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艳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1 概述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专业融合成为现代科学的一大特征。对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往往都是深度融合了至少5个以上传统专业,通过单向移植、双科融合、多元综合、侧面断析、跨域比较和超越提升等交叉融合机制,实现了行业的高速发展[1]。

新兴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旺盛与迫切给教育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为了改进人才培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匹配和脱节现象,这主要由以下两点原因造成:第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即学生在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之间缺乏衔接,导致缺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第二,学生在产品制造全流程中缺乏感性认识,缺少全流程的系统思维能力,以及缺乏完整的、相互联系的知识观,导致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相脱节。

2 探索思路

首先,高职院校传统专业以技能培养为主导,以岗位职责为目标,“一人一技一岗”,学生毕业后可以快速承担企业某项具体工作,这种“专而不通”的人才在以往十多年内一直受到企业的认可。但在近年来的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转型的阶段,人才与岗位匹配性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所以企业希望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又专又通”的人才。各高职院校探索了产教融合的各种培养模式,但效果并不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二是新兴行业各岗位复合型需求导致知识量的几何级增长所引起的“通而不专”,甚至是“不通不专”问题。企业对于“通”的要求,企业内部人员能够达到得寥寥无几,整个行业专家也是凤毛麟角,所以高职多专业融合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新工科高职教育的首要问题[2]。

其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是高职教育的另一对矛盾,一方面专业交叉融合,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保障。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制造在各行业的逐步推进,各行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需要在不断实践中精进动手能力。学生的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如何在短短三年的高职教育中规划及实现,是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高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既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等为核心,并以新经济、新能源、新业态、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的迫切需求,又是我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倡议与战略的重大部署[3]。学生的培养效果最终要靠社会检验,高职的教育既要面对当前,更要面对未来。尽快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复合人才培养之路,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

3 高职复合人才培养探索

3.1 “专业集群”升级为“行业集群”

专业集群是高职教育体系架构中对于专业融合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空间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很早就已存在,比如机械行业的发展中需要大量与电子专业知识体系融合,出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并归类于机械专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数据安全的应用与管理中形成了信息安全专业,归属于计算机专业中。对于早期专业融合涉及专业数量较少的情况,重新定义一个新专业,并归于一个原有专业集群中作为衍生专业,在一定阶段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融合专业越来越多,融合深度不断加强,新的行业已经很难归属于原有的某一专业中。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许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都由传统机电专业衍生而来,然而机械、电气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多专业的课程组合给学生带来了较重的负担,致使学生毕业后什幺都了解一些,但到具体岗位,适应性较以前还有所减弱,仍需要大量的岗位培训。原有的这种扩充专业的形式需要重新布局,以适应社会发展。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跳出具体院系,由智能部门牵头,跳出专业限制,客观全面地对行业的需求及发展进行分析,根据实际需求,有效地组织多院系多部门的合作,调动校内及部分校外力量,抓一个“行业集群”,运转起一个“行业集群”。

其次,在“行业集群”下设若干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数量及专业领域根据学校已有的基础专业和“行业集群”中相关应用技术集成组合。

最后,每一“行业集群”中选取既能反映关键技术又能引领该专业群发展的一个专业,作为核心专业重点建设,确保专业集群结构准确对应企业需求,进而满足人才精准培养的需求。

3.2 “企业订单”转变为“校企共教”

订单式培养是通过校企合作来按需定做,既解决了企业急需专业人才而自己无条件培养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人才培养把握不准市场需求的难题,可谓一举两得。订单班近年来成为职业教育中比较受推崇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订单班的最大优势就是就业有保障,学生入学时就签订就业安置协议,两年专业知识学习,一年企业实训,入学即就业。然而这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经营理念、培养目标上的差异,一些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以缓解订单骤增带来的用工荒问题。与学校的合作过于形式化,课程改革和实施缺乏深入的合作,导致学生实际培养效果一般,将来的就业面比较狭窄,发展受限较大。

“校企共教”其本质意义源于通过院校和企业的协作,达到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合作模式能够形式多样,查验的标准是能否推动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三方满意程度怎样。形式上不仅局限于订单培养,还包括产教融合、联合办学、专业共建、创业基地共同建设、定向培训,企业产品和项目移植高校、共享高校教育科研成果、人才和设备共享等。

深入探究产教结合以及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共同育人模式,将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强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协作的核心目标。大力支持行业及企业为“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高职院校不同专业领域设定专项奖学金,以此来鼓励在实践技能、基础理论水平、创新精神、职业素养等各个方面综合表现优异的高职学生[4]。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3.3 “以赛促教”升级为“以距促教”

以赛促教是近年来高校较为认可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有利于多专业融合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各种赛事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各专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赛事的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和其他学生的差距,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尽管“以赛促教”教育方法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

(1)无法全面掌握知识。“以赛促教”强调实践和实例,但它无法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和技能。对于某些理论性和抽象的知识,学生需要通过其他教学方法来掌握。

(2)缺乏系统性。“以赛促教”注重实践操作,但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不能将知识点和技能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学生难以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时间和资源成本高。“以赛促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甚至耽误了学生正常的课程。

(4)容易使学生产生认知偏差。容易让学生形成基础理论用处不大,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容易让学生认为做出了样品就是解决了实际问题。

其实很多调查都发现学生进入职场时可能会经历一段适应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与公司的要求不符,产生一定的否定情绪。其实,如果将这个认知过程提前,就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提出的“以距促教”就是让在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与企业要求的差距、与行业水平的差距、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以及与不同教育体系下岗位竞争者的差距。实践过程中,我校在“以赛促教”的基础上,尝试了“以距促教”的多种方式,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3.1 参观行业展会

参观行业展会是让学生了解行业水平的好机会。在行业展会上,学生可以了解最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还可以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交流,了解行业的最新趋势和发展动向。此外,还可以参加各种论坛和研讨会,听取专家和业界人士的演讲和分享,进一步了解行业的发展和前景。

通过参加行业展会,学生可以了解到行业内的领先者和创新者,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从而发现自己与行业领先者之间的差距。同时学生可以增加对行业的认知和理解,了解行业标准和实践经验,发现自己需要提高的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竞争力。另外,学生还可以向专业人士请教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自身多专业融合的目标与计划,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3.3.2 参观顶尖企业

参观顶尖企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与行业水平的差距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企业的工作环境、文化和实践经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标准和实践。同时,学生还可以与企业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技能,发现自己需要提高的方面。在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行业相关的视频和案例研究,间接感受与行业的差距。

通过参观企业,学生可以看到实际的工作流程和现场操作,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各种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这种实地参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了解先进企业对人才多专业融合的需求,有的放矢,以在学习中努力达到与行业标准接近的水平。

3.3.3 实战训练

在工科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做出的产品可能在评分上得到了较高的分数,但在工厂中基本会被认为是不合格品,这虽然与教学目的与评价标准有关,但正是这种理念的差异,造成了学生进入社会后需要花很长时间进行适应,特别像智能制造这种多专业融合的专业,需要满足很高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指标,才能实现大批量稳定的生产。

实战训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式。模拟训练、实地实践、项目教学等都能较好地指导学生按企业标准来检验教学成果。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和企业共同制定的项目教学方式是否一致。项目教学是指以项目为核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学生在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过程中,获得多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综合应用。

实战训练中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增强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中协同工作,能够培养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方案探索中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竞争力。通过实战训练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工作需求和行业趋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跨专业综合技能提升。

4 结论

多专业的交叉融合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有机结合和全方位的支持。首先,需要尊重学习的客观规律,不能简单地课程叠加,而是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整合。

在教育目标上,需要坚持“厚基础、精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这是多专业融合的重要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造更加适合多专业融合的教学平台,让教师和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差距,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作用,即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技能和知识,不断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推动多专业融合深入的融合发展,需要行业专家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协同,产生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促进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这需要不仅专业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涉及跨专业的交流和思维,培养跨专业的思维能力和应对问题的综合能力。

最终,通过“厚基础、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行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这不仅能够满足行业对于多专业融合人才的需求,还能够为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开创一条新思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