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娜 胡天兰 陈婧颖 袁曼

小儿脑瘫主要是由于其神经功能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障碍,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运动功能障碍。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均有严重影响[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研究发现对小儿脑瘫痪而展开引导式教育对其预后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2]。因此本文对小儿脑瘫患儿展开康复护理干预中应用引导式教育的临床效果展开系统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7)。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脑瘫的临床诊断标准[3];本次研究取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4]。对照组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7.5±2.7)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5±0.6)年;观察组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7.5±2.5)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5±0.8)年。两组患者在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环境护理等[5]。

观察组予以引导式教育,具体内容包括:首先成立一对一指导小组,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每天为其制定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起床、穿衣、洗漱等。每天的训练要分为上午和下午两次进行,每次训练时间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展开一般以30分钟到40分钟左右为宜,再进行认知课以及手部课时,要有家属参与[6-7]。让家属在掌握具体的引导方式后可以在出院后进行家庭训练。护理人员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要对其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展开详细的干预指导。要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使患儿可以自愿、主动、积极的参与引导[8]。如果患儿参与能力过低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以及对其存在的疑虑、不配合等情况要展开及时的干预[9]。

1.3 观察指标

综合功能情况以及依存性。综合功能情况主要针对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展开[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综合功能情况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综合功能情况以及依存性比较(±s)

表1 综合功能情况以及依存性比较(±s)

观察组 13.62±3.45 14.28±4.15 13.03±2.38 10.65±1.13 14.25±1.34对照组 10.55±2.94 11.23±3.52 11.21±0.38 7.12±0.85 10.26±2.01 t值 3.545 8 2.934 1 3.924 3 13.055 2 8.753 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组织损伤综合征。患儿发病后多伴有姿势异常以及中枢运动功能障碍等,小儿脑瘫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92%而且也是儿童残疾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仅对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给社会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担[11]。小儿脑瘫的预后在国美外引起了高度关注,相关研究人员也在不断寻求一种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来提高预后。患儿发生小儿脑瘫后会对智力-听觉-语言等造成一系列的影响,甚至会造成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的情况。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综合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是因为引导式教育是临床上一种新颖的护理措施,结合了康复训练以及健康教育等方法在传统的护理方法上进一步升华。对其展开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改善患儿受损功能,对预后具有极高的价值。引导式教育的开展不仅对患儿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改善,而且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对家属也进行了一定的指导,使其可以在出院后在家里展开训练,以提高治疗效果,实现了护理的延续性。潘文莲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那结果高度一致,进一步证实该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可以作为小儿脑瘫患儿护理干预的首选方法[12]。

综上所述,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应用引导式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1]刘大凤.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 6(2):219-220.

[2]周晓.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评估[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189-190.

[3]安爱景,李献慧.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价值探讨[J]. 医药前沿,2016,6(12):216-217.

[4]徐殷香. 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康复效果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7):75-76.

[5]曾敏. 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4):44-45.

[6]安爱景,胡红梅,杜洪荣,等. 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8):158-159.

[7]曾庆煌,曾仁和,连文昌,等. 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康复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能力和智力恢复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4):1650-1651.

[8]张姝妤. 小儿脑瘫临床类型与干预模式差异对患儿生活自理能力效果评价[J]. 中国伤残医学,2016,24(5):129-130.

[9]金伟. 引导式教育理念对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13(6):235-236.

[10]许洪伟,姜明霞,孔祥颖,等.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6):50-51.

[11]许洪伟,姜明霞,孔祥颖,等. 引导式教育对3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5):430-432.

[12]潘文莲. 应用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对脑瘫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8):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