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越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及机理研究进展

毛越

单纯性肥胖不仅影响形象,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寻找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是众多肥胖患者探寻的目标。针灸减肥通过体针、耳穴贴压、拔罐、温针灸等方法,抑制食欲、加速脂肪分解和能量消耗,降低血脂水平,减轻体重。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反弹,是一种理想的降低体脂的方式。

针灸疗法;单纯性肥胖;机理

单纯性肥胖是肥胖症中最常见的类型,患者体脂分布均匀,无内分泌紊乱、无代谢障碍疾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热量摄入过多、代谢异常导致机体不能消化、脂肪在体内大量积聚引起肥胖。肥胖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种并发症,降低机体的应激能力,缩短寿命,给患者的心理、生理都造成了不良影响[1]。针灸是中医特色疗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合理、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本文就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内容如下。

1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理

中医认为造成肥胖的病因多种多样,病机常与于脾、肾两脏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若先天禀赋怯弱,元阳式微,火不生土,脾土卑监,不能消磨水谷,转输精微,反而积湿酿痰,痰湿壅滞经络,营卫未能周流,气血未能畅行,三焦气化失司,形体日见臃肿,渐成肥胖。脾为后天生化之源,主消磨水谷,运化精微者,若脾土未能消磨水谷,化生精微,转输运化,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势必聚湿成痰,痰湿壅滞,脉络失其濬和,未免气虚血瘀,日行肥胖。

通过临床长期研究发现,针灸通过对肥胖患者的消化功能、内分泌系统、脂肪代谢、神经系统调节起到减脂的作用。瘦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具有调节脂肪、糖、能量代谢的作用,可以抑制食欲和脂肪合成,提高机体的加速瘦素分泌量、能量消耗,保持内分泌平衡。针灸可以提高瘦素水平,从而控制食欲,减轻体重。环磷酸腺苷是人体内的活性物质,具有调节物质代谢和机体生理机能的作用。肥胖患者环磷酸腺苷水平较低,对脂肪的分解能力降低,针灸可以提高环磷酸腺苷水平,加速脂肪分解。人体主管摄食功能的神经中枢主要为位于丘脑内部的饱食中枢(VMH)、饥饿中枢(LHA),针灸可以抑制LHA兴奋性,增强VMH兴奋性。肥胖患者前列腺素E含量低于正常人体,且组胺、5-羟色胺水平较高,消化功能亢进,进食多,容易肥胖。通过针灸可以抑制亢进的消化功能,恢复正常调节消化功能的活性物质水平。且针灸对丘脑、神经中枢、肾上腺皮质系统、甲状腺系统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加速能量消耗。

2 针灸治疗手法

2.1 体针疗法

体针选取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带脉、阴陵泉、气海、脾俞、丰隆、合谷、水分、曲池、中脘、大横等。采用毫针浅刺,每次留针25 min,治疗20 d。体针所选穴位主要在腹部、上肢和下肢,足三里为强身健体要穴,可以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提高机体免疫力。气海位于脐下,是任脉中的重要穴位,可以祛除体内寒湿之气,改善患者的代谢功能[2]。带脉属于奇经八脉,带脉不佳患者腰部就会日益肥厚。针刺带脉可以补益肝肾、排毒养颜、调节气血。配合合谷、水分等穴位通利四肢,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淤积的毒素。

2.2 电针

电针减肥选用的穴位:阿是穴、大横、足三里、滑肉门、中脘、巨虚、下脘、梁门、天枢、上巨虚。胃热湿阻患者添加合谷、曲池;肝郁气滞患者添加阳陵泉、太冲;阴虚内热患者添加三阴交、太溪;脾虚湿阻患者添加丰隆、阴陵泉;脾肾阳虚患者添加气海、关元。采用疏密波进行治疗,可以增强肌肉收缩力,消除水肿,促进机体代谢,降低体脂量。

2.3 耳穴贴压

选用的耳穴包括胃、神门、肝、肾、内分泌、丘脑、交感等,上述耳穴与肥胖相关。叮嘱患者每天餐前用手按压单侧耳穴,10 min/次。每隔5天交换按压对侧耳穴,连续按压10 d后休息7 d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3]。耳穴贴压具有操作简单、价格简单、起效快的特点,通过刺激与肥胖相关的耳穴穴位可以调理脏腑、活血通经、利水、消瘀散结,增强饱食中枢兴奋性,加速脂肪分解。

2.4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选用的穴位主要有:气海、中脘、梁门、足三里、丰隆、天枢、关元。肝郁气滞患者添加支沟、阳陵泉、肝俞;脾阳虚患者添加阴陵泉、肾俞;脾阴虚患者添加阴陵泉、水分;痰湿患者添加关元、丰隆;胃肠实热加上巨虚、胃俞、曲池;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配伍穴位,每次取穴7个,每隔18天更换一次,连续治疗4次,埋线穴位用医用创可贴覆盖针眼。蛋白质磁化线能起到类似长针的效果,抑制了亢进的消化吸收能力和食欲,减少能量摄入量。消耗患者脂肪的同时不减少水分,极少有反弹现象[4]。微创埋线手术精细,无需切口。

2.5 拔罐

根据患者肥胖程度选择火罐的型号,选取腹部穴位天枢、中脘、大横、关元,运用闪火法留罐20 min,3次/周,具有传导水液、脂肪的功效。背部穴位选取脾俞穴进行闪火法,10 min,3次/周,具有调理脾胃、驱散脾胃热气、祛除任脉水湿、通腹去脂的功效。下肢选取血海、足三里用闪火法留罐15 min,3次/周,具有通经活络、清血利湿、补中益气,抑制机体内的脂肪合成,扩张毛孔[5]。刺络拔罐用毫针针刺穴位,用火罐将得气后的针连同局部组织拔入火罐,留罐70 min,出水泡后取下火罐、毫针,用毫针刺破水泡,对内毒素的清除率高法。

2.6 刮痧

刮痧是一种局部瘦身方法,刮痧时使用润滑剂,力量适中,2次/d。背部选取的穴位有双侧肾俞、肺腧、脾俞;胸腹部穴位主要有位于任脉上的中脘、关元、膻中;上肢穴位为双侧上肢孔最至曲池;脾经选取双侧三阴交;下肢选用丰隆。通过局部按压促进新陈代谢,排除脂肪、水分[6]。刮痧时间不宜过长,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刮痧后饮用一杯热水,促使排除代谢物,局部减肥的疗效较好。

2.7 推拿

推拿具有清利湿热、理气解郁、补肾助阳、舒经通络、活血祛瘀的功效,选用的手法有点按揉、按法、拿法、滚法、拍法等,选取背部俞穴、下肢俞穴等肥胖对应部位进行推拿可以提高机体瘦素水平,提高产热量,抑制患者饥饿感,加速脂肪分解速度[7-8]。

3 讨论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法较多,总体疗效均较好,且具有操作简单、价格合理、患者依从性好、疗效突出的特点。在治疗同时应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选择最佳治疗方式,帮助患者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1] 张越,刘坚,黄新.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近况[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6,25(7):113-115.

[2] 祁韡,高淑红.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取穴的研究[J]. 医药前沿,2016,6(14):345-347.

[3] 刘海涛,王萍,李小敏. 针灸并用治疗单纯性肥胖50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16,32(8):106-107.

[4] 杨骐铭. 单纯性肥胖的针灸治疗概况[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3):78-80.

[5] 陈霞,黄伟,邓杰,等. 针刺治疗成人单纯性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16,32(9):64-69.

[6] 吴丹凌,周胜红.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规律的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53-57.

[7] 王红玉.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2):65-66.

[8] 吴永刚.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规律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71-72.

Research Progress on Clinical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Simple Obesity

MAO Yue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Sichuan 646000, China

Simple obesity not only affects the appearance, but also cau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one joint disease, sleep apnea syndrome and other diseases, looking for an safety and effective lose weight methods is the target for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Acupuncture reduce weight method through the ways of body acupuncture, auricular point, cupping, warm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to suppress appetite, accelerate the decomposition of fa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conditioning the gas machin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blood lipid levels and weight. it has prominent curative effect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t the same time, it’s not easy to rebound. Ⅰs a kind of healthy methods to lose weight.

acupuncture; simple obesity; mechanism

R245

A

1674-9308(2017)03-017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3.095

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