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虹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也在加速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世界各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与国际旅游产业接轨实现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产业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迎来了高速的发展。旅游经济也成为提高经济水平的一种方式。

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旅游业在国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旅游业正跃升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并将逐步成为国家的重点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其作用尤为突出。

山西省目前仍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度假型、商务型、文化型旅游产品仍处在开发之中,尚未形成规模效益。观光型产品为主的单一结构造成游客在山西的逗留时间短,因此对其他产业拉动效应有限。而且许多旅游目的地旅游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尚未形成凝聚人气、提升品牌的活动体系,旅游资源整合度不够。

虽然山西省工业企业向旅游产业主动融合的动力相对较强,但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如工业旅游景点呈现“杂小少”的特点,整体接待量偏少,在山西省各专项旅游中发展较为落后。另外,各个企业开展工业旅游既没有形成一个特色的工业旅游路线,与其他行业或上下游产业也缺乏合作(如旅行社、宾馆、其他旅游景区等)以形成产业链,因此制约了工业旅游的发展,削弱了工业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

山西作为全国老重工业和煤炭基地,如何把已有的工业资源和废弃的工业基地遗址作为旅游新资源加以有效开发利用,是一个非常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二、工业旅游的概念及历史

工业旅游作为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物,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工业遗产旅游和现代工业旅游。从旅游业的角度可定义为以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能够提供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旅游产品的专项旅游,即以工业产品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包括产品研制、生产、展览、交易等吸引物。

国际上工业旅游的产生首先是从工业遗产旅游(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开始的,最早起源于英国,目的是对工业革命250年来工业遗址和遗物的纪录与保护,主要以博物馆等形式保护大量的工业文物,如1986 年建成的位于英格兰罗普郡的钢桥峡谷(Iron Bridge Gorge),目前已形成一个占地达10 平方公里、有7 个工业纪念地和博物馆,285 个保护性工业建筑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工业遗产旅游的概念是到1996 年才在美国旅游研究年刊(Annu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中被正式提出。随着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进一步认识,工业遗产旅游逐渐兴起。美国在被污染的工业废弃遗址上建设的历史第四公园(Historic Fourth Ward),成为亚特兰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位于纽约Manhattan Mid-town 一个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是在纽约废弃的铁路线上修建而成的(原来是1930 年修建的一条链接肉类加工区和Hudson River 港口的铁路货运专线,1980 年功成身退,曾一度面临拆迁危险),这些城市公园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外,欧盟各成员国将工业遗产资源整合,按照产业门类设计主题游览路线,极大地推动了欧洲工业旅游的发展。这种再利用模式突出了对原有工业文化的展示,譬如波兰的威利奇卡盐矿(Kopalnia Soli Wieliczka)在开采数量降低后,修建采盐文化博物馆,开展工业遗产旅游,并出售各种盐旅游纪念品,靠工业遗产旅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洋务运动,留下了大批具有珍贵价值的工业遗产,如金陵机器制造局、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和福州船政局四大军工企业。经历了开埠时期、殖民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业遗产的数量和种类更是繁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建立起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面临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更新和布局优化,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企业成为新时代的工业遗址。它们是城市产业发展、空间结构演变和产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见证及城市风貌体现的重要景观,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和文化的载体。

2004 年,国家公布第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共计103 家,截止到2007 年,工业旅游示范点达到345 家,可见我国工业旅游巨大的发展潜力。青岛啤酒厂就是一个典型代表,2004 年成为国家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也是国家级工业遗产,在原址上修建的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家啤酒博物馆。还有我国最早、远东最大的造船厂—福州马尾造船厂,将原有的船政绘事院(船舶设计所)开辟为厂史陈列馆,陈列舰模、图片、实物等,展现中国造船发展史、海军建设史、近代史上重大事件及改革开放后百年老厂发生的巨大变化,形成了以“工业遗产旅游—现代造船工业观光—船政文化主题工业—现代工业园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工业旅游的模式和类型

2002 年我国国内才第一次出现关于工业遗产旅游方面的研究文章,李蕾蕾等学者率先提出了工业遗产的定义,并将发达国家工业旅游与中国进行了对比分析,将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模式概括为五种:博物馆;景观公园;购物与旅游相结合;综合产业区;区域一体化。可归类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独立型。工业博物馆(如德国奔驰博物馆、韩国LG 科学博物馆以及我国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等)、创意园区(如美国SOHO 社区、北京798 工厂以及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以及工业公园(如美国休斯敦火箭公园、沈阳铁西区工业主题公园等)或购物中心 (如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由旧巧克力工厂改造的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 Square),这类工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将工业生产活动内容、生产基地或工业文化内容打造成具有旅游功能的专门旅游空间。

2.文化传承型。如英国苏格兰威士忌文化遗产中心、泸州老窖集团公司、贵州茅台酒厂以及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等)和购物导向型(如英国卡德布里世界、烟台张裕集团等)则是将旅游活动与工业生产活动相结合共同创造价值。

3.观光体验型。(如鞍钢工业之旅、长安汽车工业园等)、综合景观型(如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忻州万家寨黄河水利枢纽等)、工业园区型(如英国剑桥工业园、苏州工业园区等诸多包含多个企业的综合性、区域性旅游产品)、以及港口型(如荷兰鹿特丹港口、天津港),则构成了工业与旅游两大产业的相互依附模式。

四、工业旅游的意义及作用

工业旅游除了让游客了解生产过程,还可借此提升企业形象,进行品牌宣传,增加企业盈利,甚至可以成为许多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动机”。

德国是全球最早进行工业旅游的国家之一,如大众是制造业中具有巨大借鉴意义的工业旅游。大众汽车博物馆是德国最负盛名的博物馆之一,大众汽车投资了1.8662 亿欧元建立了这座占地总面积为8.3 公顷的透明工厂,馆内展出了大众汽车的很多经典车型,还陈列了很多汽车界的重要历史文献。

日本早在2004 年开始推进产业旅游,现代企业的工业旅游因此得到大力发展。日本食品等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尤其重视自身宣传,开设专门旅游路线供人们参观,如着名的甜食大企业格力高在日本全国各地都设有工厂,通过参观工厂生产线,游客可以了解各种食品生产的多道工序,免费品尝工厂制作的点心,由此成为了日本家长带孩子去的最热门旅游景点。

五、山西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鉴于山西省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长期以来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主要是煤炭、冶金、电力和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快传统支柱产业的发展,培育新材料、医药、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等产业,以加速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山西省经济转型的一个必经之路。

山西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区特色,且资源丰富、规模可观,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山西省是我国较早开展工业旅游的省份之一,位于太原市的中国煤炭博物馆是1989 年建成的,山西汾阳的杏花村汾酒博物馆2007 年建成。经过多年的发展,山西省工业旅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推出了一些比较成熟工业旅游景点和路线,主要工业旅游项目如太原的东湖醋园、中国煤炭博物馆、太原钢铁集团不锈钢工业园、运城的盐湖(中国死海)养生城、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忻州的万家寨黄河水利枢纽等。

以汾酒文化景区为例,该景区是“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 年被评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并在2017 年入选“10 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汾酒酿造技艺在2006 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 年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名录。该景区由汾酒博物馆、复古生产线、汾酒酿造车间、成品包装线、陈年酒库和万吨酒海、醉仙楼和汾酒工业园林构成,整体场景突出酿酒工业文化,特色鲜明。通过参观、品酒等体验活动,游客可以了解汾酒酿造工艺,品味源远流长的汾酒文化。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酒文化爱好者到此体验。

目前山西省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已从初期以博物馆为主正在向创业园、产业园、工坊、公园的形式转变,工业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开发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模式。

1.观光体验型。除了已有成熟的工业旅游资源,山西省的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可以在同朔、太原、运城、晋中、临汾和晋东南六大医药产业集群地大力推进医药旅游,多方位展示我国历经千年的中医药文化。

2. 综合景观型。山西省的电气及水利资源具有大规模现代化技术与独特自然景观的双重魅力(如万家寨黄河水利枢纽和山西鲁能河曲热电工业园),适合于综合景观模式的应用。

3.文化传承型。山西作为文化大省,很早就有广受旅游者欢迎的文化传承型工业旅游,如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和太原东湖醋园等,这些中国老字号的企业开展旅游,还可以进一步弘扬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4.购物导向型。山西有着以食品、日用玻璃和陶瓷等为核心的轻工业产业。可以利用购物导向型工业旅游带动游客对企业产品的消费。食品工业也是山西省的重点支柱产业,如沁州黄小米、平遥牛肉、荣欣堂太谷饼、三晋川红枣夹核桃等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依托特色食品工业发展工业旅游,对于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5.创意园区型。山西省的工业遗产(诸如居住建筑、军事设施和工业建筑等)众多,这些属于城市中废弃的旧工业区由于交通便利、建筑风格多样、建筑空间宽敞且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可以被改造成独具特色的创意园区。其独特的美感通过艺术化的再创造,可以形成新的创意产业集群(如艺术工作室、主题餐吧、画廊、书吧等),为老工业区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结束语

山西省经济转型期工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旅游产业中的新兴项目,工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有益补充,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特别是对于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工业旅游资源作为山西省各城市独有的资源优势,应该以旅游产业的标准来指导其发展。各城市政府应加强工业旅游的整体规划和布局,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以及区域间的资源互补,整合工业旅游资源,打造工业旅游的联合品牌(如国外的“欧洲工业遗产之路”包括德国、英国、荷兰三个国家),从而形成工业资源的互动格局,实现产业转型。同时积极推动工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山西省的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历史景观旅游结合起来,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区域性的旅游区,如晋北煤炭文化旅游区、晋中名酒名醋旅游区、晋南休闲工业旅游区等,更好地将工业旅游与文化、山水等旅游内容联系起来,工业与旅游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合作,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工业旅游的集群化发展,使工业旅游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