调基础课服务意识;教学模式专业化、智能化;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等方面分析了高职数学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够推动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数学;三教改革;教学改革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实际工作者对科学原理予以很好地修正时代。在我们教育事业方面,也必须有种种的发明。”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如是说。马卡连柯告诉我们教育事业不能够停步不前,故步自封,必须不断结合时代发展,去提出适合社会进步和需要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路,这样才能够永葆教育青春,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和生力军。2019年1月,国家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正式提出推动“三教”改革。在中国深化供给侧改革,布局新的产业结构,亟须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继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三教”改革正是实施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思路的抓手,正是要解决“谁来教,教什幺,怎幺教”关于职业教育最基础的问题。而对于职业教育进行“三教”改革,公共课的改革尤其是高职数学的改革刻不容缓。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历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职数学不仅承担着工具性的作用,即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对接专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专业知识中的数学部分,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提升学历(高职升本科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其重要性自不必说。高职数学在如此重要的背景下,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高职数学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思路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高职数学的“三教”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高职数学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思政融入较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高校要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高校不仅要成为培养专业型人才的主阵地,更要担负起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人的责任,这一点在职业教育中更需要重视。

在新的形势下,职业教育不但要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而且要加强素质教育。但在数学教学中,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数学中的课程思政内容有待加强。客观来讲,数学相较于其他专业课来说有其特殊性。数学课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主要讲解的是定义、概念、定理、推论、公式、图像以及习题,确实很难从这些之中找到合适的思政点进行讲解。排除客观因素外,数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愿意跳出“舒适圈”,这就导致了数学课越难融入思政点就越不想融入思政点,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教学课时逐步减少

在新形势之下,我国职业教育主要集中精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职业教育重点就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此种背景下,职业学校必然会增加专业课实习实训的课时量,压缩包括数学在内的基础课的教学课时量。在某种程度上就为数学教学带来了较大压力,教师需要在“裁剪”之后的课时上完成教学任务,这无疑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倒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因此,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三)分层教学细化略差

由于国家不断打通职教升学的途径,高职院校的生源来源广泛。以天津市高职院校为例,生源包括普通高考生源、春考高考生源、3+2、五年一贯制、高职扩招等,其中普通高考生源还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同时,高职院校的生源数学基础差异较大,表现在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中的很多专业比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在招生时是不分文理的,这就出现了一个班里面即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的情况;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高等数学的知识都下放到高中进行教学,而每个高中学校对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也导致了生源数学素质参差不齐。针对以上情况,虽然高职院校普遍都不同程度地进行分层教学,但是更有针对性、更加细化的分层教学亟须布置和操作。

(四)教材与专业匹配较低[1]

经过多年职业教育的摸索和发展,高职数学配套教材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和进步。早期的高职数学配套教材实际上就是本科高等数学教材的简配版,注重的是理论性、系统性以及逻辑性,里面还是由大量的数学定义、定理、公式、推导组成,内容上难度颇大,尤其是大量的公式推导部分晦涩难懂。这样的教材实际上有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性较强,与实际生活几乎不存在联系,导致学生积极主动性不高,学习兴趣逐步减弱;二是没有很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量的推导过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就会本能性地选择逃避。有些学生即使自律性强,也是也很难理解这部分。高职数学配套教材内容没有与专业课互联,也就是说高职数学没有完全具备服务于专业课的功能。这些年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职业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版了大量的校本教材,高职数学教材有了极大的改善,教材内容上不再是简单重复本科高等数学教材,而是删减了大量不必要的复杂的证明和推导过程,或者将晦涩难懂的部分标注为选学或者进行删除,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高职数学教材的可读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意愿以及增加了学生黏性。但是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对高职数学教材要有更高的要求,高职数学教材的工具性也应该更加得以体现。

(五)教师教学创新欠缺

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极其丰富的,但是随着职教大发展以及教学理论的不断推陈出新,高职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就需要不断地做出调整。高职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现有以下几点问题:

(1)不能和专业知识点产生有效互联。高职数学教师不能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产生有效联动,这样也就失去了数学作为基础课服务专业课的作用,让学生产生了数学无法解决专业问题的想法,从而也就减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缺乏“互联网+”的思维。现在的普通高职院校普遍配备了智能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职业院校教师基本完成了从手写板书到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渡,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老师仍然没有做好运用新媒体技术教学的准备,没有形成“互联网+”的教学思维,这实际上失去了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的认同。

二、高职数学发展对策分析

(1)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我们应该确认的是课程思政不等同于思政课程,我们不是在高职数学课上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而是让思政点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构思,同教学基本内容巧妙融合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内容。其次,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思政的意愿以及是否自身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情操是课程思政顺利开展的关键。

挖掘高职数学课堂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是课堂教学的关键。①善于发现数学之美。我们在每一章节讲解数学思想时,可以深入给学生讲解一下数学思想的发现过程、背景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小故事。比如,在讲解数学极限思想时,可以着重讲解一下数学的极限理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完善的过程,期间更是有我国古代科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作为中国最早的极限思想汇聚于极限发展的历史中,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多了一份崇敬之情,领略到数学之美。②充分与知识点结合。挖掘思政元素的过程就是在对课程进行不断的精细设计。思政元素的设置不能生拉硬套,而是要与知识点巧妙结合。比如,在讲解函数的极值内容时,通过观察函数曲线的上升和下降,可以引申出人生的起伏变化,要有一颗淡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③浓烈的家国情怀。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在讲解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的过程中,可以多穿插数学家的经历以及他们的小故事,尤其是中国科学家及其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奋斗的故事,比如1936年华罗庚毅然决定从英国剑桥大学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等感人事迹,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心、家国情怀[2]。

(2)高职数学课服务于专业课。高职数学一直属于公共基础课,各院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均有沿袭传统。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到来,我国更加重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数学如果继续延续之前的思路,即过分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那幺就无法服务于专业,最终导致基础课脱离专业。在此情形下,只有结束基础课和专业课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摆正基础课的位置,深入贯彻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的理念,才能够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的目标。

高职数学教研团队要与校内各专业带头人及专业教师进行积极沟通,要充分了解校内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各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以及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程度和主要的需求部分,同各专业教师共同制定高职数学的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以及拟定教学计划[3]。同时,高职数学教师也要进行相关专业学习。专业学习的形式可以是自学、网络培训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相关专业课教师对数学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座谈研讨以及沙龙活动等。这样做的好处是数学教师对相关专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明确各专业需要哪部分数学知识,然后进行重点讲解,做到“精准打击”,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思路也就是实现了更细化的分层教学。

同时,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的教学思路也必须体现在高职数学配套教材上,其中大力发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是出路。①校本教材要对数学知识重新进行梳理,精简内容,降低难度,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证明推导过程进行删减或者变为选学部分,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接受;②校本教材要努力寻找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结合点,教材中要大量引用专业案例,专业案例要集中体现专业特点,同时案例也要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也就是案例也要“接地气”,这样才能够实现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效互联,同时提高学生对高职数学的兴趣度;③校本教材要加入数学软件学习的内容。学生学习数学软件,不仅可以增强数学的工具性属性,方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比如函数中的曲线,还可以解决专业及实际中的应用问题,使得数学落地生根,而且由于学习数学软件就是数学与计算机的融合,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数字编程能力;④编写校本教材也要有“互联网+”的思维,教材可以收录慕课等在线精品课程以及大量的与专业相关的案例视频,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查漏补缺、知识扩展,形成数学课和专业课的线上与线下互动。

数学课在服务专业的同时,有些问题也同样需要进行规避。比如数学课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以及校本教材的编写是数学团队及专业团队沟通的结果,但是不能由专业课团队进行主导,这样实际上就成为“外行人领导内行人”的局面,结果就是破坏了数学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合理性,教材删减须适量合理。由于基础课面临课时压缩的压力,教师在追求实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采用“短、平、快”的教学方式,知识点难免不够系统和完整,要避免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3)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无论是“教什幺”还是“怎幺教”,教师都是根本。公共基础课教师首先应该树立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的意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高职数学教师要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掀起新一轮的教学改革。①基础课教师要积极“走出去”,长久固定环境下的封闭教学势必会导致自己形成教学上的思维定式,限制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组织公共基础课老师到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大学进行参观学习,多组织相关教育专家、名家进行校内讲座,提供更多的基础课教师的校外培训机会,不断提高基础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提高举办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赛的频率,积极参加大赛,比如全国大学生建模大赛,以赛代练提高业务能力。②高职数学教师要注重与专业课教师进行集体教研。通过集体教研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注重专业案例的嵌入和选择,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设置要生活化、专业化,使学生同时学习到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③高职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教学。智能化教学的时代已经开启,高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搭建班级交互平台共享资源,提前发布专业案例导读、教学内容、教学课件等资料引导学生进行预习,通过线上分组、在线抽查、随堂弹幕等功能增加师生互动和课堂趣味性,随平台创建问卷调查、小组作业、课后答疑、教学评价等强化反馈机制。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它不仅是各门学科的语言、工具,而且是知识探求的重要手段。数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分量也自不必说,但是,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以及我国要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决心,数学教学再也不能一成不变,故步自封。必须要掀起一场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作为高职数学人,我们必须锐意进取,在教师思想、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上取得更大的突破,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快地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强国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裕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与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02):35-37.

[2]刘淑芹.高等数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36-37.

[3]鞠红梅,田立平,王莲花,等.立足专业需要,深化数学类公共基础课改革[J].高校建设,2014(1):49.

基金项目:天津工业职业学院2022年度科研计划项目《高职数学“三教改革”有效路径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2222)

作者简介:张超(1988— ),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工程数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