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会,韩宏艳,韩秀娟,王志茹,王翠华

(唐山市玉田县医院外科监护室,河北唐山 064100)

外科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多病情危重,需进行24 h动态生命监测,但对患者的监测除床旁24 h心电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外,其他监测都需要人工监测[1]。然而,由于护士工作量较大,在对患者进行监护的同时还要进行其他护理操作,往往会因监护不及时,影响救治时机及效果,从而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导致医务人员及医院形象下降。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是新型的动态监护患者生命体征的方法,监护站工作人员24 h不间断值班,能够及时发现生命体征异常,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2]。本研究对本院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乳腺外科、心脏外科护士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后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12月本院未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2015年1-12月本院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本院外科楼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乳腺外科、心脏外科4个科室,能够独立看护患者的责任护士共62名,其中男10名,女52名,年龄23~43岁,平均(30.55±4.17)岁;其中学历为本科20名,大专42名。对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后该组护理人员护理的1 156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的654例住院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的702例住院患者纳入试验组,2组患者基础资料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表1 2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1.2方法 2014年1-12月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的监护方法。2015年1-12月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对所有患者进行监护,本院建有14层外科楼,中央监护站设在10层,负责本楼15个科室475张床位的多参数监护任务。本研究所选取的4个科室,分别在7、8、11、13层,由科室医生下达监护医嘱,电话通知监护室,监护室护士调试好床旁监护仪后到病房进行监护,将各项生命体征信息告知医师。返回监护室,将患者信息上传至电脑,打印监护报告,24 h全程监护患者,每小时记录监护信息,如有异常及时通知科室。

1.3观察指标

1.3.1护士工作量 采用邵爱仙等[3]制订的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分级计算护士护理工作量标准,对护士的工作量进行计算;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可分为4个等级。Ⅰ级为60~100分;Ⅱ级为40~<60分;Ⅲ级为20~<40分;Ⅳ级为<20分。其评价指标主要为ADL不同级别患者护士直接护理操作时间及间接护理操作时间。

1.3.2不良事件 按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不良反应分级标准(V4.0)进行评价[4-5]。

1.3.3医疗纠纷 记录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

1.3.4护理质量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本问卷共包括文件管理、无菌操作、护士专业知识、临床专业护理、健康教育5方面内容,每项内容下设计5个问题,每个问题3个答案,分别记为1~3分,总分均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

1.3.5患者满意度 采用冯志英等[6]研制的《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该量表的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6,经专家认可其效度较好;该问卷共有20个条目,总分100分,其中≥90分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满意;60~<70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护士工作量分析 对照组654例患者,经ADL分级显示,Ⅰ级395例,Ⅱ级225例,Ⅲ级27例,Ⅳ级7例;试验组702例患者经ADL分级显示,Ⅰ级432例,Ⅱ级234例,Ⅲ级30例,Ⅳ级6例;2组患者AD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2,P>0.05)。通过对护士护理操作时间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直接护理、间接护理操作所用时间均明显多于试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比较 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试验组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2.71%(19例)、1.71%(1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8%(45例)、3.21%(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8.326,P<0.05)。

表2 2组患者人均护理操作时间比较

表3 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分)

2.3护理质量分析 应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护士在文件管理、无菌操作、护士专业知识、临床专业护理、健康教育的得分均高于未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2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分析 试验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总体满意度为7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5,P<0.05),见表4。

表4 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分析[n(%)]

3 讨 论

外科监护室患者多需要进行24 h的动态监测,然而受我国医疗资源有限,患者多、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工作量大等因素影响,致使以医务人员为主的24 h动态生命体征监测效果受到限制,往往易导致监测不及时,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情况,大大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影响了患者的救治效果[7-8]。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使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护理辅助工具日益增多,护理工作日益规范化。以往床旁监护仪大多为护理人员定时或间断进行床旁查看、记录,这不仅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埋下了医疗安全隐患。

跨越楼层式中心监护站能24 h不间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全程监护,不仅传输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还能记忆患者各项信息,及时打印心电图及各项生命体征,并且通过局域网传输回科室的每台电脑,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能随时查看记录,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从而大大改善患者预后,同时也能够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及医患安全隐患[9-10]。跨越楼层式中心监护站的应用能够弥补传统监护方式的不足,避免患者错失最佳的抢救、治疗时机,使医疗隐患大大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试验组直接护理、间接护理操作所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可有效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且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试验组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的建立,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主要是由于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工作人员24 h不间断值班,只需在工作站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可以第一时间通知相关科室值班人员,便于值班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大大节省了护理人力资源,有效减少了临床护士的日常工作量,同时降低了并发症、致残及致死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11]。

综上所述,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能够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1]刘凯,许翠萍,杨雪莹,等.我国临床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51-53.

[2]谭伟峰,李迎新,陈能太,等.基于HL7的中央监护系统通信网关设计[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8(4):74-75.

[3]邵爱仙,黄丽华,胡斌春,等.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计算护理工作量[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36-39.

[4]王晓云,林兴凤,邢介玲,等.护理安全日历在病区和护理部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10-912.

[5]朱晓萍,段霞,施雁.护理相关药物不良事件分类规范的构建和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61-964.

[6]冯志英,王建荣.应用专家咨询法设计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6-9.

[7]DE SOUZA U J,TRAVI C S,PRADO L F,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ISS-28 and NEMS indicator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Int J Nurs Pract,2014,20(4):375-381.

[8]吴疆,肖红着,张雅芳.决策树分析法在护理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7):517-520.

[9]MANN S L,MARSHALL M R,WOODFORD B J,et al.Predictive performance of acute physiological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releases ii to iv:a single new zealand centre experience[J].Anaesth Intensive Care,2012,40(3):479-489.

[10]严秀梅,刘军,杨川.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量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9):1078-1080.

[11]陈嘉.重症监护护理工作量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研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3,36(3):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