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

摘要:随着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创新能力在推进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主要研究了学科交叉对职业学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学科交叉 职业院校 创新能力 培养 意义

1 职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各行业竞争的焦点。为进一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提升综合国力,我国积极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这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需要,更是顺应时代发展,增加自身发展优势的重要体现。在传统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难以充分发挥其发展优势,提升其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我国必须大力鼓励和提倡自主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步伐,不断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水平。

从科技人力资源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拥有科技人力资源4000多万人,其总量居世界第一,且每年以20-300万人的速度急剧增长,每年新增的研发人员超过了140万人,居世界第二。但总体来看,我国存在创新人才结构性失衡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在此背景下我国必须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培养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应用型人才,积极发挥其科技人力资源潜能。

2 学科交叉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现状

实现科技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其中,学科交叉与创新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学科交叉是一种新的科学生长点,存在产生重大科技突破的可能性,甚至会引发科技革命。因此,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我国就必须鼓励和推进学科交叉,积极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尽早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目标。

近代科学发展往往与学科交叉和渗透密不可分,尤其是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都是在学科交叉中解决的。学科交叉创造出了一大批新的学科,新产生的学科具有双重属性。如化学和物理交叉形成了化学物理和物理化学,其既具有化学学科的特征,又具有物理学科的特色。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学的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学科交叉体现了科学综合性发展趋势。学科交叉有效地推动了学科建设从原有的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这是一种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做法。众所周知,现有的一些学科多为人为划分的,但科学是客观存在的。受人们认知水平的限制,在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初期,只有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数学、化学六个一级学科,各学科之间联系不紧密,呈现出一种松散的分布状态。随着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提出了交叉研究的构想,并积极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批新的交叉学科陆续产生,如材料科学、环境科学、食品工程、生命科学等。通过分析可知,学科间的差别,归根结底是知识结构的差别。不同学科均是在其固有特征和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以各学科如果只在其固有的学科范围内发展和完善,就容易因缺乏理论补充而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因此,学科交叉一方面实现了不同知识体系的影响和渗透,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了本学科和其他新科学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还增进了各学科间的联系与交流,推动了科技事业的极大发展。如电子科学、磁学科、机械学科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机电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各学科的外延空间越来越小,研究者要想实现学科建设目标就必须积极制定内涵型发展策略,推动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此外,学科交叉可以充分发挥出综合性学科的优势,缓解教育资源紧缺局面,改变传统学科在学科综合性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学科交叉可以促进学科的自我完善,使学科发展规模和质量相适应,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推动学科综合化从原来的机械叠加转向学科嫁接和融合。

交叉学科教学项目的建立有利于主题学习活动的发展和进步,解决了一些传统单一学科无法分析和解决的技术难题。例如女性研究和中世纪研究等。另一种少见的情况是,交叉学科为了自己的存在而建立,是作为对机构化教学对知识的肢解的反抗。但有时交叉学科可能对教学的集中批评缺乏综合性和针对性,如学生被要求从多重视角分析和解读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引导,导致其难以克服各学科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获得综合性理解和认识。

对交叉学科教学的批评者认为这种雄心是不实际的,因为只有极少数学生才具备所要求的知识和智力的成熟性。它的支持者承认这些困难,但坚持认为即使在这个层次,培养和提升交叉学习和研究习惯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赋予人们足够的分析、评价、理解能力,使其最终做出科学合理的决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大学均已认识到了发展和建立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并积极给予技术和人员支持。例如源自斯坦福大学师生的一项草根运动成功地催生了名为Bio-X的新项目,以探索生物、计算机科学、医学以及工程学之间的交汇。这个项目位于克拉克中心,开张于2003年。克拉克中心位于学校和医学中心之间,设计以加速和便利开展学科交叉的研究。每一个实验室至少配备两名来自不同参与领域的科学家,而且它们并非封闭的:围墙可以被移动(或者移除),所有的仪器都装有小轮。在中国,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受到了高等教育的重视。北京大学于2006年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主要致力于生命科学、信息工程和高新技术创新研究。交通大学于早前也成立了Bio-X中心,作为从事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科学家的工作平台。目前,创新能力反映到学科建设上,就是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理论,积极在科学、技术、艺术等领域进行研究,并最终得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

3 学科交叉对职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由此可见,学科交叉在职业院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交叉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拓展知识面,更新和完善其知识结构。学科交叉使得各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整合了其知识体系。职教院校教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可以将这些交叉性知识吸收并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中,从而有效地提升其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其授课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学科交叉有利于职教教师更新其教学观点和方法,形成独特的理论研究体系。各学科本身具有一些固有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学科间的差异较大。一般地,理工科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跨越性,其逻辑性、严密性和抽象性较强。而人文类学科更为注重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因此,教师在日常授课和学习当中,可以通过学科交叉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研究领域的观点和方法,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三是学科交叉极大地激发了职校教师的创新热情,提升了其创新能力。学科交叉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碰撞,这种碰撞有时会产生新的创造性结论。职校教师可以借助这一契机,培养和提升其创新能力,并积极投入科研工作当中,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四是学科交叉有利于职校教师的科研选题,提高其选题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研究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值得分析和深入探索的研究课题。学科交叉可以鼓励教师站在学科前沿选题,并合理选择研究视角和方法,保证其科学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学科交叉的产生对改造和促进传统学科的发展,加速新学科的形成、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科交叉为职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提升了其科学整体意识和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职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增强科研活力、凝练学科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汪国林,杨友文,范昕.学科交叉、会聚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2]陈治亚,蒋琦玮,冯芬玲,刘文丰.学科交叉条件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08).

[3]刘智,钱佳丽,韩杨.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5).

[4]席酉民,郭菊娥,李怀祖.如何求解大学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中的矛盾[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07).

[5]李瑞芳.如何在高校教学中增强学科交叉意识[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10).

[6]马鹏举,王亮,胡殿明.构建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工程训练平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