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伴有睡眠质量以及时间不足,主要体现为醒后无睡眠满足感、早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易醒、入睡困难等症状,长期失眠极易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引发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明显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1]。氯硝安定片是当前临床治疗失眠的常用药,可暂时缓解症状,一旦停药,病情易反复发作,且长期性用药,用药期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多。有学者认为:中药汤剂在治疗失眠方面效果显着,可明显延长患者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深度,改善患者精神状况[2]。基于以上背景,本次研究病例是2016 年8 月—2018 年8 月收治的72 例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具体细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 年8 月—2018 年8 月为研究时段,本次研究病例是72例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 组,对照组(36 例)、实验组(36 例)。实验组20 例女性,16 例男性,年龄在29~59 岁,年龄均值是(44.52±5.25)岁;病程在1~10 年,病程均值是(5.52±2.14)年;体质量在45~82 kg,体质量均值是(63.52±5.14)kg。对照组21 例女性,15 例男性,年龄在29~59 岁,年龄均值是(44.86±5.19)岁;病程在2~9 年,病程均值是(5.58±2.11)年;体质量在46~80 kg,体质量均值是(63.66±5.22)kg。以上资料两组比较P>0.05。

纳入标准:(1)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均符合《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3]中对失眠的诊断标准。(3)意识清醒者。(4)患者以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字“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帕金森、癫痫等疾病者。(2)存在精神疾病、老年痴呆、严重心理障碍以及抑郁症者。(3)未开展研究前1周接受过镇痛等相关治疗者。(4)存在酒精、药物滥用史者。(5)合并免疫系统、代谢性、内分泌疾病者。(6)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氯硝安定片,口服,睡前30 min 服用,每次剂量是5 mg,每日用药1 次,共计用药4 周。

实验组:予以归脾熟眠汤(药物剂量随症加减):白术15 g、当归20 g、五味子25 g、炒酸枣仁30 g、香附15 g、北柴胡15 g、合欢花20 g、夜交藤30 g、远志15 g、黄芪15 g。兼郁火者:加栀子10 g。加痰热者:加黄连5 g、竹茹10 g。血瘀者:加琥珀20 g、川芎10 g。每日1 剂,水煎服,分2 次服用,共计用药4 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具体判定细则如下:①入睡时间比治疗前延长6 h,醒后精力充沛,无疲乏症状,3 月内无复发为显效;②入睡时间比治疗前延长3 h,醒后精神尚可,偶有轻微疲乏症状,6 月内偶有发作为有效;③睡眠时间、深度等均未变化,醒后困乏、倦怠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PSQI评分:以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睡眠质量,包括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18 个条目,内容共6 项,以0~3 级评分法评定,分值高低与睡眠质量高低成反比[5]。

(3)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困倦无力、多梦、易醒、入睡困难,以0~3 级评分法评定,分值高低与症状轻重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Excel 表格中,以SPSS 26.0 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PSQI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以(±s)形式表述;χ2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以(%)表述,P<0.05,即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比对照组(69.44%)高,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PSQI 评分

两组PSQI 评分治疗前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实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对比PSQI 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实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对比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见表3。

3 讨论

当前,在人们生活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失眠发生率显着增高。失眠持续时间较长,患者会出现全身无力、情绪烦躁等症状,同时伴有多梦多汗、记忆力减退、头痛等症状,长期性失眠与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紊乱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6-7]。西医治疗主要以氯硝安定片等为主,长期性使用极易引发毒副反应或者疗效反跳,不良反应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精神依赖以及神经系统受损等不良后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8-9]。失眠属于中医领域“健忘”“不寐”“惊悸”“深思病”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肝肾不足、心虚胆怯、心脾两虚是失眠的根本病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无法奉养心神,进而引发阳不入阴、心神不安等症状[10-13]。

本研究示,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着比对照组高,实验组治疗后PSQI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说明归脾熟眠汤在失眠(心脾两虚证)治疗中的有效性较高。分析如下:归脾熟眠汤中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功效,发挥抗疲劳作用,当归具有补血活血作用,黄芪与当归联合,可发挥气血双补作用,白术具有健脾益气功效,远志具有宁心安神作用,在保护心脑血管、镇静、脑保护、抗痴呆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着效果,五味子、酸枣仁以及夜交藤等均是宁心安神的良药,合欢花、柴胡具有疏肝理气作用,香附的主要作用是理气解郁。诸药配伍,整方可发挥显着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作用。

综上所述,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采纳归脾熟眠汤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深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表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例(%)]

表2 比较两组PSQI 评分(分,±s)

表2 比较两组PSQI 评分(分,±s)

表3 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分,±s)

表3 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