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娉/文

经过多年的发展,售电公司的盈利模式由单纯的差价模式转为更加强调用户增值服务的模式,以增强用户黏性。价差模式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电力市场更看重服务,能够提供多元化服务、帮助客户降低运营成本的售电公司更受用户青睐。掌握用户用电偏差的准确性,不仅对售电公司把控市场交易风险有益,而且能降低用户流失率。

电力交易的过程存在数据量大、风险管控难的特点,电力交易对代理用户企业生产负荷进行预测的能力非常重要,如果电量预测不准确,售电公司日前申报后出清的日前电量与实际电量偏差较大,会因现货价格的波动出现巨额亏损的情形。因此,要进一步研究如何降低电力用户电量申报偏差率,寻找影响电力用户电量申报偏差率的各方因素,采取合理的处理对策,最大限度降低电量申报偏差率,减少偏差考核,从而提升经济效益,提升售电公司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电力用户用电现状分析

用户企业用电量相对随机

电力的使用比较随机,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政策、气候、经济环境、设备、生产计划等条件,都会影响到电力用户用电量的变化,进而导致偏差电量的出现。介于偏差电量的随机性,其不能彻底避免,管理有很大的难度。

对企业控制电量偏差提出更高要求

以往用户有电量偏差考核,对用户申报电量有一定的约束。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用户争夺激烈,多数售电公司为争取用户,取消了偏差考核。售电公司为激励各厂更好地适应当前形势,每月进行偏差率排名,这对企业预测把握用户的用电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申报电量未能深入研究

过去申报电量较为依赖用户自身对其用电量的估计,电厂分析偏差意识相对薄弱,无分析工具,对其管理的每个用户的电量申报规律把握不准,对总申报电量的宏观把控不够。部分用户偏差波动较大,整体偏差明显。

用电偏差原因分析

未合理掌握生产动态信息

用户申报主观影响

用户申报电量数据的准确性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每月用户将用电量数据报给售电公司,有的用户思想上较为重视,企业管理规范,报出的数据会根据企业生产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估计,数据与实际用电量比较符合;而有的企业管理松散,工作天数不确定,或不具备预测条件,亦有因为自身技术水平的影响导致设备维护不良造成的开停产等情况出现,并且申报电量时也较为随心,导致预测不准确,提高了出现电量偏差的概率。偏差考核在没有变成账面数字的时候,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往往不能让用户有明确的感知。因此,在当前对用户免电量偏差考核,且用户不需要承担风险的情况下,用户往往不会重视电量预估。

外部环境影响

对生产型企业而言,部分影响生产用电量的动态因素难以控制。像政策、气象、环境、国内外形势、行业市场、原材料、订单、人力资源、设备及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用电量产生影响。如果用电企业没能及时掌握这些变化,也未及时调整生产,向售电公司提供相关信息,售电公司就无法尽早掌握和规避风险,从而面临偏差增大的风险。

获取用户信息影响

在用户申报电量时段内,电厂对所负责用户企业的生产状况是否有准确的了解,对控制偏差率有非常大的影响,是控制偏差率的关键环节。在尚未清楚掌握用户企业的生产计划、设备运行的情况下,电量申报及对偏差的控制比较被动。因此,及时与用户展开沟通,掌握企业生产情况,指导用户根据生产实际合理、准确地申报电量尤为重要。另外,实时的数据计量和传输能够为售电公司采集用户生产用电信息提供很大的便利。而当前一些企业并不愿意安装用电计量装置,电厂只能接收用户企业中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收集和分析。

未合理预测用户用电量

行业、市场趋势研判不足

指导用户进行电量申报的前提是,电厂自身应对用户所在行业及市场的情况有较为全面的掌握。营销人员要有紧跟市场的意识,具有较强的市场敏感性和搜集市场信息的能力。应以市场思维、按市场规律看趋势,只有定准形、把准势,才能在指导用户进行电量申报时提出有效建议。

预测分析技术欠缺

以往电厂在申报电量预测时主观判断较多,对电量预测分析不够系统。在面对行业市场变化、气候环境变化、生产随时间的变化和节假日生产偏好的影响下,不能有机结合电量预测的所有信息,综合考量影响偏差因素。同时,没有以能够处理大量携带复杂信息的技术工具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分析,难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对预报量通盘调整不到位

单个用户企业的预报计划是控制偏差的基础,而总体预报电量数额会对电厂偏差考核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全盘预测分析、调整电量,是控制偏差的有力抓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偏差电量的产生。

用户体量及类别影响

用户数量及用户企业用电大小对整体电量偏差有很大影响。用户数量越多,产生偏差的包容度就越高,风险就越低;用户体量越大,对偏差的影响力就越大。而体量小的用户虽对整体偏差影响力小,但在其申报精准程度上展现出较难把握的一面。煤炭、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受环保、政府政策的影响比较大,出现大规模限产问题的概率比较高,会大大增加用电偏差。

降低电量偏差思路及实施过程

实施思路

针对出现的问题,完善用户信息获取途径,通过用户独立用电档案及同类用户综合分析系统,以数据的变化特征和走向趋势为依据,指导用户进行电量申报,并统一调整所签约所有用户的整体预报电量,减少偏差。

实施过程

建立用户数据分析平台

搜寻各年份用户数据,按照地区、行业、年份等对其进行整合,分析每年、每季度、每月不同行业和地区用户用电量的波动情况和用电偏差走势,为每个用户建立自己的企业档案。要清晰记录每个企业设备情况、生产情况、具体用电数据、电量预估偏好等,并且将影响电量预测相关的多种因素进行整合、综合反映,进而研究趋势规律。根据数据分析系统掌握用户用电规律,通过分析系统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观察用户用电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掌握用户生产动态变化的影响,为判断用户电量预估是否合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外部环境信息获取及研判

及时跟踪了解电力政策信息,关注水泥、化工等环境状况敏感的企业,尽可能尽早调整用户企业用电计划,减少用电偏差的出现概率。提前关注气象变化,考虑季节、气温、湿度对用电量的影响,预估对各大用户企业的用电影响,以便及时作出决策。要研究行业产业在市场中的发展情况,分析地区经济,保证对所代理用户所在行业的市场情况有较为及时全面的掌握,尽可能减少外部因素对用户企业申报用电计划的影响,规避风险。

用户沟通及指导申报

前期充分了解用户全年企业用电总体情况、用电特性、生产计划,提前对用户全年用电量有大致掌握。根据每月交易中心及申报平台情况,提早组织用户按适当方式进行申报,及时解答用户问题,尽早完成用户侧申报,方便后续在规定时间内调整电量。每月积极与用户沟通,针对性、策略性地指导用户申报电量,重点关注年用电量在3000万度以上的用户,通过掌握用户企业的生产计划,借助用户数据分析平台,根据对走势、政策、行业市场形势、天气、节假日等因素的综合判断,指导用户申报电量。对申报偏差波动偏大的情况,及时与用户联系,了解原因,以便其研判市场形势,合理进行电量预测。

分析与统筹测算

根据电量申报总量,结合偏差考核范围、能源公司要求、天气、月份及行业规律等,对所有用户的预报电量进行统一预测。判断整体调整电量数据,进而从大用户到小用户分批进行调整,以减少整体偏差。调整电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偏差电量的产生,这一点主要是针对用户进行合理选择,或者统计分析用户的用电情况,规避用户方面出现的用电风险。例如,在选择用户时,要尽量避免用户行业过于集中的情况,尤其是煤炭、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可能受政策、环保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大规模停产、限产等问题,从而带来用电风险。其一,可能出现某个时间停止大量用电的生产行为,导致用电量大幅滑坡,出现骤减;其二,可能由于停产导致资金回笼不及时,无法给出电费,带来资金风险。另外,需要对用电用户进行分析,选择其中可以调整负荷或中断负荷的用户,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如果这些用户的月偏差电量超出规定范围,需要调整这部分用户的电量,以控制整体出现的偏差电量,应尽量减少偏差电量,避免偏差考核。同时,对这部分用户可以提供适当的优惠,以增强其黏性。

降低电量偏差实施效果

对企业的经济效益

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在电量偏差控制方面取得优异成果,实施的7个月份电力用户电量申报偏差率均稳定小幅波动。累计偏差率为-0.3%。偏差管控累计奖惩8842元,在分公司各单位中排名第1。市场电量累计奖惩306 153元,在分公司各单位中排名第5。

对企业的安全效益

在未建立电量申报大数据平台、优化改善电量申报方法之前,由于用户企业用电量相对随机,未深入研究申报电量方法,所以部分用户偏差波动较大,整体偏差明显。在优化电量申报流程后,不仅用户申报电量准确度大大提高,而且发电企业对用户生产用电状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对指导用户安全用电有良好效果。对发电企业而言,这大大减轻了营销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完成质量,能够合理预估用电,防范电量计划安排不当而造成的安全问题,为售电公司缩小整体偏差作出了积极贡献。

对企业的发展效益

本次创新创效有效降低了电力用户电量申报偏差率,减少了偏差考核。用户电量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更科学、更快速地为预测电量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实现用户分类管理,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强用户黏性,充分发挥以企引企作用,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签约合作,提高市场拓展率。这可为同类电厂相关售电业务管理提供借鉴。

标准固化

通过本次降低电量偏差率方案的实施,电力用户电量偏差管控日趋完善,成效显着。为了使改善成果固化,课题组运用标准化操作手册工具,将实施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优化后的电量申报改善流程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收录入操作档案,并明确负责人,进行标准化操作,从而减少电量申报偏差。

运用精益理念和工具优化电力用户电量申报全过程,有效降低了电力用户电量申报偏差率,减少了偏差考核,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今后,要继续加强探索日电量偏差修正策略和技术,不断摸索、不断改进,总结归纳电量申报的经验,进一步提高电量申报准确度,最大限度减少浪费,最大限度创造价值,实现营销管理水平的提升。

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售电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一,2022年售电公司的交易电量占市场交易电量的比重超过80%。《山东省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分工方案》指出,鼓励售电公司创新商业模式,提供综合能源管理、负荷集成等增值服务。到2025年,山东将初步形成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关于山东电力现货市场价格上下限规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指出,山东拟对电能量申报和出清设置价格上下限,申报价格上限为每千瓦时1.30元,下限为每千瓦时-0.08元。出清上限为每千瓦时1.5元,下限为每千瓦时-0.1元。负电价的出现,可以促进储能发展,增强用户参与电力需求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给售电公司创造了机遇。售电公司可以发展“售电+储能”业务,帮助用户削峰填谷,减少用电偏差对售电公司造成的影响,这不仅能增强售电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也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