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兆英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宁波)

[提要]目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存在明显的“前重后轻”现象,即偏重前端的“卡脖子”技术开发和相关投入,对消费端的“软环境”关注度不够。针对电动汽车消费“三不”问题,提出改善其消费“软环境”的建议。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汽车产业正逐渐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四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将更具独特优势。促进电动汽车消费是满足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绿色出行的需要,也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中国梦,其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

一、改善电动汽车消费“软环境”的必要性

(一)满足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亿欧汽车的调研得知,我国汽车市场在后疫情时期的回暖迹象明显;未来两年将结束负增长,预计增速2%~4%。据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常务会长、新能源汽车专委会会长李金勇预测,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200 万辆左右。为满足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就必须改善电动汽车消费的“软环境”。

(二)扩大内需、满足国民绿色出行的客观需要。随着国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我国双循环政策的大力推进,国内的电动汽车消费存在旺盛的需求。改善电动汽车消费的“软环境”,它将扩大城乡电动汽车的消费和切实解决国民绿色出行的最后困扰。

(三)提升城市绿色交通形象,助推中国汽车梦的需要。各地政府在解决电动汽车的终端消费问题时,如能结合各市自身优势,建设电动汽车消费的特色“软环境”,将提升城市的绿色交通形象和助推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电动汽车消费问题及分析

目前,我国的电动汽车领域具有明显的“前重后轻”现象,即偏重前端汽车硬件“卡脖子”技术开发和相关投入,对消费后端“软环境”的关注度不够。电动汽车消费普遍面临以下“三不”问题,即不好用、不敢买或者不了解(不知道)。

(一)电动汽车“不好用”——使用环境不友好。这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的问题:充电不方便、担心行驶的电量不够(续航焦虑)和售后维修。一是充电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充电桩总数虽然在增加,但车桩配比仍严重不足。2020 年全国充电桩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达到168.1万台,增量为46.2 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量同比增加12.4%。但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增量依然不高,同比下降24.3%。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两年预计增速保持在70%左右;其市场份额逐年提升,预计2022年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10%。充电桩总数与快速增长的车辆数相比将有更大缺口,城市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相对不足也将更明显。(2)充电桩的地理分布不够合理。很多城市的一些居民老小区和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充电设施目前还不到位,这将导致很多有购买电动汽车的上班族等,由于居住在老旧小区,工作地点又无充电设置,在公共交通不方便时,无法实现绿色交通的消费。(3)电池管理兼容性不好,影响充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充电桩和电池的关系,犹如燃油车的油型与车型的匹配关系。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枪分为中标、美标和欧标等类型。在新国标实施后,不同类型的充电枪使用充电转换接口后,在理论上各类型的充电枪是可以共享充电桩的,但实际上由于各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差异,造成了使用充电桩时的不兼容,存在挑桩(充不上电或充电过慢),影响充电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续航焦虑问题。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差不多能达到400~600km,除了能应付日常的家庭使用需求,还可进行相邻城市间的交通往来。只要充电桩足够多(规划)和充电足够快(桩技术和BMS 优化、或换电等),远程交通也没有问题。但是,很多消费者对近几年的电池技术进步不了解,还停留在电动车只能在市区代步的层面。这主要是信息宣传的不到位,消费终端获取的信息比较滞后所致。三是售后维修难和费用高。目前,很多城市的电动汽车维修服务点很少,维修技术人员缺口大,维修时间长,配件费用高。如电动汽车的电池使用周期短,易折旧,各大商家提供的换电服务不便且费用高。如途虎网站对新能源汽车的换电要求为“提供从安装之日起的6 个月质保;由消费者承担配送服务成本100元/次;超出配送范围需加收配送费用,超出部分3 元/公里等”。总之,关于使用环境不友好的问题中,其中充电问题中的充电桩总数不足和分布不合理,各地已经非常重视,政府正在逐步解决。关于充电枪匹配性问题,目前不明显,还未引起高度重视,但是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体量增加,这个问题将更突出。续航焦虑问题主要在于企业和社会的宣传不到位。售后维修问题主要在于维修服务站点较少、技术人才缺乏和维修管理不够规范。

(二)“不敢买”电动汽车——消费焦虑。这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的问题:车子太贵;不安全会自燃,很可怕;贬值快、二手车不好卖,甚至卖不掉。其原因分析如下:

1、电动汽车价格高的原因主要受制于电池因素。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三电系统(电动机、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约占整车成本的50%,其中动力电池的成本最高,故整车价格主要在于电池成本。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成本已下降明显。

2、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电动汽车通常有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重量轻,体积小,但安全性不稳定。它已经在很多电动汽车上大量运用,生产厂商最着名的是宁德时代,代表的典型车型为特斯拉。目前的三元锂电池基本都含钴元素,它有可能发生充电或碰撞时的短路引起自燃问题,这也是很多电动汽车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虽然含钴的锂电池偶尔有短路后发生自燃,燃油车也有可能,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更敏感。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小,重量大,安全性很好,但体积大。最为典型的厂商为比亚迪汽车。由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体积较大,所以它主要用于中大型的商务车上,如城市公交车、动车和高铁等。但是,随着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问世,它充分解决了能量密度和体积的劣势,还保持了安全性的良好优势。“刀片电池”拥有其他动力电池无法企及的安全性,并且兼具长寿命和长续航,它的诞生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引领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几乎全球的电动汽车生产厂商都在向比亚迪求购,其安全性问题将会得到很大改善。

3、电动汽车保值率低和二手车评估体系不完备。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8 年年度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在中国市场,使用3年的电动汽车保值率,排在第一的特斯拉Model S 为69.8%,超出排名第二的宝马五系PHEV 将近20 个百分点(50.30%)。其余均保值50%以下,排在第10 的国产逸动仅为22.9%,其余国产品牌保值率更是远远低于燃油车水准。二手电动汽车的评估体系缺乏。在美国,Model S的5 万英里贬值率为27%,而美国车主平均一年驾驶里程在1.3 万到1.5 万英里之间,换算下来,五万英里可以开四年,四年之后的保值率仍然高达73%。而同一辆车,在中国的三年保值率仅达到69.8%。同样一台电动二手车,为何中美价格相差甚远?其主要归因于中国和美国的二手车保值体系的差异。中国的二手电动汽车的评估体系缺乏,而美国的二手车评估体系完善且透明。美国市场高度自治,美国二手车的繁荣主要源自于行业内参与方:行业协会、评估与检测机构、金融服务商、经销商、数据与信息提供商、电商等一众参与方的自我规范和调整,从而为二手车的价格透明与车况透明,能提供令消费者信服的保障。而中国二手车市场在评估和检测环节透明度不高,为大众所知的也只有人人车、瓜子二手车等电商平台能提供相对全面的信息。即使瓜子二手车也曾被央视曝光其259 项检测标准不实,引发过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另外,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过少,针对电池的检测标准和体系不完备,车辆的残值无法确定,由于以上诸多因素影响,进一步加剧电动汽车保值率整体不如燃油车。另外,“三电”快速贬值,也严重影响整车价值。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价值除了与本身的材料与制造技术有关外,还与电池的翻新次数有关。电机的品牌和类型、电池管理系统的先进性也直接影响整车价值。目前,电池的折旧处理,售后服务商一般都以低价回收,翻新后又再次进入电池流通市场,但一般消费者却无法辨识。综上所述,关于消费焦虑的问题中,其中的电池技术和安全问题,主要在于电池研发技术的提升和升级,属于产业链前端,电动汽车的保值和二手车评估体系,是消费端“软环境”问题。

(三)“不了解”电动汽车——信息沟通不畅。这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不了解或有误解。据调研得知,有很多人不知道电动汽车,或它有什么优点?什么样的电动汽车适合自己消费?还有很多人认为电动汽车就是纯用电的,用天然气、氢气或别的能源(非燃油)的汽车就不是电动汽车(非燃油能源转为电能驱动的也是电动汽车)。还有人认为电动汽车是某些企业为响应政府汽车双积分政策,或想方设法得到政府补贴的“骗补”行为等。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和社会对电动汽车的宣传渠道和宣传力度不够等。

三、改善电动汽车消费“软环境”的建议

(一)改善电动汽车的使用“软环境”。一是改善充电环境。(1)进一步增加充电桩设施的投入和改善充电桩布局。公共充电桩数量不够,政府需增加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投入。老小区停车位紧缺,属于公共车位,涉及业主、安全、电力增容等多方面因素,难度系数大,政府需不断推动居民老小区的电路改造、新修楼盘增加充电车位的配置、改善充电场地规划等;适当引入充电桩企业参与的竞争机制等来加速充电桩建设。企事业单位、有条件的乡村可不断增设公共充电设施,改善充电桩部署来满足扩大内需、满足国民绿色出行的需要。(2)进一步优化充电设施和加强资质管理。如增加无线充电设施,引进2020 款长安汽车的CS75 plus,可在开阔地带设置充电地台,这样可提升充电场地的使用率和安全性。再如相关部门推广电动车充电桩建设,也需要企业符合国家标准资质。(3)企业和社会各界联合提升和创新“三电技术”。如提升动力电池的寿命,改进换电技术等。二是优化电池管理系统(BMS)和规范电池管理办法。前者偏技术可忽略,但电池管理办法,国家和地区可根据需要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便于电池的规范管理。三是改善电动汽车的人才培养、增设维修服务站点和规范维修管理。其中,电动汽车的技术人才培养更为急迫,可以考虑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急缺的电动汽车技术人才,同时增设维修服务站点,电动汽车维修的规范管理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打造消除消费焦虑的特色“软环境”。关于消费焦虑中的电池技术和汽车安全的产业链前端问题,企业和社会各界可联合力量,不断提升和创新三电技术来改善。但在构建电动汽车的保值和二手车评估体系上,全国各地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软环境”。下面以宁波市为例,来说明打造电动汽车消费的宁波“软环境”建议:(1)创建电动汽车的“三电”专项保险金融。宁波金融协会和企业共同开创电动汽车的“三电”专项保险金融。宁波作为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已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医疗责任保险、巨灾保险、电梯保险等一系列全国首创的“解法”。宁波可充分利用全国金融保险试点的优势,在推进我国汽车“新四化”发展和打造“246”产业的汽车强市的“名城名都”上,开创电动汽车保险先河,如增设电动汽车的“三电技术”(电池、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尤其是电池的单项保险和金融,可为全国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2)构建宁波特色“二手车云平台”。宁波汽车相关行业和组织等联合构建“二手车云平台”。宁波作为二手车交易大市,全市共有二手车交易市场35个,二手车经营公司400 余家,经纪公司(中介)3,500 余家。宁波二手车交易市场规模庞大,二手车销量已逼近新车销量,二手豪车发布量全国领先。宁波可以在结合自身特点,改善二手车评估体系,健全宁波二手车交易信用体系。宁波可以借鉴美国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由行业相关机构整合汽车行业协会、评估与检测机构、金融服务商、经销商、数据与信息提供商、电商等参与的自我规范和调整,如推进二手车交易影像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二手车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将二手车交易市场、经济公司、拍卖企业、鉴定评估机构、维修服务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二手车交易真实性和规范性;进一步完善二手车信息流通工作机制。建立覆盖生产、销售、登记、检验、保养、维修、保险、报废等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体系。推动汽车维修技术、维修记录、保险赔付记录信息等向社会开放;建立汽车行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二手车交易市场开展诚信市场创建活动,促进二手车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营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构建宁波特色的二手车“云平台”,以上所有数据实时上线到“二手车云平台”,从而为二手车的价格透明与车况透明提供令消费者信服的保障。

(三)改善信息沟通“软环境”。一是企业和社会各界需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公众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宣传和沟通,减少消费者的理解误差。鼓励或协助汽车相关企业、高校或科研单位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知识和技能竞赛等,并对公众进行赛事开放,增加社会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专业认知。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讲座,增加对公众的专业认知。二是强化政策有效宣传和引导。规范汽车4S 店的绿色消费引导,不夸大续航能力,正确引导顾客消费,有效宣传汽车双积分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

总之,电动汽车后市场相关的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等共同努力创新,改善其消费“软环境”,让电动汽车的产业链末端配套到位,才能真正减少电动汽车的消费痛点,才能促进电动汽车稳定发展,助推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

主要参考文献:

[1]《2019 汽车“新四化”安全趋势白皮书》正式发布.重磅解读未来三大领域安全趋势[EB/OL].车云网,2020.8.10.

[2]赵福全,苏瑞琦,刘宗巍.洞见汽车强国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武东.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及洞察分析[EB/OL].亿欧企业官网,2020.10.12.

[4]李金勇.明年新能源汽车产销200 万辆[EB/OL].第一电动汽车网,2020.12.25.

[5]赫荣亮.国内大循环下我国汽车产业三大任务[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0(08).

[6]赫荣亮.我国应改善微型电动汽车使用环境[N].新能源汽车报,2020-06-15(008).

[7]李创,叶露露,王丽萍.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对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J/OL].中国管理科学,2021.2.19.

[8]胡广,廖承林,张文杰.车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研究综述[J].电工电能新技术,2021.40(02).

[9]出鞘·安天下——比亚迪“刀片电池”引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J].城市公共交通,2020(05).

[10]钱亚光.电动车应“农村包围城市”[J].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2020(05).

[11]比亚迪(宋电动2017 年产)蓄电池购物须知[EB/OL].途虎养车网,2020.8.28.

[12]徐锐.新电池有望“治好”续航里程“焦虑症”[N].中国科学报,2021-01-20(001).

[13]舒印彪.关于中国电动车充电领域发展的几点认识和建议[J].电力设备管理,2018(01).

[14]付小方.完善充电桩配套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N].团结报,2021-02-04(004).

[15]蔡宇涵.电动汽车消费者特征和偏好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6).

[16]杨淑霞,程晓钰,朱春旭.后补贴时代私人电动汽车消费者行为与“车电分离”模式[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17]袁梦.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20.

[18]将保险创新进行到底 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J].宁波通讯,2018(05).

[19]傅佳云.促进宁波二手车市场繁荣发展的对策建议[EB/OL].搜狐汽车,2020.10.12.

[20]黄美婷.浅析我国纯电动汽车二手交易市场的建立[J].汽车实用技术,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