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

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其防范

□文/李晓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

[提要]企业财务舞弊问题从会计的诞生开始就一直如影随形,但由于早期的财务信息较为简单,人们对其使用也不广泛,因而进行财务舞弊的影响不大,人们往往会选择忽略该行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财务信息的使用强度日益增大,因此财务舞弊对社会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人们更加意识到对其进行防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财务舞弊形成的原因,并寻求应对方法。

财务舞弊;识别;成因;对策

收录日期:2016年9月2日

一、财务舞弊的识别

“财务舞弊”并非近几年的新兴产物,自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就对其有了深刻认识。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明确规定,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财务舞弊的含义就是指有目的、有预谋、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骗,从而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真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一)财务舞弊的识别——会计报表角度

1、虚拟资产识别。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等虚拟资产计提的会计方法的选择应符合会计规定与公司实际情况,并且不得轻易变更。虚拟资产的摊销可以调节公司的会计利润,从而极易出现多计提虚拟资产,减少企业当期利润,达到避税目的。如果公司拥有的虚拟财产的总资产的比例较大,与资产负债表相比,不反映其价值的摊销减少,而且没有摊销或处理的相关的政策说明,那么该公司就极有可能发生财务舞弊。

2、应收款项识别。应收款项是公司的一项重要资产,它的正确计量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利润有重大意义。公司可以在年底虚开发票,同时增加本年的应收款项与销售收入,下一年以产品的质量瑕疵等原因冲回,虚增本年的净利润,或者公司将高龄应收账款仍作为资产体现在报表中,虚增资产的同时也虚增利润。一般,当公司的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列有3年甚至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时,就可能是虚增了会计利润,应进行重点审查。

3、费用识别。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正相关,即销售费用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在规模经济效应下,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产品的平均费用下降,但销售总费用还是会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一些企业在经营困境的年度往往会呈现费用大幅下降的情况,这就给人们警示:该企业可能存在财务舞弊现象。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会计法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这一规定就给企业制造了一个机会,通过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进行舞弊。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可能会降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从而减少坏账准备的计提,虚增当期利润。因而在企业变更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时,应查明变更原因,进而判断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舞弊现象。

(二)财务舞弊的识别——生产经营角度

1、盈利水平与同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相比,明显过高。在如今信息发达的社会条件下,成熟行业的各公司技术差异极小,市场供求平衡,产品质量几乎等同,公司若想依靠技术或产品优势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几乎不可能。同行业的各公司的盈利水平基本相当,不可能存在某一公司的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公司。若公司的盈利水平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则很有会计造假的嫌疑。2001年11月震惊全国的东方电子舞弊案的爆发,使无数投资者损失惨重。东方电子利用财务舞弊创造了无数股市传奇,每年的盈利都是大幅上升。但细究其每年不可思议的利润率,就会发现这些高利润率的背后一定存在舞弊的风险。

2、企业的产出与其生产能力不匹配。一般来说,公司的产出应符合公司的生产能力,高能产出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如果公司的产出与其生产能力有很大程度的不相称,则在良好的财务报表后很可能存在财务舞弊的行为。如因骄人的业绩和前景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的银广夏公司,连年拥有较高的利润率和盈利率。2001年8月,银广夏财务舞弊的案件被曝光。专家见解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即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就算夜以继日运作,也无法生产出公司所宣称的产量,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的价格高到近乎荒诞,也就是说,银广夏实际的生产能力与报表中显示的高额利润不相符。

3、“独裁者”现象。近年来,在财务舞弊案的情况中,公司的重大决策围绕于极少数的关键人物,而逾越了决策程序的独裁统治则是屡见不鲜。这些独裁者一般是公司的创始人或首席执行官。他们在公司里拥有绝对的权威,几乎是独自决定公司的所有经营管理行为,他们想要的就是听信与服从。当有独裁者的公司遇到经营困境时,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强大形象,往往会铤而走险,利用财务舞弊进行造假,维持公司的表面风光。

二、财务舞弊成因分析

(一)财务舞弊的内部成因分析

1、利益驱动。公司经营目标是多样的,但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即使对公司的监管日益加强,但财务舞弊的案例依旧层出不穷,其背后最大的原因就是利益驱动。现如今,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条件下,公司管理者凭借自己在公司的权威,在财务信息的公布方面的独特优势,为了赚取更大利润,获得更多的投资,往往会进行财务报表造假,为社会上的信息需求者提供一份虚假的公司经营优良的财务报告。此外,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很多财务信息需要管理者依据自身的学识与经验进行会计方法、披露方法的选择,这就为财务舞弊创造了机会。在公司经营不善或者需要筹资时,管理者很可能会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会计方法的选择,虚假增加资产与利润,吸引投资者。在纳税时,为了少交税,公司管理者会选择较高的摊销比例,增加成本,减少利润,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总之,在利益的驱动下,公司管理者往往会最大化自身利益,忽略企业的利益与长期发展,选择舞弊来优化业绩。

2、信息不对称。现如今,大多数公司是股份制,会计信息则成为管理层向公司股东递交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媒介。公司的管理当局作为掌握真实会计信息的一方,投资者作为接受管理者递送会计信息的一方,明显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公司管理者在向利益相关者披露财务状况时,很可能会选择性地报告有利于自己的信息,隐瞒不利的信息。在管理公司时,投资者很可能会做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决策,而没有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高获益与低成本性。根据经济学原则,公司管理者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实施该决策后所能获得的收益以及可能付出的成本。财务舞弊虽然是一种违约行为,但也是公司的一项决策,管理者在考虑时,必须权衡其预期收益与曝光后需付出的代价。但如今,企业进行财务舞弊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一旦被揭发,对企业及管理者的惩罚力度却是远远不及收益的,有时甚至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谴责或者整改。企业管理者作为理性经纪人,往往会进行舞弊,只需付出低成本就可以获得高收益。

4、股东大会由大股东掌控,中小股东的作用几乎完全丧失。中国上市公司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股东大会的股权高度集中,根据“一股一票”的规定,大股东们经常联合起来操纵股东大会,使股东大会做出的决策完全地代表了他们的意志,而中小股东的意见则被完全忽略。在此情况下,股东大会则由独立的民主决策机构演变为大股东进行一票否决权的场所与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工具,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中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东结构,造成股东大会一股独大,中小股无法行使权力的现象,极易生成财务舞弊行为。

5、内部控制职能弱化。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进行自我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公司诚信的重要构成。因此,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建立一套公正透明的内部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很多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有很大缺陷,没有一套高效的识别与防范财务舞弊的自我约束机制。例如在某些公司内,由一人担任董事长与总经理,造成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任人唯亲和裙带关系严重,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施行。还有一些公司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在本质上却无视它的存在,并没有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二)财务舞弊的外部成因分析

1、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当今充满竞争的市场中,上市公司若想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者提高产品质量,这就需要资金注入,在现今证券市场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发行股票吸引投资者就无疑是最佳的融资方法。而吸引投资者的就是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因此在竞争压力下,不少管理者会通过粉饰报表来虚增利润,使市场对公司的估值提高,吸引广大投资者的视线,进而实现融资目的。因此,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压力也推动了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

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严重缺失。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道有效屏障。因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必须高度独立,即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要毫无利益关系,促使其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不倚地做出审计判断,编制审计报告。现如今,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单独核算、自担风险的单位,在审计市场高度竞争的条件下,会计师事务所职能自行寻找客户、开辟市场,这就造成被审计单位占据主动地位的情形。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就不得不考虑回报问题,因而就会出现许多被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相互勾结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的财务问题进行包庇。所以,注册师审计较低的独立性也是滋生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财务舞弊的治理措施

(一)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公司职员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质量与公司的规章制度及公司文化密切相关。健全的公司制度与诚信的公司文化,能够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防止舞弊行为的出现。公司应根据《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联系公司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形,制定适宜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同时公司应该建立高效独立的内部控制体系,发挥其监督作用。公司应当加强奖惩制度的实施,明确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的职责,违法必究,绝不姑息,只有这样,公司内部职工才能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负责任地对待本职工作。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深化诚信的公司文化,减免舞弊行为的发生。

(二)健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1、完善股东大会决策机制。股东大会是一个公司的核心决策机构,是保证公司有序运行的重要机构。我国的上市公司内中存在严重的股权高度集中现象,针对此种情形,我们需要完善股东大会的决策机制。一方面企业要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我国企业国有股高度集中,应当增加其他性质的股东,尤其是非国有股东,形成企业内部股权多元化的治理结构。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可以减少控股现象,增加企业决策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公司应对大股东的表决权进行合理限定。我国公司的股东大会大都由大股东控制,中小股东的利益通常不被纳入考虑。对此,“一股一票”的规定并不适用,企业可以选择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即不论股东的投资比例是多少,都不能完全地享有表决权,最多只能行使部分权力(国外通常规定是20%)。对大股东的限制既能防止股东大会沦为大股东谋取利益的工具,也可以保障股东应有的权力。因此,完善的股东大会决策机制是防范舞弊的有效措施。

2、建立有效的监事会制度。监事会是保障上市公司合规运行的机制,是维护企业财务合法的一道屏障。但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机构多数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应该强化监事会职能,完善监事会成员的选任机制,确保监事会机构在公司里的独立性,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财务运行、公司高层的行为都享有监督及报告权。行之有效的监事会制度可以有效防止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而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外部审计是对上市公司的一种有效监督,是防止公司舞弊的有效措施。针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较低的情况,监管部门应寻求有效措施,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形式与实质的独立性。第一,保证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在经济上独立。监管部门或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揽下委派职责,不再由被审单位主动聘用会计师事务所,而是直接委派,这样就使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在经济上无依赖关系,能够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加强审计报告的可信度;第二,加大对违规违纪的审计人员的惩处力度。对那些故意做出错误报告、包庇被审单位的会计人员应做出严肃处理,增加会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成本。总之,监督部门应该不断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对企业行为的一项有效约束。

(四)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近年来,会计从业人员的队伍迅速壮大,一些专业水平低、职业素养不合格的人也掺杂其中。因此,创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会计人员队伍能够有效防止舞弊事件的发生,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在考核会计人员时,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更需要进行职业素养的考核。专业知识如果不扎实,可以通过后期学习培养,但若是道德问题不合格,就会有无穷的隐患。在公司内部,管理者应经常组织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保证公司的工作人员可以胜任本职工作。社会监督机构也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加强对其能力的培养。总之,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是防范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秀彬,蒋文春.论企业财务舞弊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经济纵横,2009.6.

[2]冯丽娅.企业财务舞弊的成因与治理对策浅析[J].经管空间,2015.11.

[3]郝爱文.企业财务舞弊识别及有效治理[J].会计与审计,2012.2.

[4]梅超.财务舞弊的发现与公司治理的改善[D].东北大学,2011.

F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