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香

摘要: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水产品质的要求与日俱增。同时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水产养殖也面临着病害的威胁,一旦处理方式不当,就会造成大面积减产,其中水质防控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实际,详细探讨水产养殖中不良水质的危害性以及相关的水质防控策略,希望能为我国水产养殖技术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质防控;废水处理

我国的人口规模不断膨胀,水产养殖环境决定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理应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养殖户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质防控方案,注重水体管理。在水体管理过程中,需要定期巡查养殖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因水质问题而导致水产大面积死亡,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1 水产养殖中出现不良水质的危害性

如果养殖池中的水质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一系列恶果。水产养殖的病害存在一定的季节性,会受到水体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生物行为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水体温度不断上升,水产的新陈代谢速度以及进食欲望会上升,但是抵抗力和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多数细菌、病毒会随着温度上升活跃性更强,尤其在春季与夏季的交接时间点。水质也可能会受到湿度和降雨量的影响,降雨会为外部入侵的病原体提供繁殖环境。与此同时,水体中藻类的繁殖也与光照强度息息相关。此外,在春季,部分水产进入繁殖期,由于消耗体力过多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农药和化肥也会对水体产生影响,导致水产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养殖户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质防控预案,确保养殖工作顺利进行,将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水质在水产养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第一,水是养殖生物进行呼吸、取食和排泄的主要介质。水质决定了氧气含量、营养物质以及有害物质的浓度。充足的溶解氧是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生存的基础,而氧气的不足会导致水产代谢紊乱、生长受阻甚至死亡。此外,饲料和生物的代谢废物会在水中产生大量的氮、磷等有害物质,如不及时处理,这些物质会达到有毒水平,导致水质恶化并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第二,不良的水质可以成为病原体的温床。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在营养丰富且受污染的水中更容易生存和繁殖。尤其是当水体中出现过多的有机物质或其他污染物时,这些病原体可能会快速扩散,导致疾病大规模暴发[1]。

2 水产养殖中水质防控策略

2.1 科学选址,改进注水方式

对于水产养殖而言,科学选址至关重要。在建造养殖池之前,养殖户需要充分了解周围的水源供给是否充足,确保后续的排水、换水工作可以顺利进行。除了保证水质清澈、水源充沛以外,还需要定期注入新水,排出旧的污水。在执行此项工作过程中,切忌直接将水冲入养殖池。如果冲水量过大、流速过快,就会将塘底的食物残渣、排泄物等杂质冲翻到表面,造成水体污染,过度消耗养殖池中氧气,导致水产窒息死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对注水方式进行改进,具体操作如下:将宽大、结实的板材固定在出水口处,能够起到减缓流速和冲击力的作用,使得注入的水会迅速散开,提高水体含氧量。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促进新水与养殖池旧水的充分混合,注水效果更好。此外,养殖户还可以通过先进的生态化养殖技术来消解水体中的过量有机质,实现养殖池中的生态平衡。

2.2 不良水质调控技术

如果发现水体变质,应采取注入新水或者换水等方法调节水质,或者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制剂,针对常见的不良水质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第一,黑色臭水。如果出现这种颜色的水体,应使用专业排污设备来置换新水;还可以使用解毒试剂,再注入一定量的聚维酮碘试剂;亦可以通过微生物制剂来分解有机质,实现水质的改善[2]。

第二,红色水。如果养殖池中的水体变为红色,可选择晴朗的天气,先在水中喷洒消毒药剂,之后喷洒有机酸,再进行追肥,逐渐改善水体状况。

第三,蓝藻水。使用工具将表层的蓝藻捞出是最有效、快捷的方法,同时将表层的污水更换成洁净的清水,再施加一定量的磷肥以及微生物制剂,以此调控水质。

第四,浑黄水。养殖户要对水体中的有害浮游生物进行处理,之后喷洒微生物制剂,在水中栽培对水产有益的藻类以及菌类,最终逐步形成优势生态圈,维持生态平衡。

第五,白浊水。为了应对这种水质,可以适当地增加微生物有益菌制剂的用量,促进水体中有益微生物含量的提高,使其维持动态平衡,完善养殖池内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在养殖池处安装制氧机,以此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以及微生物活力。

2.3 提升水体质量

要想提升水产养殖以及生产效率,就需要保障水体质量,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提高水体的氧气溶解能力,主要因为氧气是水体生长发育以及新陈代谢的基本需求。第二,清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例如亚硝酸盐、硝酸盐以及氨硝酸盐等,避免这些物质导致水产中毒而死。与此同时,还需要定期排出悬浮生物以及塘底沉积物,使得病原体无处遁形。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定期更换新水,还可以使用专业过滤设备,或者加入益生菌来分解有机物。此外,应避免浪费饲料的情况发生,导致水体被残渣污染,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第三,定期检测水体,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策略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水体状况良好。第四,定期消毒,在投放水产之前,消毒工作必不可少,应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消毒溶液对养殖池进行全面消毒,确保内部的病毒以及细菌无残留;在正式投放半个月之前,应全面清理养殖池之中的杂物,挖出浮土,修复破损处,之后抛撒生石灰20~50 kg/667 m2或者消毒溶液进行彻底清洁,消灭其他可能会危害水产生长发育的因素。

通过上述的操作,不仅可以清洁水体,还能够最大程度上规避疾病威胁,为水产养殖提供安全的环境,给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3]。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水体中栽培适量的水草,不仅可以为水产提供休息场地,还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来提升水中的氧气浓度,改善水质,避免水产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起到降低养殖成本的作用。选择水草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其生长习性。例如,抗寒能力强的藻类植物普遍不耐高温,因此一般选在12月之前进行栽种,等到次年6月份,将其及时捞出,否则藻类因温度上高而缺氧死亡,易导致水产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对于那些生长周期长、温度高的藻类茎叶,养殖人员可以选择水温15℃且光照时间与强度应达标时进行种植。

2.4 水质检测

在进行水产养殖过程中,定期的水质检测工作是确保水产健康生长发育的先决条件。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水体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导致水产出现疾病。为了规避上述风险,养殖户应利用微生物学、血液学、生化分析等知识和技术,定期检测水产的外部症状以及潜在的病原体,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上述检测,养殖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水产的具体信息和基本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

首先是水温。温度是影响水产生长发育速度的关键因素,不同水产对水温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部分温水鱼类,例如鲢、鳙、草、鲤等,适合生活在20~30℃的水体中;而热带鱼类,适合生活在25~34℃的水体中。为了给水产提供最为适宜的生存环境,养殖户需要时刻关注养殖池的水温变化情况,并加以干预。

其次是酸碱度。酸碱度是用来衡量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是淡水养殖,pH通常在7~9,数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淡水动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大面积死亡。常用的测量方法有pH试纸、酸碱滴定法、pH测试计等。

最后是溶解氧。水产动物的关键生命要素的溶解氧。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离不开氧气,缺氧会导致浮肿甚至死亡。通常情况下,水体中的溶氧值不低于3 mg/L,如果低于临界值,水产就会停止进食;低于2 mg/L,水产会频繁浮出水面;低于1 mg/L,会出现大面积死亡。对于多数水产而言,水体中溶氧浓度最好高于5 mg/L,养殖户可以使用专业的溶氧控制设备,确保水产的正常生长发育[4]。

2.5 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工作在水产养殖中十分重要,一旦方式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影响水产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养殖户应选择最为合适的废水处理技术,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物理处理技术。该项技术主要被应用于初始阶段,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的优点。通过机械过滤的方式来将废水中较粗的颗粒排出,实现水体中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的分离。在过滤时,需要使用微滤机和过滤筛,在使用该技术过程中,养殖户可以根据颗粒直径的大小以及数量的多少来选择合适的过滤网。固液分离技术可以去除直径60~200μm的污染颗粒,但是所需的投入成本较高,因此需要谨慎选择。如果水体中颗粒较小,或者可溶性有机物质较多,泡沫分离法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通过专业机械设备向水中排放泡沫,可以使可溶性有机物质以及微型颗粒漂浮在水面上。淡水环境中的电解质含量较低,因此使用该技术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在海水养殖中则可以充分发挥出泡沫分离技术的优势。

第二,化学处理技术。如果物理处理方式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养殖户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处理技术。相较于其他技术,化学处理技术较为特殊。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将水体中的化学离子去除,可以改变其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实现降低废水污染的目的。养殖户可以在水中添加絮凝剂,利用其与污染物中减少离子相互排斥的性质,使得污染物凝聚在一起并沉入水底,在去除漂浮物之后,要注意控制好絮凝剂的添加量,避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也可以使用电化学絮凝法,将金属电极作为阳极,接通直流电之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水中污染物转化为阳离子,在水中形成络合物。化学废水处理技术更适用于海水养殖之中[5]。

第三,生物处理技术。养殖户可以在水体中栽培水生植物,具有成本低、生态效果、观赏价值高等特点,因此受到水产养殖户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工作中。在建设人工湿地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养殖环境来科学选择水生植物,确保其存活率,并发挥出生态调节作用。此外,微生物法也具有较高的净化价值,通过特定微生物来凝聚、吸附以及分解污染物质,实现清洁水体的目的,除污效果较为明显。

2.6 水质管理

通常情况而言,自来水是最为常见的水源,但是大多数自来水中还有较多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利于水产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注入前应使用消毒剂进行处理,并且静置若干时间,使得水体中的氧气与温度实现动态平衡。此外,影响水质的因素还包括硬度、酸碱度、氨、亚硝酸盐等,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节。除了稳定的水体环境外,养殖池中也会不断积累有害物质,导致水质变差,降低氧气含量,引发水产大面积死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及时换水,换水频率根据水产养殖密度、养殖池面积而定。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水产的生长发育,为了确保光照强度,可以使用专业的灯具进行适当照明,切忌使用时间过长,导致水质恶化。

要想确保水产养殖的产量,需对水质进行检测。在春季来临之时,每7~10 d灌溉1次,夏季则是每2~3 d灌溉1次,水位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每个月需要进行定期换水,换水量不低于30%,确保较高的水质透明度。生石灰需要每10~15 d泼洒1次,以此改善水质,确保养殖池的酸碱度处于可控区间。此外,重金属离子会对水产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原因在于重金属离子会与其体内的蛋白质相互融合发生反应,抑制水产的生长发育。重金属离子还可能会对鳃黏膜造成损害,导致水产因呼吸不畅而窒息死亡。部分水产对生长水质的要求较高,养殖池中溶氧量需要保持在5 mg/L左右,pH在8左右。在进行室外养殖过程中,水位深度在高温天气下保持在1 m左右,到了冬季则适当进行调整,避免水产被冻死,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水位频繁变化会导致水产生长发育缓慢。在进行水产养殖过程中,切忌离工厂距离过近,避免因工业污染而影响水体,同时在天气恶劣时应减少投食量甚至停止投食。如果水产存在反应迟缓的问题,养殖户需要及时向水中补充氧气,可以在养殖池旁安装制氧机。通过对水质的有效管理,水产养殖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 结论

水质是水产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水产养殖户,应对水质问题进行提前预防,避免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出现水质问题后,要及时请教专家,共同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将经济损失降至最低。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为养殖户解决实际困难,建立本地水质防控体系,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文雄.鳗鲡鱼精养池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优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11):272-273.

[2] 阳龙江,唐征县,韩璐璐,等.重庆地区淡水养殖池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净化效果[J].渔业现代化,2023,50(6):41-48.

[3] 杨宗英,李裕卫,曾柳根,等.高温季节鱼类常见病害及防控措施[J].渔业致富指南,2023(10):59-60.

[4] 谯正发,程湘黔.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8):77-79.

[5] 陈艳翠.福建漳州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病害分析及防控措施[J].科学养鱼,2022(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