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梁军峰

转折与创新
——春秋战国

安徽 梁军峰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阶段。大变革、大动荡、大创造是这一时期的主题。整个社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考点梳理

(一)政治方面

1.王权体制趋向崩溃

王权体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础上的,其中周天子是天下诸侯的“共主”,诸侯在宗法的原则下接受周王分封,成为“封邑”的主人,要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觐和述职。这是一种“委托”管理模式,具有分散和松散的特征。周平王东迁洛邑后,政治和经济实力大大衰落,从此以后,诸侯不再严格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王权体制面临挑战。

2.诸侯国之间的纷争

(1)春秋争霸战争

春秋时代的大国有晋、楚、齐、秦,还有稍后些的吴国和越国。这些大的诸侯国往往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频繁的战争,有些诸侯王还觊觎周天子的位置。其实质是争夺政治生活中的主导权,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先后称霸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战国兼并战争

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原来的诸侯国君掌握了实权,最典型的是“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政治格局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最强的诸侯国被称为“战国七雄”,相互战争不断,但这一时期的战争已经由争霸战争变为兼并战争,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奏。

3.改革变法风起云涌

(1)春秋时期的赋税制度改革

春秋时期,土地国有制遭到破坏,通过各种途径转化而来的私有土地数量急剧增加。私田一开始不向国家纳税,但随着更多的公田转化为私田,公家(诸侯)出现财政困难。这样,制定与土地私有制相配套的赋税制度就十分必要了。齐国的“相地而衰征”、晋国的“作爰田”和鲁国的“初税亩”,都属于这种情况。

这些赋税改革一定程度增加了诸侯的经济收入,也在事实上放弃了井田制,放弃了土地国有制度,在制度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有利于土地由国有转向私有。

(2)战国时期的全面改革

一方面土地国有制在事实上已经大部分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另一方面崛起的卿大夫阶层已经逐步取得各诸侯国的实权。为了维护这些变革中的成果,同时也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各国的统治者纷纷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全方位的改革。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在政治上以废除旧的氏族贵族为主体的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需要的官僚制度为重点;在经济上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在社会方面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人口增殖、徭役赋税征发。变法后的秦国实力大增,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详细内容请参考选修一有关章节)

(二)经济方面

1.“铁器牛耕”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农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农具的革新推动着农业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其中“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是关键的环节。

我国铁器的使用大约在西周晚期,春秋时期出现铁制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根据考古发现,“犁耕”的耕作方式早就出现,但大多是石犁和木犁,主要靠人拉犁耕种,到战国时期铁犁的使用仍然很少。春秋时期,这种耕犁已经使用牛作为动力,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经营模式的进步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逐步替代了土地国有,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农业经营模式的变化。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模式确立了。这种经济模式在当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本质上属于自然经济,因此具有封闭、自给自足的特点;规模小,又具有脆弱和分散性;家庭手工业和饲养业是它的附属部分。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2.民间工商业的出现与发展

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制度被打破,出现了民营工商业。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很多大商人以雄厚的资产跻身政坛,影响政局。

(三)文化方面

1.“士”阶层的崛起

“士”属于贵族的最低阶层,拥有“食田”,战时充当下级军官,平时是卿大夫的家臣。到春秋战国之际,上层贵族腐朽无能,只有“士”还保留着传统的六艺等知识。各国政府改革变法迫切需要人才,于是平民百姓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由于“士”的活动能量大,各国有权势的大臣都私家养士,培植学派,为自己制造舆论。

2.私学的出现

春秋以前,只有贵族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学在官府”是西周学校教育的突出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官学存在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学术开始下移,再加上“士”阶层的发展壮大,与官学相对的私学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孔子办学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私学的兴起,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改革,带来了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3.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它是当时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动荡巨变的社会是诸子施展抱负的舞台,多元宽容的政治环境让他们思想活跃、畅所欲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他们乐此不疲的强大动力。各学派从不同角度着书立说,相互论战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要源流。

二、考题辨析

1.(2016·上海卷·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 )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①是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跃,史实正确,其次根据“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可知,它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成立的;②③属于史实性错误,②所描述的情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出现,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中,农民阶层属于新生阶层,不会频繁起义,其次农民起义也不能成为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动力;④描述的史实正确,各国进行的变革都触及到生产关系,因此推动了社会转型。本题选D。

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形成。题干描述的是生产力发展了,单个农民可以养活较多的人口。这样解放出来的农业人口,可以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所以B项的结论是错误的;C项描述的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它应该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显然因果倒置了;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再加上土地私有,有利于土地兼并,所以D项错误;生产力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成为可能,这是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本题选A。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王权体制的崩溃。经济发展是制度更新的推动力, 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分封制下,地方权力加大,中央集权会受到削弱,而且这时还没有君主集权,B项错误;在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但不同地区瓦解的程度不同,D项描述绝对化;秦国商鞅变法在各国变法中最成功,中央集权最强,从墓葬的规制上可以表现出来。本题选C。

三、复习指南

社会转型期往往是高考关注的重点。春秋战国是我国进入文明社会后的第一个大转型时期,因此考生复习时也要足够重视。在政治方面,必修教材没有过多涉及,选修模块《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回眸》中“商鞅变法”这一单元有详细叙述,建议大家把这一单元作为必修内容来研读。这样才能在“夏商西周”与秦朝历史中找到联系,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在经济方面,“小农经济”是反复考查的概念,要理解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存在的一种模式,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清楚随着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步,小农经济这种经营模式确立的过程;还要历史地看待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在文化方面,“百家争鸣”这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研究的主要目标,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土壤,可以联系新中国的“双百”方针来学习;结合他们的主要观点理解各学派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分析儒、道、法三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作者单位:安徽省萧县中学)

图说封面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通航净空宽度 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 000吨级海轮。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也是中国着名景点之一,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 长江大桥建设8年,耗资达2.8758亿人民币,耗用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6.65万吨钢材。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

(摘自网络,有删改)