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川东地区红色资源具有政治性、时代性、学习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利用川东地区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人格教育、党的宗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四川文理学院作为川东地区唯一的省属本科院校,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川东地区 红色资源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103-02

川东地区(含达州、巴中、广安)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刘伯坚、张爱萍、王维舟、李中权、魏传统等的故乡,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这里走出了威武雄壮的红四方面军和威震敌胆的华蓥山游击队,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曾在此浴血奋战;改革开放以来,川东地区各级政府修建了不少纪念园、纪念馆、陈列馆等,使这块红色的土地有着丰富而易得的红色教育资源,是四川省最大的红色资源富集区。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真实生动、感染力、震撼力、实效性强等优点。依托川东地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探索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功用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实践策略,可大大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川东地区红色资源具有的特点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

川东地区红色资源具有政治性、时代性、学习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从政治性来看,川东地区红色资源所具有的厚重的革命历史内涵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珍贵教材,可以达到“资政育人”的目的。从时代性来看,川东地区红色资源主要是红军长征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流传的革命故事。这些都是革命战争时代的产物,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并汇集成巨大的精神财富传承下来,为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从学习性来看,川东地区的红色资源都值得一游,这是一种新型的动态的学习方式,是寓教于游,寓学于乐,通过“游中学,学中游”,在润物无声中受到传统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课堂教育枯燥无味的说教和大学生对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排斥心理。从实践性来看,组织大学生就近进行红色旅游,是坚持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的有益尝试,它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活动,而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接受学习、接受教育的体验行为。从趣味性来看,川东地区红色资源不仅表现为革命者苦中取乐的乐观主义内涵,更因其感染力、震撼力和冲击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坚持“三贴近”原则,辅以“声、光、电”等高科技展示方式,就能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一些历史资料变得形象、生动、有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利用川东地区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三大意义,一是具有传承革命精神、净化思想灵魂的政治意义,二是具有弘扬传统文化、铸就创新精神的文化意义,三是具有鼓励大学生开发贫瘠红土,致富老区人民的经济意义。

二、川东地区红色资源拓展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内涵

一是理想信念教育。从川东地区走出去的伟人、领袖、将军、烈士们,都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无论是在生死关头,还是身处逆境,始终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视死如归,把他们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通过组织学生对他们事迹的学习和革命遗址的考察,可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二是道德人格教育。这些伟人、领袖、将军、烈士们,都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品德,他们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公道正派,求真务实,顾全大局,淡泊名利,每一个人身上都闪烁着道德人格光辉。三是党的宗旨教育。这些伟人、领袖、将军、烈士们,视人民为父母,热爱人民,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把自己生命和热血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光辉榜样。四是爱国主义教育。川东地区的各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故居等,都成了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这些基地既见物、见景,又见思想、见精神,革命先辈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堪称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鲜活教材和生动的课堂。五是艰苦奋斗精神教育。通过开展“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重读红色书籍、重唱红色歌谣、重上红军课堂、重看爱国影片”,让大学生体验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接受思想洗礼。六是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除此之外,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邓小平纪念园,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加强他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张爱萍故居,感受张爱萍将军的军队建设思想,加强他们的国防教育。

三、四川文理学院利用川东地区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四川文理学院是川东地区唯一的省属本科院校,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精神,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特别是利用本地和周边地区的红色资源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果。

1.举办红色讲坛。把川东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进入课堂是加强大学生红色教育的主渠道。近年来,学院有关专家、学者对川东地区的红色资源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在川陕苏区研究、张爱萍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通过举办红色讲坛,把这些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可加强学生的革命精神、革命思想、革命传统教育。比如,李万斌教授为学生作的《巴魂雄杰神剑将军——张爱萍将军人生足迹及其人格潜质价值研究》讲座,把张爱萍的人生奋斗足迹分为十个阶段,指出张爱萍的人格潜质特征优异,集中表现为:自青少年始,敢作敢为,具有超常的果敢性;自青少年始,博闻强记,具有非常的聪慧性;从戎入武始,能文能武,具有突出的广适性;自投身革命始,无私无畏,具有惊人的刚毅性;领研“两弹一星”始,殚精竭虑,具有无比的执着性;自加入共产党始,赤胆忠心,具有彻底的坚定性。他认为,张爱萍人格潜质价值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是:将个人追求意愿与时代前进趋势相统一;将个人才干显现与集体力量聚集相结合;将个人智慧谋划与组织政策策略相协调;将个人名利荣辱与民族兴衰存亡相一致。孟兆怀教授为学生作的《张爱萍与四川文理学院》的讲座,概述了张爱萍中学时代在该院南坝校区进行革命活动的情况,并深情地回顾了张爱萍将军及其亲属对学院的关怀以及四川文理学院专家、学者对张爱萍的研究情况。除此以外,陈正平教授为学生作了《张爱萍将军的诗词创作》的学术讲座,侯忠明教授为学生作了《论张爱萍书法艺术的乡子情结》的学术讲座,范藻教授为学生作了《风骨写春秋气韵抒豪情——张爱萍将军“神剑诗歌”的美学特征》的学术讲座,訚耀辉副教授为学生作了关于川陕苏区方面的学术讲座。学院还邀请了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副馆长肖万强作了《巴山之子——张爱萍》的报告,邀请了达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邓高先生作了《张爱萍将军故居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的报告。这些讲座,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好反响。

2.创作红色歌舞。艺术来源生活,同时又反映生活。四川文理学院作为一所位于革命老区的高校,该院音乐系的老师们创作了一批反映川东红色文化的歌舞,具有代表性的有张大鸣、杨荔等老师创作的舞蹈《大巴山抬工汉》,该舞蹈反映了老区人民不屈不饶、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该作品在2005年全国第一节大学生艺术节中荣获一等奖。周先明、何凤先等老师创作的大合唱歌曲《红色歌谣不变调》,该歌曲歌颂了红四方面军在大巴山区浴血奋战、不屈不饶的红军精神,在2005年四川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中,该作品荣获三等奖;由赵英、何元平等老师创作的女子小合唱《打双麻窝子送红军》,歌颂了革命战争年代巴渠人民踊跃支持红军的事迹,该作品在2008年四川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中,荣获二等奖。这些作品多次在学院大型活动中演出,对学生的红色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制作红色视频。几年来,学院在办学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投入6万元制作完成了《热土的呼唤》、《为了这片红色的土地》光盘,集中展示了学院办学一百年,尤其是办高等教育30多年所取得的成绩,展示了革命老区高校艰苦创业、负重前行的精神风貌。

4.播放红色影视。以原达县师专中文系77、78级学生谭力、雁宁为代表的巴山作家群,近几年来创作完成了如《女子特警队》、《杀出绝地》、《突出重围》、《冰山上的来客》、《远山的红叶》、《江姐》等讴歌时代主旋律的红色影片,这些影片多次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在周末为学生放映这些影片,既可加强学生的爱校教育,又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纪念张爱萍将军诞辰100周年,由中央有关部门制作了《梦怀青萍——上将张爱萍》的电视连续剧,在四川文理学院主页网“在线影视”中播放,成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

5.组织红色考察。每年寒暑假,学院都要组织学生到川东地区的革命遗址、纪念园(馆)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到边远农村支农、支教,帮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社情,接受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6.编写红色读本。学院组织院内专家编写了《川东地区红色教育知识读本》,该读本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对川东地区的大量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园等进行介绍;二是对川东地区诞生的伟人、将军、英烈的生平、事迹进行介绍;三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时代先锋如王瑛、向守牧等的事迹进行介绍。这一读本,将成为四川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辅导教材。

7.创办红色网站。学院党委宣传部创办了红色网站(http://xcb.sasu.cn),该网站包括了宣传动态、理论学习、形势教育、时代先锋、文明新风等板块,成为学院宣传红色经典、弘扬时代主旋律、讴歌党和社会主义的主要阵地。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川东地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CJS10-047)和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10度一般项目《川东地区红色资源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编号:SLQ2010B-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晓宗,四川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列理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四川达州 635000)

(责编: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