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教深度融合工匠培育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企业转型升级概念被明确提出。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格里芬(Gereffi)认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企业向具有较高获利能力的领域转型升级迈进的一个过程。国内学者认为转型升级是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而进行的动态调整,以此产生新的核心竞争优势来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

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高职教育培育的是大国工匠,要使更多的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职教育。这是国家经济进入快速发展,产业、经济结构不断更新调整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企业用得上的工匠已被推到风口浪尖,如何更好的与企业对接,做到产教深度融合是目前职院工匠培育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技能型“蓝领”人才越来越重视,但“蓝领”人才总量不足、结构需要优化的现象仍然存在,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人们仍认为职业教育低于本科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承担培育大国工匠的历史使命,更加需要高职人坚定信心,不断优化办学理念与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出高质量的、社会需求的大国工匠。为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同样面临转型升级。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与风险,产教融合随之注入了新的含义和内容。高职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锐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也预示着高端化、智能化的先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对高素质、高技能工匠的迫切需求。

通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靠单一的方式带动的行业发展只能看到短期的效益,却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和资源破坏问题。因此在新的政策下,政府对企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工程类企业更需要调整思路,探寻企业的转型发展。通过技术上的创新和资源的更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经济增长值,从而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就像一座桥梁,真正开启了建筑行业的新蓝图,势必重塑整个行业新的生态系统。土建、安装计量计价软件以及目前BIM及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使用就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在教学上的一次探索和实践。对于高职院校建筑专业而言,需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产教融合、实训课程的改革、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的创新使应用型工匠培育路径紧跟时代。顺应时代的发展,想要尽快进入产教融合“蜜月期”,逐渐培育真正适合市场需求的高职应用型工匠任重道远,推行产教融合是高职应用型工匠培育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突破以往产教融合研究单纯站在高校或企业的角度,而在产教融合,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角度,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动力因素影响下的产教融合高职工匠培养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

二、产教深度融合工匠培育的现状

发达国家在产教融合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较我国而言起步相对更早,也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综观上述各种模式,尽管理论基础、学习模式、方法体系等不尽相同,但也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如注重行业(企业)的参与,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职业指导和个性发展等。但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产业转型时期,我们应更多的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总结和分析。

在国内,我国正规学校形态的产教融合起步相对较晚,与之对应的培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也相对滞后。从产教融合的模式分析,有研究者把它分成层层递进的企业配合的模式、校企联合的模式以及校企实体合作的模式;也有学者认为产教融合应分为订单模式、2+1模式、产教结合的模式、半工半读的模式、工学交替的模式。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为产教融合的开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08年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出台了许多配套的支撑性文件;2011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都尽可能的从政策层面促使着企业与学校的进一步融合与有效链接,共同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高技能、高素质工匠。

国内外各种产教融合模式,都是研究者理论总结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产物,既有一定的科学前瞻性及实践指导性,也都有一定的区域适切性。尽管我们在探索产教融合培育模式中已经取得诸多成就,但这些努力多是文本层面的理念探讨。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产教融合,究竟怎样的培育路径更适合中国职业教育目前的发展需要;如何从本质、实践操作层面真正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有效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架构稳定的培育路径?基于此现状,我们应该从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探索产教融合工匠培育路径的研究,以期达到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好高职工匠的目的。

三、产教融合工匠培育对策分析

(一)建立企业与学校“双赢”的合理制度。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工匠培育的前提,是需要一个制度方案来划分双方的职责与权利。企业需要在保障生产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来自职校的实习生实践教学,学校需要权衡实习生的实习安全保障等问题才能开展学生实习工作。二者在学生实习过程中需要有效的对接以及制度建立,才能确保产教融合教学的顺利开展。但就目前产教融合的机制、制度来看,效果都不太明显。文章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利益相关者机制的缺失,企业与高职之间未能实现合作利益的“双赢”,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只要任何一方出现利益缺失都会导致产教融合的工匠培育失去实际的意义和效果。产教融合的“双赢”需要政府、高职、企业三方共同的配合。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而言,二者在利益获取方面并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高职院校和企业一同开展的产教融合在运行方式上能够做到“双赢”,就意味着二者可以形成合作上的利益共同体。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则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引导,政府通过发挥其主导的优势,制定相关的利好政策、积极有效的监管措施以及促进校企进一步融合的目标对策,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产教融合的的进一步深化,从而实现二者在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也可以在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进行奖励制度以及补偿机制的建立,弥补产教融合中工匠培育出现的问题,最终实现共赢。

(二)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首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产教融合工匠培育进一步优化的前提是,高职院校需要及时跟进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形势。高职应重视与企业的合作与配合,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时应全面与企业衔接,不能只看重学院的学科体系建设,而应更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的市场需求度与匹配度。其次,在优化教学体系的实现方式时,尽可能使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与企业共用的教学资源平台,形成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网络化设置,学院教师、企业师傅可以将教学资源进行网络上传或者将知识要点以微课的形式展现,让学生在复习或预习课程知识时,能在网络平台上及时找到相应的知识点。通过共享平台的使用,尽可能让高职学生、学院教师以及企业师傅在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有效互通,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再则,高职院校在输送学生进入企业实践阶段之前,就应该让学生有一定前瞻性的行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工程建筑行业为例,目前比较前沿的建筑知识内容是BIM技术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那么高职院校应该在校内学习过程中就有相应课程的安排,以便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过程中能将知识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而非从头学起。这样也降低了企业面对实习学生的压力,更有利于企业对于实习学生的接收,融洽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

(三)创新的企业文化。在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过程中,企业需要用长远的目光,对实习学生进行合理安排而非只注重经济利益的短期发展。企业可以尝试在生产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教学与研究,积极开放企业资源、安排“带队师傅”培养实习学生,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从长远目光看,实习学生是高职的学生,但掌握好了技术技能,也是企业的优秀工匠,企业一方面为职校培养了学生,同时也是为自己培养了员工。

(四)强化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力量是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首先,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工匠培育过程中,高职需要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教师队伍中,既需要有高职的专职教师,也需要有在企业一线的“企业教师”。高职需要加强在校专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教师不能长期仅限于书本的研究还应注重自身实践的操作技能;企业需要加强“带队师傅”的技能知识化以及语言表达,“带队师傅”不能只会自己完成操作,还需要教授技能操作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既接受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能及时了解来自企业、行业以及市场的最新动态、信息以及实践操作经验。其次,高职院校和企业都需要引导高职教师以及企业“带队师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高职院校与企业可以组织高职教师与企业“带队师傅”共同开展教学竞赛、教学实践操作等活动,不仅能提高二者的专业教学水平,还能加深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教学的开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二者在教学的信息化运用上也都需要进一步加深,高职院校和企业应鼓励专职教师与企业“带队师傅”使用先进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法。再则,在高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参与高职的人才培养设置过程,更需要安排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员工共同参与到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的全过程中。高职需要经常性的安排企业“带队师傅”到校开展讲座,并参与到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以及毕业答辩的过程中。在适当条件下,高职教师和企业“带队师傅”甚至可以互换角色,既增长了自身的能力也能更好的开展工匠培育,真正实现“双师双能型”教师的队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