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葵涛

深入推进精益生产,助力航空工业发展

●周葵涛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批量生产方式不能快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弊端,比较适合产品种类多、数量少的航空工业。文章介绍了精益生产的几个重要概念,总结了推进精益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对于我国航空工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航空工业 精益生产 持续改善

一、精益生产对于我国航空工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通过与波音、空客、罗罗和GE等企业开展航空转包生产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长为世界航空工业领域内的重要成员。但应清醒地看到,我国航空工业建立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航空制造业基础之上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市场经济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许多国家和企业开展了精益生产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显着效果,如英国于1998年提出了“创意英国精益航空发展计划”,波音公司以精益生产为基础建立了月产21架波音737机型的连续移动生产线,空客公司建立的机翼移动生产线使成本降低26%、工时缩短25%。我国航空工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全面导入精益思想,推进精益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关于精益生产

如何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并及时交付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持续有效地改进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精益生产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下属的国际汽车组织在全面研究丰田生产方式在日本及其他国家应用的基础上,于1990年较为系统地提出的生产管理理论,美国学者Womack James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称其为“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是以满足顾客要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持续改善来不断消除浪费、缩短交付周期并改进质量,从而实现为客户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核心在于消除浪费、创造价值,准时化生产和自动化是其两大支柱。

1.价值。价值是企业基于顾客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和价格条件下,通过一系列流程而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必须从顾客需求为出发点来统筹考虑生产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行为。

2.浪费。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废品、返修、过量生产、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以及不必要的等待、库存、动作、工序和运输等不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行为均是浪费。

3.准时化生产。准时化生产,是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顾客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资源,只在需要时按需要的数量生产必要的产品。它是根据顾客需求来确定生产,以最小的库存甚至零库存来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种理想生产方式。

4.自动化。自动化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机器代替人工的简单自动化,而是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检测并自动停止或作业人员主动使之停止的自动化,是人和机器实现完美结合的自动化,能够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优点。

三、航材院推进精益生产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航材院结合中航工业运营管理体系(AOS)试点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现场精益改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精益生产推进经验。回顾航材院近年来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国内制造业尤其是航空工业实践精益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深入导入精益理念,营造精益改善氛围。精益生产绝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运动,而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革命;不仅仅是一些精益改善方法、工具的应用,更是生产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彻底转变。领导层面一定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参与、支持精益生产推进。如果领导者的观念和行为没有改变,整个组织和其他员工的观念和行为也就难以有效改变。

此外,应通过教育、宣传、培训等方式使员工认识到“日常司空见惯的工作中存在巨大的浪费和改善空间”,树立“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改善无止境”、“精益求精”等精益理念、培养员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将运用精益工具消除浪费变成日常化工作,营造精益生产、持续改善的氛围。

2.精益生产,以人为本。精益生产特别强调全员参与,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打造一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益专家队伍,带动全体员工运用精益理念和工具实施改善活动,实现自主持续改进。在实践过程中,“尊重人性、以人为本”永远都应该放在第一位,应该允许员工在改善过程中出错,但绝对不能碌碌无为。

3.组建精益生产推进机构,建立精益生产管理制度。推进精益生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自上而下逐级搭建精益生产推进机构,明确职责,这是确保精益生产推进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为确保精益生产方式在组织内部持续有效运作,需要不断固化推进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并使之成为员工日常工作习惯的一部分,可以考虑制定精益生产管理制度,将推进精益生产工作上升为组织行为,让精益改善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化。需要注意的是,精益生产管理制度应当确保组织内部接受精益生产理念的员工能够充分、持续发挥他们的价值,否则就是最大的浪费。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航空工业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未来几年将是迎头赶上的重要机遇期。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严峻形势和市场困境,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效益,发展新工艺、新技术固然重要,坚定不移地宣贯精益理念、推广精益生产也不可或缺。我国部分航空制造企业已经开始了精益生产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精益生产实践经验,但是仍然需要继续大力推进,将精益生产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持续改善生产管理流程,推动航空工业早日实现现代化。

[1][美]詹姆斯·p·沃麦克等.改变世界的机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日]大野耐一.大野耐一的现场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美]詹姆斯·p·沃麦克等.现场观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赵克强.精益思想丛书:精益实践在中国II.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6][日]今井正明.现场改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 100095)

(责编:贾伟)

F407.5

A

1004-4914(2014)06-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