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永芳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患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给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1-2]。根据有关统计结果,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高达120多万,早期发现是治疗乳腺癌和减少死亡的关键措施。因此,必须选择有效的方式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CT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广泛,并且检出率比较高,可对乳腺癌的良恶性进行鉴别,有利于为乳腺癌进展的预防提供有力的依据[3-4]。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6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CT报告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胸部CT检查对乳腺癌的临床早期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共69例,都是女性患者,年龄30~66岁,平均(49.0±5.0)岁,单侧发病。左侧发病46例,右侧发病23例,其中触诊阴性结果共19例,阳性共50例;包块明显者32例,结节者18例。均采用病理学活检方式进行确诊。腋窝淋巴触诊阴性。本次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参考;本次研究无医院基金项目支持。

1.2 方法

采用双层螺旋CT对患者病灶位置进行检查,采取俯卧位,把腹部至胸部垫起,同时在头顶上方交叉放置好双手,让乳腺保持竖直下垂。设置:电压120 kv、电流230 mas、层间距和层厚5 mm,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矩阵512×512。然后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造影剂,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注入(1.8~2.5 ml/s),剂量共100 ml,1分钟后进行增强扫描[5-6]。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

2 结果

早期乳腺癌的CT征象特征:肿块不规则,例如类圆形、扁平状、不规则形状,肿块不均匀,毛刺,伪足,分叶状,钙化明显。增强扫描可发现信号加强,乳头凹陷,病状血流变化和患者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血流越少。和病理学特征对应的CT征象特征:浸润性导管癌,CT显示不规则乳腺肿块和结节病灶,并且质地不均匀,毛刺粗细不等,伪足,呈分叶状,钙化明显;浸润性小叶癌,CT显示不规则乳腺肿块或者结节,质地不均匀,伪足,钙化明显。一共69例乳腺癌患者均单侧发病。左侧发病46例,右侧发病23例,其中触诊阴性结果患者共19例,阳性共50例;包块明显者32例,结节者18例。经CT检查,圆形肿块有38例,不规则形肿块有31例;肿块边缘明显看见毛刺征象50例;45例Cooper韧带受累;40例可见细沙粒样钙化,或者针尖样钙化;30例局部皮肤明显可见增厚,或者皮下的脂肪间隙出现受累;18例肿块内出现低密度灶,但无强化出血、坏死灶;术后对69例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其中腺癌19例,侵润性导管癌48例,导管内原位癌2例。

3 讨论

现如今,对乳腺癌进行尽早的诊断和发现是治疗乳腺癌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目前诊断方式主要包括X线、超声、核磁共振、CT诊断等。其中X线检查简单快捷,并且检查费用比较低,是一种常规检查方式,但是难以识别非典型、密度高和胸壁附近的病灶。当乳房发炎、发肿,或者皮肤质地较差时,不建议采用X线进行检查。CT检查在乳腺癌检查中,不仅能够重复使用,而且检查安全无创,操作简便,特异度和敏感度比较高,通过检查乳腺癌肿块的大小、形状、密度、数量和位置等特征进行鉴别。早期乳腺癌特征表现为肿块或者结节小,难以触诊发现,因此存在比较多的漏诊,尤其是微细病灶的诊断[7-10]。

CT检查乳腺癌,可有效地鉴别实性或者囊性肿块,并且对密度具有比较高的分辨率,组织重叠不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干扰。同时该方式可检查和确定病灶的具体位置,对细微的病灶检查也可以准确。通过CT检查确定乳腺肿块的囊实性和良恶性来判断病情早期或者晚期。通常而言,乳腺良性病变的肿块一般在乳腺的正常结构中,并且组织无明显粘连,边界清晰,无毛刺,但是恶性病变的乳腺肿块形态一般不规则,边缘毛刺,边界模糊,血流丰富。通过CT增强扫描可明显增强肿块的显像,有利于发现隐匿状的乳腺癌[11-13]。

综上所述,CT检查可有效地发现早期乳腺癌,尤其是微细的乳腺病灶肿块,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可与其它诊断方式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