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针对该公司的废水水质、水量特点,介绍了该公司相配套的污水处理工艺及主要设备构筑物特点,经过处理,使其水质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

关键词:葡萄酒;浓缩果汁;污水;处理工艺

该公司年产干红干白葡萄酒5000t/a,葡萄蒸馏酒5000t/a,浓缩果汁5760t/a,该项目每年的8月至9月为葡萄榨汁期生产期为60天,果汁年生产时间为240天,果汁日产量为24t,项目榨期排放废水量为200m3/d,废水主要来源于榨汁设备清洗水、地面清洗水、循环冷却排水,非榨期废水排放量为355m3/d,废水主要来源于洗果水、设备清洗、工艺废水、气调保鲜库排水,项目污水的水质、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

1 废水特征

该厂最大日产生废水355m3/d,废水水质见表1。

表1 废水水质一览表

本项目废水主要来自设备、管道内部清洗过程中,其主要成分为糖、蛋白质等有机污染物,BOD/COD在0.5左右,其污水特点是污染物浓度高,易于生化降解,并且氮磷含量较低,本项目在采取了多种节水措施后,日最大排水量为355m3/d,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往园区下水管网,最终流向本市污水处理厂。

2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本项目最大日污水量约为355m3/d,为满足污水处理要求,拟建一座日处理规模为400m3/d污水处理站。参照《酿造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软饮料制造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推荐采用“UASB+接触氧化”的处理工艺。

3 废水处理工艺简介

废水首先经粗格栅去除杂质后进入集水井在此平衡水质水量,再经细格栅去除细小杂质进入气浮池。气浮池出水进入UASB反应器,通过先进的补水系统和池底设置的潜水推流器,使污泥菌不会沉淀而降低其活化性,并运用固、液、气三相分离器,使反应器中的絮凝状污泥在水力、气力的综合作用下,形成0.5~5mm直径的生物颗粒。该污泥的沉降性能好,不会轻易流失,活性高。好氧段采用传统的接触氧化法,具有系统运行稳定、维修方便、技术成熟等优点。出水经沉淀后排入园区下水管网,最终排入到本市污水处理厂。

4 主要构筑物说明

(1)调节池:由于本项目废水水质不稳定,水质波动均较大,为了降低生化处理单元的冲击负荷,保证生化工艺正常运行。(2)集水井:集水井内设有2台潜污泵,将污水提升至调节池内。(3)气浮池:通过机械方法产生大量微气泡,粘附水中悬浮物,在水中上浮完成固液分离。(4)UASB:厌氧微生物对水中大量可降解有机物进行消化反应,同时产生沼气。(5)好氧池:UASB的出水自流至好氧池,好氧池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6)二沉池:二沉池主要起泥水分离的作用。

5 污水处理效果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最大处理水量为400m3/d,水质及处理效果见表3。

表3 污水站污水处理效果估算表 单位:mg/L

根据表3的估算,本项目产生的污水经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各项出水指标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

6 类似项目污水处理工艺

(1)烟台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

烟台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年加工苹果浓缩汁2.5万t/a,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为500m3/d,污水处理工艺采用“UASB+活性污泥”工艺,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其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表1中B级标准,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见表4。

表4 烟台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

(2)徐州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

该公司年生产3.5万t苹果汁,其废水产生量为2000m3/d,其污水处理站采用“IC反应器+厌氧沉淀+好氧池”工艺,丰县监测站2010年至2012年对该公司的出水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该污水站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

根据以上工艺示例,该处理方法为目前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中最为成熟和经济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对COD、BOD5的去除效率较高,且本项目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强,因此本评价认为该工艺适合于本项目废水处理,采用本套污水处理工艺本项目只需达到GB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即可,建设方可在设计中通过控制工艺条件参数等条件控制出水水质,减少运行费用及成本。采用该污水处理工艺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时可行的。

7 污水站投资及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土建投资约220万元,设备投资约110万元,设计调试费约5万元,污水处理站总投资约335万元,运行费用参考同类型污水处理站约为2.2元/m3,全厂年COD削减量为122.2t。

8 结束语

采用上述工艺处理葡萄酒及浓缩果汁废水,处理后的水质达到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项目建成后全厂COD削减量为193t/a,该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可使项目区的水环境得到相应改善。

参考文献

[1]严煦世,范瑾初.给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侯立安,郭珍珍,左莉.小型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及装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