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梅

摘要:大学生接受有效的婚恋观教育对其的自身成长有利,也会时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高校重视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特别是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校本模式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应从大学生婚恋现状所存在问题出发,围绕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校本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大体框架,探讨婚恋观教育校本模式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原则体系以及实践应用的校本课程、校本渗透、校本辅导和校本咨询。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校本模式实践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6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4-117-03

大学生的恋爱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社会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对待恋爱、婚姻和性的态度不仅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婚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也预示着未来时段我国民众的婚姻家庭状况,因此,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接受的程度如何将会对整个社会婚恋新观念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高校有的放矢地进行婚恋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婚恋和性爱观的引导,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有利,也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这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在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上学者们对大学生婚恋现状的准确描述让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婚恋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出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和学校教育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可行性,但笔者认为婚恋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模式更能促进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深入持续地发展,本文试图从婚恋观教育的校本模式及其构建做一些探讨。

一、校本模式的内涵及构建的理论基础

1、校本模式的内涵。高校婚恋观教育要取得切实的成效,实践的模式是很关键的。运用模式的方法研究婚恋观教育活动,可以使原本复杂的活动得到简化,便于教育工作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校本的根本含义是“以校为本”,校本研究有三个层面的含义:(1)基于学校。学校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挖掘学校潜力,整合学校资源,让学校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2)为了学校。校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促进学校个性化、人本化的建设和发展。要服从学校的利益,适应本校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本校学生的兴趣需要。(3)在学校中。每一所学校都具有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特质。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在学校中实施。所以,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校本模式,就是指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以学校为本,整合学校已有资源,把婚恋观教育融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形成有学校特色的婚恋观教育模式,切实促进学生婚恋能力的发展。

2、校本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教育学,任何科学的教育模式都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才能从本质上保证婚恋观教育的有效性和发展性。婚恋观教育校本研究的操作模式应该在学校内部生成,在教师的实践和探索中生成;校本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应该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加以构建和完善。

二、校本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前所述,近年来学者们对大学生婚恋现状的准确描述让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婚恋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就是尽管大学生婚恋观从总体上看是端正的、积极的,但所存在的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不容忽视的:(1)在恋爱观念上:首先表现为人生目标不明确。恋爱动机不纯正。大学生恋爱的主要目的不是婚姻。而是寻求寄托和精神享受,或者为了追求时髦、新潮、体验浪漫和寻求刺激。在大学生的观念中,恋爱和婚姻的链条正在发生断裂,感情的结果变得不再重要。其次择偶标准上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或者太过理想化,不切实际。(2)在婚姻观念上:表现为大学生只谈爱情,不谈婚姻,对爱情的前途不去考虑,对婚姻的看法还处于一种迷茫和无知的状态,也表现为大学生对爱情婚姻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淡漠婚姻,对婚姻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正在日趋减少。(3)在两性观念上:当代大学生存在着性与爱的分离、性与婚姻的背离、性贞洁观的迷失等现象,传统的性道德对大学生婚恋的约束力在减小,不少男生对婚前性行为持有双重标准。也有女生认为社会在性观念上的标准对女性的要求高于男性,从而对恋爱和婚姻态度过于消极。

2、婚恋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婚恋观指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爱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构成因素和具体体现。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影响其恋爱的动机、择偶的标准以及对恋爱、婚姻的态度,因而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可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反过来一个人的恋爱经历、观念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终确立又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没有正确的婚恋观,就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偏离人生的正确轨迹。因此,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和性的观点和态度,保持健康向上的婚恋心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3、高校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极其薄弱。从近五年对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的综述来看,学者们一致认为现在的学校缺乏系统的婚恋观教育,难以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婚恋和性爱观的引导。云南大学的杨南丽对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主要因素是父母和朋友,而他们对爱情认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本和朋友。学校教育在其中的影响则非常小。这就说明高校薄弱的婚恋观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力,显然不适应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婚恋观引导教育的需要。从另一方面来讲,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重视和研究不够,教育精力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中前瞻性和引导性欠缺,既缺乏传统道德灌输,也缺乏现代婚恋的把握。同时,高校也欠缺婚恋观教育的主阵地,只是穿插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个别章节中,在教育过程中也只谈德性,不讲人性,只谈原则,不讲技巧。这表明学校在婚恋思想上包容度不够对新事物的反应能力不强,并直接造成大学生婚恋行为能力薄弱。

众所周知,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影响,在爱情婚恋观上采取了越来越开放、自我的态度,呈现出婚恋观的价值多元化和情爱关系多样化的趋势,但另一方面他们自身道德理性的不成熟,使得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种种矛盾和冲突,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特别是注重婚恋观教育校本模式的研究,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稳定发展便非常必要。

三、校本模式构建的框架

构建高校婚恋观教育校本模式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是将婚恋观教育纳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使之成为高校整体素质教育体系

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更应重视校本模式的研究,使之成为高校婚恋观教育的有效实践模式。

1、校本目标体系。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建立清晰的目标体系对科学地开展婚恋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目标应在素质教育总的宗旨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个体的婚恋特点和心理需求,分别提出各年级婚恋观教育的侧重点和具体方法,使婚恋观教育持续的、有针对性的开展下去。(1)总体目标: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常的婚恋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性社会适应能力;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身心和谐统一、积极向上的具有自我全面发展的能力是婚恋观教育的最终目标。(2)具体目标:婚恋观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对高校婚恋观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由于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婚恋观呈现不同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就应该指引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或教师制定一套符合大学生情况的具体目标。一方面可以为教育工作者实施婚恋观教育提供明确的方向,使婚恋观教育重点突出,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婚恋能力的参照标准,使学生明白在不同年级对自身的具体要求。

2、校本内容体系。高校应该结合时代特点围绕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为社会发展效力所应该具备的能力,联系学校自身专业特点,科学规划婚恋观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内容体系,具体可以划分为:(1)异性交往的行为规范及交往能力教育。行为规范不但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更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由于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异性交往有许多不足,如果我们的大学生缺少了文明、坦诚、自然大方的异性交往,必然会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及今后的婚姻家庭和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2)恋爱动机和择偶标准的教育。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的指向性不强,恋爱动机不成正,择偶标准有理想化及功利化的倾向,致使大学生的恋爱成功率不高,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影响到今后家庭的组建和事业的发展。(3)性生理与性心理教育。由于大学生性生理机能成熟而性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大学期间相当明显,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教育和有效的疏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的完成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4)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由于传统性道德对大学生婚恋的约束力在减小,在恋爱过程中大学生显得过于自主、开放和随意,致使性道德观念薄弱,常常做出违背性道德的事情,对于婚姻的理解肤浅或迷茫无知,婚姻家庭责任感不强。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是多么的必须。(5)爱情教育与婚姻教育:由于大学生对美满爱情和婚姻的理解是肤浅的,常常不能摆正爱情在大学生活和在整个人生中的重要位置,致使耽误学业和今后的事业,最终不能获得美满的爱情、婚姻。所以必须加强爱情和婚姻教育。

另外,在进行爱情婚姻教育过程中必须进行婚姻风险教育,由于现代社会使爱情婚姻家庭经受的风险随时都可能降临在自己的身上,每个人都要有迎接风险的准备。因此,进行婚姻风险教育就成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告诉大学生要解脱风险,就要进行婚前风险预算。想想自己能否承受失败,同时,也需要双方恪守道德和责任,掌握方法和技巧,把婚姻当作一项事业终身经营。当确实要面临失败婚姻时,就要把失败化为事业的动力,及时解脱去追求一种新的生活。

当然,校本教育研究就是要立足学校,把追求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提倡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那么高校在规划婚恋观教育的内容时就应该考虑高校自身的实际,考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实际,其内容应该有所侧重。

3、校本原则体系。高校要根据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规律和高校自身的实际,制定高校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原则体系,规范高校婚恋观教育实施的基本要求。原则的制定对教育工作者自觉运用教育规律,掌握婚恋观教育的技巧,提高婚恋观教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婚恋观教育的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整体性原则: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既是对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既是宏观的教育,也是微观的教育;是学校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和参与的教育;婚恋观教育从目标、内容、形式、运行机制等方面来说都是互相统一的整体。(2)差异性原则: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婚恋观特点,婚恋观教育就应该是一项差异性教育,在制订方案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时间、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与方法,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得到有效的帮助与发展。(3)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我们都知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婚恋观教育工作中,教师的教育活动属于外因,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属于内因,教师的活动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内在自觉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高校婚恋观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主导性体现在对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导向性、指导性方面;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在婚恋观教育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参与性等方面。婚恋观教育效果的好坏最终体现在学生是否受到好的影响,学生的人格是否得到最大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是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在婚恋观教育与教学的实践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理解,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尊重,学生才能在实践活动中真正受到“心灵”的启迪才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机。(4)自主发展性原则:婚恋观教育不是辅助的教育,也不是间接的教育,而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直接的教育。用发展的思维贯穿高校婚恋观教育的一切工作,既是高校婚恋观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其成效的具体工作方法。自主发展是婚恋观教育的最高境界,要求在实施婚恋观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另外,高校婚恋观教育的原则还应有阶段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创新教育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等等。

四、校本模式的实践及应用

1、校本课程模式。高校婚恋观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突出强调婚恋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高校应该立足本校,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从高校婚恋观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出发,结合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充分考虑学生的婚恋心理特点,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建立一套理论明确、思路清晰、体系完善、网络健全、高效运行、形式灵活、评价科学,渗透教、学、研各个环节的科学体系,并以公选课的形式面向全校开设。在开设校本课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去,把学习和研究、学习与提升自己的婚恋能力和性爱选择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相关教师更是要注重性科学研究,不断整合各时期各高校大学生婚恋与性教育的内容,把大学生婚恋与性教育建设成为一门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完全从满足学生需要出发,既不超前,更不滞后,既

对他们进行爱情、婚姻教育、性道德教育,又对他们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教育,同时还要进行性法律教育,从而引导他们加强内在的自我道德修养,为提升他们全面发展自我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校本渗透模式。高校婚恋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渗透到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等基本渠道和环节中去,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婚恋观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所以,在整个高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婚恋观教育,是学校开展婚恋观教育的基本途径。

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爱情、婚姻、及性教育的专业人员极少,教育力量薄弱,高校婚恋观教育的本位化要求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都成为婚恋观教育的实施者,所以这就要求高校管理部门要投入包括心理学专业教师、专兼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全校的力量,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切实把婚恋观教育当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积极创设符合婚恋观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要注重发挥自身在教育教学中为人师表的作用,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努力寻找婚恋观教育的契机,无论在课堂教学、德育工作、团队工作、校园文化活动还是环境建设方面渗透婚恋观教育。

同时。高校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婚恋观教育的校本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案例探析、咨询研讨、学术交流、讲座观摩等方式,增强全体教职员工婚恋观教育的观念、能力、责任感和自觉性,为婚恋观教育的全面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婚恋观教育通过全面渗透的模式,最大限度集中教育的人力资源,给学生以全面的影响,培养他们独立、理性、自律、负责的道德人格,增强学生在婚恋观中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学生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更加理智和负责。

3、校本辅导模式。婚恋观教育的校本辅导包括校本心理辅导和朋辈教育指导。校本心理辅导是由心理专业人员主持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学生的婚恋与性的问题十分容易诱发心理问题,所以有必要把校本心理辅导作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每个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难免遇到心理困惑和烦恼,高校要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婚恋与性心理问题,开展经常性的心理辅导活动,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服务。辅导的形式可以有专题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小组心理训练等;辅导的内容可以有恋爱动机、择偶标准、性道德、性爱选择等诱发的心理问题;辅导应该遵循自愿原则、交友原则、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和坚持性原则等基本要求。朋辈教育指导是指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和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通过发展自助群体,在各种团体、集体内开展朋辈教育,发挥群体效应。朋辈教育是利用朋辈问的影响力,强调参与式的互动,助人自助,使面临同样问题的学生,一起分享婚恋中的烦恼和挫折、喜悦与欢乐、抵御各种消极影响,并着眼于婚恋能力的提高与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作用。朋辈之间,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经验体验,有利于坦诚平等的交流,是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4、校本咨询模式。校本咨询就是立足于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展面向学生个体的现场、书信、热线电话、网络聊天等咨询服务形式。以向学生提供的经常、及时、有效的帮助。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教育,学生则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教育,校本咨询则能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使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及实际情况,因此校本咨询,是高校婚恋观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

高校婚恋观教育的校本咨询要重点做好心理咨询室和专属网站的建设,必须加强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内容、形式和原则等的研究,使心理咨询室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让学生形成心理健康的观念,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恋爱、婚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高校可设专属网站。介绍恋爱、婚姻和性的有关知识,并与学生平等聊天、讨论,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接受正确的婚恋知识,而且可以大胆提出自己关心或困惑的问题,提高婚恋观教育效果。

责编: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