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琬娇

摘 要:在我国,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作为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主体——农村信用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日趋重要。正是如此,在金融运行中的问题和矛盾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一些长期积聚在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内部的风险便开始暴露和发作。针对这些风险,我们要仔细甄别其表现,认真分析其成因,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住风险,使信贷机构健康发展,农村经济顺利运行。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表现;产生原因;策略

1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

如果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得到不同的风险表现形式。

1.1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主要是由于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以及各种频发的自然灾害所引发的,并且这种风险对于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显现出一定的制约影响。

1.2 市场风险

我省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1.2.1 产品趋同性

农民申请小额信贷,然后将其用于发展自己的种植业或养殖业,但往往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固定的耕作习惯,导致其种植产品或养殖产品高度趋同,亦即同质性情况相当严重,进而使得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引致风险。

1.2.2 信息不充分

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发达,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农民难以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农产品市场信息,这样就导致农户的生产种植只能随着自己粗略、不科学的“估计”和“感觉”来进行。这样会形成两种风险:一是对于竞争性产品的生产,农户不敢将信贷资金投入其中;二是由于农户在获得市场信息方面严重不对称,所以这点可能被中间商所利用,从中抽取大部分利润,导致农户的收入降低。

1.2.3 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

即便农户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和掌握市场信息与行情,但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季节性强的特点,因此想要及时地调整产品的种植也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

1.2.4 规避风险手段不健全

常用的规避价格风险的手段有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但这些交易手段的采用都对使用者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农户尚且无法顺利地应用上述手段来避险,只能被动地承受市场带来的风险。

1.3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所谓逆向选择是指,将贷款贷放给这样一类的借款人:他们最终无法偿还贷款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说借钱给他们风险很大。虽然贷款给这类的借款人风险极大,但由于他们态度积极、并愿意支付最高的利息,所以贷款给他们的结果往往导致信贷市场出现失效和萎缩。

所谓道德风险是指,小额信贷机构将资金贷放给借款人后,借款人却没有按照合约的规定来使用这笔资金,而是将资金投放到了会引致更高风险的领域,最终导致贷款不能按时、全额偿还。

在部分小额贷款农户当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错误的观点:小额贷款等同于政府的扶贫款,因此是不用偿还的,这个错误的认识是导致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一个原因;另外,发放小额贷款的信用社里,同工作量比起来,工作人员的数量较为不足,这就会使得在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会走形式、不认真,导致信用等级失真,这是另一个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原因。

1.4 利率风险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利率,采用的是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加上浮动利率,但是浮动的范围要遵守央行的规定。在实际应用中,农村信用社给予大部分小额信贷农户的贷款利率是在基准利率上不浮或少浮,也就是说,农村信用社是以一个优惠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农户的,农户享受到优惠利率的同时就意味着信用社将要承担较高的运作成本,至此,利率风险就已经开始酝酿产生了。

2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产生原因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不同角度来看,有着不同的成因。比方说,有农户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原因,也有小额信贷机构管理方面的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有主观方面的原因还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2.1 资金短缺和投向单一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拥有可以贷放的资金是开展小额信贷项目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如果缺乏资金保障,小额信贷机构是无法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从借款者角度来看,推动借款者还款的一个动力是他认为他可以从信贷机构再借到钱,但是如果他发现信贷机构资金来源出现问题或发生枯竭,他很有可能将延期还款或拒绝还款,于是小额信贷就会面临风险。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资金主要有以下来源:国际援助、捐赠及扶贫贴息贷款等,恰恰这些资金的后续来源的保障程度不是十分可靠,实际情况也大致如此:我国大多数的小额信贷项目由于缺乏后续资金的有力支持,在启动一两年后就会出现资金链的断裂,致使农户持续的资金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小额信贷风险居高不下。另外,大多数的农村小额信贷也有着投向过于集中、投资产品过于单一的问题,这也导致信用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分散。

2.2 利率和期限缺乏灵活性

由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实行的是低贷款利率的优惠政策,这就使得小额信贷机构在低收益、高运作成本、高管理成本方面出现了矛盾,至此,利率风险已经开始显现。低利率政策也会为中小企业和富裕农民提供机会,使他们获得小额信贷资金,但这就会使得小额信贷的扶贫目标发生偏离。小额信贷的期限也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它往往会对很多方面造成影响,比方说会对借款者的支出状况和还贷计划造成影响。农村小额信贷的期限与农业经济生产周期之间并不完全匹配,前者的期限一般为一年,后者的期限则比较长,一般要超过一年,这样小额信贷资金的使用与周转就无法得到高效率的发挥。

2.3 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不健全

不是任意农户都可以成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对象,小额信贷针对的是愿意还款、并有相应还款能力的中低收入农户,信用等级的评定就是对农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的过程。由此可见,借款农户的信用等级能否被准确、真实地评定对贷款将来能否被按期、全额归还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操作当中,存在着很多因素,它们都会影响农户信用等级的评定,比方说:村干部明显偏向性的照顾会干扰评定;虚报数据造成的农户信用资料不准确也会影响等级的评定;缺乏复审的单一性程序也使得信用评级的准确性遭到削弱。一旦采用不准确的信用等级来核定借款人,由此确定的贷款额度肯定也不正确,风险随之发生。

2.4 农村小额信贷贷后管理不到位

造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还款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贷后管理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一直存在着“重放轻管”的现象。也就是说,管理者十分重视贷款的发放,但在贷款发放后,却没有重视贷后的管理,对于贷款使用情况的跟踪和检查工作做得并不及时、也不主动,这就导致有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改正。另外,要想提升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对借款人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而我们正是缺乏这种培训,因此,加重了信贷项目的失败率,贷款到期无法全额归还的现象较为严重。

2.5 农村小额信贷保障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制度是从孟加拉乡村银行移植而来的,其中,小组中心会议制度和分期还款制度是孟加拉乡村银行的两大基本原则。孟加拉乡村银行贷款人的还款率非常高,能达到98%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上述两项基本原则的有效实施。小组中心会议制度在贷款农户之间建立了互助、互督、互保的关系;分期还款能够通过分散农户的还款压力来减轻贷款机构的损失。但是,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采取的却是到期一次性还清制;而且,在实行小组中心制度方面,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居住分散、交通条件恶劣等原因,使得召开小组中心会议成本很高,继而就形成了小组中心会议形式化的局面。

3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策略

3.1 完善小额信贷风险规避机制

采用科学合理的评分机制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评定是规避小额信贷风险的一个关键,评分的结果是确定小额信贷放贷额度、放贷期限及放款利率的重要依据。这是通过贷前的信用评级工作来进行风险的规避。

3.2 完善小额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在小额信贷风险预警机制里,各种风险要素得到了一个综合的评价与分析,通过这种机制,可以预测风险发生的时间、可能性、程度和数量等。具体的风险预警方法是建立评估模型,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形式。

3.3 完善小额信贷风险分散机制

分散往往是降低风险的一种办法,分散小额信贷风险是指:不把所有的资金都集中投放于某个项目或行业,而应进行分散投资。同时,在发放贷款时,也要注意金额、利率和期限的匹配,避免发生流动性风险。

3.4 完善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对小额信贷进行风险补偿,主要指的就是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呆账坏账进行抵补。主要方法有:抵押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和适当的资本充足率。

3.5 完善小额信贷风险消化机制

我们必须充分面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做好消化工作。这就要求信贷机构在其中的参与度要更高,积极遏制逃债行为;同时也要积极帮助农户正确运用信贷资金;另外,重点培育优质的客户群体,为新的经济增长做准备。

3.6 完善小额信贷风险转嫁机制

所谓转嫁机制,是指小额信贷机构通过合法的交易和手段,把自身存在的风险转嫁给别人去承担。主要有四种转嫁方法:第一,采用抵押方式转嫁给借款人;第二,采用担保方式转嫁给担保人;第三,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转嫁给证券投资者;第四,采用金融交易手段转嫁给交易对手。

4 结束语

各种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村小额信贷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具有一定的风险,但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机遇,只要我们能甄别风险的表现、明确风险的成因,就能做到从源头上控制和规避风险,这样农村小额信贷就能更好地为我国农村经济来服务了。

参考文献

[1]唐青生.西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李林.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贷款定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3]饶卫,闵宗陶,魏修建.农村小额信贷中的外部性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2011(9):84-87.

[4]朱乾宇.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影响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