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城市作为全球竞争的空间载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愈加显著,城市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区域特别是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未来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讨城市经济的科学内涵,并建立城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准确认识一个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提升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城”最早是一种防御设施和政治行政中心。中国历代统一王朝中的“城”有巨大的城墙环绕着,但更重要的,它们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是各级官署和官员的驻地。如《吴越春秋》中所说的“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前者强调说明城是“君”居住的地方,后者则是指人口密集聚落的军事安全设施。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前的“城”是“王公城市”、“官员城市”,主要是一种“消费者城市”,而不是“生产者城市”。这种“城”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还有许多显著的差别。

“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经济中心。与“城者所以自守”不同,“市”一直是远近四方的人们沟通、交流和贸易的场所。不论是城建立之前或是之后,也不论是设在城内或城外,“市”的名称所突显的始终是工商汇聚和经济中心的概念。“市”是市场经济的词源,中国古代的“市制”却是国家统治经济的典型,“市”被局限在“城”中的特定地点,随着城中市坊制度的瓦解,市场活动才突破市垣而分散到街坊之中。而欧洲的“市”,则更多地体现为城市逐渐实现自治的过程,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自治,是欧洲率先实现现代性突破的关键所在,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城市起源于“城”与“市”的结合,由城发展成城市和由市发展成城市,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国家一体化即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城与市这两种历史上不同实体逐渐合二为一,现代城市就这样出现了。所谓“城”与“市”的结合,既是指地理空间上的合一,也是指功能上和体制上的相互靠拢和融合,这种过程先是在欧洲发生,到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日本、中国等“后发”国家。城与市在政治功能和体制上的融合,一方面体现为现代城市继承了原来城的政区行政中心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体现为它继承了原来市的自治体制。

(二)城市的经济属性

产业革命前的城市大多不是经济性城市,基本上都是政治、宗教或军事中心。但是产业革命后,经济因素成为城市兴起和区位布局的决定性力量,专业化城市直接形成于经济因素,原来的非经济城市多数也逐渐转变为经济性城市。因此,城市的产生可以没有直接的经济因素,但城市的发展却离不开经济因素的巨大推动作用。

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是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不断聚集的过程,现代大城市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人口高度密集,再就是劳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城市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极,并通过城乡之间的市场互动带动乡村的发展,城市经济逐渐成为城市及地区发展的主要支撑。

(三)城市经济形态的历史演变

城市是人类生产或生存活动的主要聚居地,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和生产组织形式,城市经济发展除了受其他因素影响外,毫无疑问要受“经济人”自己的理性算计和选择的影响。“经济人”的自利性是人性的体现,在任何社会中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而且古典的“城市与劳动分工说”、新经济地理的“内生城市理论”、新型古典城市化理论,都从这一经济学大厦最基本的假定中得出关于城市形成、发展乃至增长的宏观结果。从本质上看,上述三种理论都认为劳动分工是观察城市经济问题的一个合理和有效的视角。

而城市经济形态是随着劳动分工和城市功能转型不断演化的(图1)。原始村落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为了生存,过着游涉的生活,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没有多余的产品与别人交换。因此,不具备形成城市的基本条件,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渔猎与采集经济。

图1 城市与经济形态演变

农业社会(前工业社会)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社会先后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即村庄;第二次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得劳动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人们有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具备了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有的地方修起了石墙和城楼,使得原来的村庄慢慢向城市演化;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这次社会大分工奠定了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农业经济,城市功能主要是行政、宗教中心或军事重镇,是消费中心不是生产中心。

工业社会时期,以机器大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性质,城市成为以生产和交换为中心的现代工业城市,城市经济主要表现为工业经济,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的就业和产值在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同时也带来了空间无序开发、资源粗放低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结构和功能演化为知识信息中心,城市日益成为信息和知识生产使用和聚散中心,城市经济主要表现为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和产值在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同时,城市承载功能比较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要素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具有较强的辐射力。

二、城市经济主要特征

本研究所指的城市经济,是指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协同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特指已进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一种城市形态。即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区域经济。其特征如下。

(一)从经济构成看,城市经济以非农产业为主体

城市经济是一种服务型经济,城市向周边地区提供商品、货物,尤其是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服务,通过辐射与扩散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主要聚集着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经济部门,非农经济是城市经济的主体。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迅速减少,第二产业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呈迅速上升趋势,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为主,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咨询等部门在城市集聚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二)从产业形态看,城市经济以现代产业为主导

城市经济的产业形态主要表现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又是以“都市农业”为导向,即在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上,以为城市人民生活服务为中心,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致力于建设有“农”的都市,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场所。同时,在生产方式上,现代农业呈现出规模化、标准化和基地化生产特征。

在城市经济中,工业是一种都市型工业,制造业也是一种先进制造业,具有要素投入的智力密集性、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性、产出的高增值性和服务的强辐射性等特点,且在工业园区或工业楼宇集中布局,制造工厂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协调。更重要的是,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出现了总部经济、空港经济、网络经济、创意经济等新型业态,逐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表1)。

(三)从空间布局看,城市经济以集聚发展为主线

城市经济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发展,通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带动资源、人才、科技等其他要素的集聚,产生一种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提高的综合效应。在人口集聚上,城市以其活跃的经济活动空间和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等吸引劳动力和人才等不断向城市集聚,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居于主导地位;在产业集聚上,表现为各类企业和产业等向产业集聚区、园区的集聚,产业集群趋势明显,园区具有资源共享、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等特点和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最佳空间选择,如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高科技园区等。

(四)从动力支撑看,城市经济以科技创新为主力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城市是研发、人才、资金、技术、设施等创新资源的主要聚集地,科技创新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支撑。城市经济中的产业多是技术集约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种生产和经营要素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度较大,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科技创新带来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一方面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对城市外的高素质生产要素也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的进步,包括新产品、新工艺及新技术的扩散。

表1 新型城市经济主要形态

(五)从资源环境看,城市经济以集约清洁为主旨

城市是个有机生命体,城市经济发展是资源要素的投入和产品产出的循环可持续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经济体现出集约、绿色、发展特征。即在要素集聚的基础上,强调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特别是土地资源要集约利用。城市空间有限,土地价格昂贵,只有最集约地使用土地空间才能降低成本,如今的“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反映的就是城市经济要求集约利用土地空间等资源。此外,城市经济在投入产出上还强调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保持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三、城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城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从科学的角度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城市经济的实质。一方面,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体现科学性,指标体系的构架应具有内在逻辑性;另一方面,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选择也应比较科学,所选择的指标应充分反映和体现城市经济的内涵,这是设计指标体系的基础。

2.系统性原则

城市经济发展是个综合性概念,其特征是多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应当能够系统反映城市经济的主要特征,从不同层面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但应注意,由于某些指标数据的不易得性,且选取指标过多时会带来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偏差,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并不意味着所设计的指标面面俱到,而是着重体现城市经济的主要特征。

3.可操作性原则

城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可操作的方案,指标数据应易于收集和整理。对于定量指标来说,应尽量利用统计部门现有的统计资料来构建指标,以确保构建指标所需要的资料来源。对于定性指标,必须能够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此外,指标的统计口径要一致,核算和综合方法要统一,以达到动态可比性。

4.相对稳定性原则

城市经济发展形态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变化的过程,短期内相对稳定,长期看,其内涵、特征等都在不断演变。因此,短期内,城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应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可以比较和分析城市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长期来看,绝对不变的指标体系是不可能的,指标体系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的变化而改变。

(二)城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城市经济的内涵、特征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吸收与借鉴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城市经济发展的评价内容分为综合实力、产业结构、创新发展和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综合考虑指标的科学性和可得性,选取评价指标如下(表2)。

1.综合实力。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综合实力,它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和居民生活水平等。主要从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及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选取指标: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外贸依存度、投资率、城市化水平、非农就业率、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

2.产业结构。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核心,产业的形态与布局决定了城市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潜力。主要从产业内和产业间结构、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选取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产业园区产值相当于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比重。

表2 城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创新发展。创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城市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这个城市发展的后劲和未来。主要从科技创新人才、投入及成果、文化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选取指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相当于GDP比重、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数、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十万人年度专利申请授权量、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

4.资源环境。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效率、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城市经济产出效率、节能减排、资源消耗与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选取指标:单位面积土地GDP产值、单位GDP能耗、三废排放处理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城区绿化率。

(三)评价对象说明

城市经济的评价对象是城市,而城市的边界又与城市建制即市制直接相关。市制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进入现代后,成为遍及全球的一种城市型行政建制和政府管理体制。在西方国家城市建制中,首先,市是一种城市型行政建制,呈“点”状,如美国地方政府主要是指县和市镇,县是广域型行政建制,县是“面”,市镇则是“面”上的“点”;其次,市是基层行政建制,是最低的地方政府,不分大小,不存在行政等级上的差别;再次,城市的行政区和建成区在空间上基本相一致,即“建制市”与城市统一的“切块设市”,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城乡分治”模式。因此,国外城市边界是与建制市相对应的、行政区和建成区空间相一致的城市型行政区范围。

我国在二十世纪初引入市制,经过曲折、复杂的演变过程,它的基本特征基本隐而不彰,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制”,这种“市制”不再是城市型行政区划的专用名称,而是成了替代一般区域型行政区划的通用名称。通过市领导县、整县改市、地市合并和市辖市,出现了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副地级市、县级市等五个等级的“市制”。因此,我国的城市建制首先是一种广域型“面”状行政建制,城市是以广大农村为主体的区域型行政区范围;其次,城市的行政区和建成区在空间上不一致,在行政等级上有差别,存在相互管辖关系,直辖市下辖地级市,地级市下辖县级市。

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的广域型行政建制,导致在一个设市的城市内除了非农人口聚集的“城市”之外,还存在广大的农村地域空间,城市经济统计将大面积农村地区和人口列入了城市范畴,不利于城乡分类统计及与国际上的横向比较。因此,从长远看,我国在城市建制上应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城市型“点”状行政建制,从而使城市经济统计边界也与国际接轨,即以建制市的市区范围为界。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不少中心镇人口、经济实力、镇区建设已达到中西部一般县级水平,因此,对中心镇或强镇的经济发展评价同样适用本指标体系。

[1] 吴轶韵,俞菊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都市农业发展趋势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0, (26):16-19.

[2] 毛帅.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的联系与区别[J].特区经济,2008, (10):133-135.

[3] 尤建新.城市定义的发展[J].上海管理科学,2006, (3):67-69.

[4] 朱同丹,李尚敏.论都市经济[J].江苏商论,2003, (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