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年 霍秋雯

[提要] 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看成驱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之一。在经济转型升级、传统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为谋求内部变革,进一步发展,纷纷踏上回乡进行创业的征途。本文重在以心理资本角度对企业家返乡创业管理进行研究,以苏北电商业为例,利用心理资本解释研究其创业过程及其绩效。研究表明:企业家要在企业内外部社会环境特定背景下,充分开发激活企业及其自身心理资本,积极克服落后经济环境压力及阻碍,解决文化差异,顺利实现创业发展。

关键词:心理资本;返乡创业;企业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8月27日

一、问题的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已成为时代潮流。近年来,为谋求变革发展,企业家返乡创业悄然兴起。如苏北地区宿迁市至去年已建有各类创业园区147个,返乡项目4,770个。其中,刘强东的京东商城陆续将全国客服中心、信息研发处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物流管理中心以及云计算基地迁往或选址宿迁。宿迁市宿豫区也成为了京东全国农村电商示范区,在全国首个实现电商服务“村村通”。资料显示,京东投资而生的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已实现电商交易额184亿元,同比增长53.8%;财政总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61.2%;一般公共预算2.9亿元,同比增长56.9%;新落户有镜电子、有米拿科技、十方通讯、宝华国际等电商项目53个,总数达到375家;新增就业人员1万余人,累计从业人员达3.5万人,先后创成国家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全国优秀物流园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园区内省级以上品牌达到15个。

苏北地区的经济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后发优势”,以刘强东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不懈努力及投入付出等个体层面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当我们从企业家个体的角度出发对其创业管理的过程进行相关研究时,更多的是注重与企业在战略领域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源、组织创业能力等对其创业过程与绩效的相关影响,或者是将心理资本的研究视角仍然局限于西方班杜拉效能理论,未体现文化差异性。相对而言,忽视了企业家自身心理资本对其创业过程和效能的正向影响,使其在研究调查过程中诸多内容不能得到充分解释。例如,在创业极高失败率的风险下,企业家如何承担起创业过程中的一切未知因素;企业家的自我效能感如何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受到家乡社会资本物质条件(家乡政府政策支持、人力资源充足等)的激活扩大企业绩效;文化背景差异和宗教及其语言差异下创业者对同一概念或事件的相关变量的不同反应。本文即重在以苏北欠发达地区企业家回乡创业为例,将企业家心理资本这一维度纳入创业管理研究调查体系并进行相关探究。

二、企业家返乡创业现实困境

(一)高风险下返乡创业失败的反复性压力。创业,其实质是在资源条件约束下对收益绩效进行追求的一个过程。而企业家回乡后,即便依靠家乡的政府及社会一系列本地优势的条件,其本质依旧属于谋求进一步发展而变革的二次创业。而现实中创业过程的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使二次创业具有极高的失败风险。创业者往往要经过从成功到失败到再度走向成功的多次反复,前进道路的曲折性决定了带给企业家的压力也必然是反复持久的。以目前苏北农村企业家返乡创业为例,从苏南或沿海地区回归家乡,农民企业家作为家乡的骄傲回乡创业所遭受舆论压力相当之大,且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企业家在努力克服心理压力进行自主创业的过程中,还时时刻刻受到农村环境制约带来的挫折感。目前,苏北农村交通闭塞、经济薄弱,使企业生产资本的运输积累和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时常出现问题。此外,农村人中所存在的许多不科学、迷信的观念也使企业家对员工的管理难以顺利进行,导致持久性的压力。对于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在如今复杂的宏观条件下,其创业的每一个步骤都可谓艰难困苦,障碍重重。如果不能拥有足够强大的心理资本支撑,企业家则难以在反复持久的压力下顺利发展。

(二)企业家返乡创业的现实困境。企业的资本是其企业家建立市场竞争优势并依此解决现实具体问题的重要来源。实际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构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资本资源形态也正不断改变。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在如今的21世纪正对个人和组织的工作效率结构改善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来帮助企业家们解决现实的困境。如当今苏北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负担日益加重,农村经济需可持续发展都是由新时代具体地区所赋予的难题,是企业家们在过去创业时所未曾经历过的。这就考验了企业家们如何利用心理资本这一特殊的工具,在当今新时代的背景下将大量现实人群的意识变量所蕴含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实施力,继而成为现实的创业行动来解决现实的问题并产生最终的创业绩效。

(三)个体的文化差异与认知差异导致“创业绩效”缺乏统一的测度体系。企业家及其组织人员的心理资本是对创业过程中相关问题及其绩效更强的预测指标。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语言、社会文化环境),企业家及其组织人员心理资本的维度构成和测量可能相去甚远。针对积极心理资本理论所提出的问题:“你是什么样的人”,从发展的角度上追问,“你在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系列自我的探寻由于人与人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企业内部上下级、同级以及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均会产生不同的差异。当今苏北地区年轻人就业已开始在追求于薪酬的前提下崇尚自我价值实现,同时小农意识依然在人群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及其他缺乏持续扩张事业的动力和科学发展的意识仍存在。多种价值观交汇碰撞,从而产生一系列不协调,并在真实自我向可能自我的发展过程中,从企业家自身决策到组织人员配合行动中产生实质性影响。而这些影响的好坏优劣则由企业家如何合理利用心理资本这一特色的资本工具来应对不同人员的文化差异所决定。

三、心理资本优化企业家回乡创业绩效的机理

(一)积极的心理资本为企业家提供心理保障与支撑。创业绩效是指创业过程中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的程度,是在创业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因变量和解释证明各类创业管理研究理论的最具预测性标准。目前,有方法论个人主义研究范式、方法论整体主义研究范式、舒尔茨系统等多种分析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具体研究。而心理资本对其正向影响一直以来都未被创业企业家予以应当的重视。所谓心理资本是指在个人和组织层面所获得积极成就,并借此改善人们从事脑力体力劳动效率的结构。它主要由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坚韧性等众多要素所构成。(图1)

其中,自我效能感被视为个体在其特定的环境中调动其行为者活动积极性、认知性资源,执行具体的目标性活动中所必备的行动能力的信心。个体(民营企业家)利用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自身对于困境现状的参与和诸多行为策略的运用。他们通过自我激励在遇到艰难险阻和挫折障碍时保持积极的情绪,以乐观的形态去看待解释各类突发状况,以坚定的信念和创造性的方法去努力解决问题。当面临不确定性环境中的抉择,其企业家自身行为的多样性正是其个体对自我所做预测和自我认知的执行能力的自信程度不同所致。

较强的坚韧性亦是企业家心理保险的重要一环。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机会的识别、商业模式的开发与发展、组织团队的构建与成长、资源合法性的获得、复杂多变的创业外部环境等众多挑战无一不具有明显的曲折性和反复性。企业家在经历各种反复性挫折和重重障碍失败中想要努力恢复过来,光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之类的援助并不足够,还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作为心理支撑。

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在苏北打拼时,从最初高级知识型劳动力缺乏的传统地区性劣势到后来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断增大,其地区经济发展配套制度尚显落后,市民消费能力未满足京东进一步发展需求等各种困境,他始终坚持自我激励,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各种复杂局势顽强的再度崛起。这充分体现了只有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斗志,始终以正向积极的心态解释看待事情,才能更好地应对变化的形势和工作的难题。从现实实践意义的角度上讲,坚韧的品质足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教育、经验、资源去决定胜败的逆转。

(二)通过心理资本积累来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按照资源观理论,当某种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时可为创业者的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尤其是当这种资源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性资源时,便可以为企业家自身的企业带来持续性的竞争优势。经过对传统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的比较,可知心理资本中的信心、信任、价值观等多个维度使其成为一种持续竞争优势,并且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特色优势。

从整体角度上看,企业家利用开发组织人员中的心理资本,将其由“势”转化为现实意义的行动力。这不仅是一种长期战略优势,由于各公司员工的不同特点无法复制,通过干预这一状态类的个体特征进行开放式发展能够为企业实现理想的积极性成就,如公司的组织效能、满意度、商誉等。如苏北京东商城所处地区的普通阶级文化程度不高、小农意识依旧强烈。为此,京东不断培养提升员工思想意识,努力实现“思想先进,经济跟着先进”。随着京东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不断增加和自我价值实现感的提升,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组织行为。企业长期累积下来形成的良性正向循环对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绩效具有高度影响。经研究调查其企业员工队伍的心理资本与其公司的财务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充分体现了心理资本在欠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

(三)通过组织意象的传承来“活化”心理资本。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家心理资本维度构成和心理资本量表可能会具有较大差异,需要正确对待和采取合适的激活方式,以免产生不利于创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以苏北电商所匹配的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苏北心理资本量表可得,京东人的心理资本可大致分为事业型与人际型。在资源不足、经济落后的条件下,事业型依旧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顽强拼搏、自信自强、开拓进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挑战完成工作;而人际型的心理资本深深打上了小农意识依旧较强的苏北乡县保留的谦逊礼让、宽容大度和企业老人新人之间尊敬感恩的道德理念。这些特定地区背景下独有的心理资本自然需要熟知传统义理或是在所匹配的文化环境下生活经历的企业家方能合理正确的掌控,并进行合乎被激活方文化理念的正确恰当的活化。而京东掌门人刘强东针对其企业内部员工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员工子女教育问题,受人们传统上重视的公司老人未来的医药开支等一系列福利政策。实质上是投其所好,满足了苏北小农经济意识依旧强烈的文化背景下人员的心理重视点,换得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若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家来管理,则唯有改变自身适应大环境或是采取其他操作使自身与企业和外部创业环境协调,方可合理对待文化差异,使其不影响企业绩效,乃至创业成功。(图2)

四、结论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家的创业资本不断得到丰富补充和变迁。随着当今社会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广泛应用,心理资本对企业家返乡创业的成功起着愈发重要的助力作用。但有利亦有弊,企业不得不合理利用心理资本这一特殊的转换工具,防止产生反向阻力。在创业过程中反复持久的压力下,企业家要建立积极的创业心理:乐观向上、坚忍不拔。除此之外,企业家要充分利用开发员工的心理资本,培养企业文化,成为企业自身独特的长期竞争优势。另外,由于企业与社会内外部文化环境具有差异性,做出适合文化背景的决策和长期战略对于企业家也至关重要。如此,才能使企业不断成长,在创业的过程中更加强大,进步更快。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铭,胡祖光.企业家心理资本与创业管理[J].社会科学家,2013(9).

[2]杨荣.从传统资本到心理资本: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变迁及比较[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7.31(3).

[3]梅伟霞.企业文化再造——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必迈的坎[J].探求,2001(4).

[4]张巧娜,朱萍.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报告[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9).

[5]夏俊林,夏仕安.苏北经济的发展困境和崛起[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

[6]张兆福,朱廷勇.探索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