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曹宗清

相关政策已明确要求不得宣传炒作高考成绩。从2018 年起,教育部在每年《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均提出,不宣传炒作所谓“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各省市也出台了诸如《关于严禁宣传炒作高考成绩的通知》等文件。近几年,网络对高考成绩的宣传有所降温,但是,改头换面的宣传并不少见,而且屡禁不止。这说明大家对该不该宣传高考成绩的认识并没有完全与政策同步。

不同时期高考成绩的宣传有不同的表征。自1977 年恢复高考后,就有对高考成绩的宣传,直到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高考仍未成为牵动老百姓的主流考试,很多家庭特别是农家子弟首选中等师范或中等专科学校,其次才是高中。就读高中的人数相对较少,而且大学录取率在4%到30%左右。这一时期对高考成绩的宣传,学校多会张贴喜报,一些地方性报纸也会刊登相关成绩信息,尚未达到火热宣传的程度。

新世纪后的头10年,随着中师、中专的迅速衰落,高校大范围扩招,大学录取率从2001年的59%左右提升到2010 年的70%左右,高考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考,高考成绩也受到空前关注,成为学校招生的重磅招牌。各学校对高考成绩的宣传逐渐强化,除了张贴喜报,还会悬挂横幅,邀请电视台播报等。近10 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可能成为高考成绩的宣传者和接收者。各种相关信息鱼龙混杂、铺天盖地,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一旦高考成绩宣传出现不得不重视的负面效应,就会成为教育政策的治理对象。高考成绩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表现,宣传好成绩和认可好成绩理所当然。这种宣传实际上是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肯定。但是,近些年的高考成绩宣传引发的深层问题已不容忽视。

首先,火爆的高考成绩宣传在很大程度上是“唯分数”“唯升学”等片面教育评价的反映,违背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利于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人才成长观。其次,一些“别出心裁”的高考成绩宣传导致区域内学校恶性竞争,助推教育功利化和浮躁化,破坏安心静心的育人环境。再次,高考是具有较强选拔功能的考试,一部分学生考得较好,就意味着另一部分学生考得相对不好,过度宣传可能会引发社会焦虑和他人的不适。其实,客观的高考成绩本身就是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肯定,更何况,我们还可以有除了宣传之外的多种肯定方式。综上所述,从政策公共性的角度出发,严禁宣传炒作高考成绩是必要之举。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持续深化,高中学校的多样化和均衡化发展,学历结构的更新升级,以及升学渠道的拓展,高考成绩可能依然重要,但它对个人学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关键性很可能降低,对高考成绩宣传的热度也可能会随之降低。如果在多年后的某一天,政策上允许宣传高考成绩,那么我建议全国形成统一规范的报告模板,包括取得成绩的生源背景、具体措施等,由上级部门审核后统一发布,向社会全面、真实地报告学校的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